鹽埕是一片隨著高雄港築港計畫而誕生的土地,在1930年代起快速發展,有了全高雄第一個百貨商場、百貨公司,直到戰後都是高雄市的商業發展中心。據說在「台灣錢淹大溝」的全盛風光,港口附近的商市因聚集著大量的舶來品,不分平假日,總是聚集著大量人群。全長約八百五十公尺的路徑因人人爭相尋得好貨,不在裡頭拼搏個好幾個小時是出不來的呢! 1980年代後,高雄的商業中心轉移,鹽埕迎來了40年寂靜的時光。然而許多商...
中華街觀光夜市。 中華街觀光夜市 一條街夠不夠受在地人寵愛,端看上頭的老店多不多。鳳山捷運站2號出口,沿著中華街走,途中不乏二代、三代接手經營的經典商家,守護地方一貫的熟悉滋味。 林天生肉燥飯 早中晚一日三餐,中華街商圈一手包辦。先是早上九點半就開業的「林天生肉燥飯」,選用豬腿肉慢火燉煮的肉燥,放上黃蘿蔔點綴碗裡一隅,鮮明表態快要邁入經營五十年的古早味美學。湯頭鮮甜又毫無腥味的豬腦髓湯,是這裡的...
美濃菸葉淺談 美濃菸葉輔導站轉型而成的菸仕物所是美濃近期的新興景點,過去是菸農每年繳交菸葉的據點。美濃的菸葉發展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當年政府劃定合法的菸葉種植區,透過菸酒公賣局的許可制度與菸農訂定契作,嚴格控管菸農的背景、種植面積、栽培技術、資金流動和菸葉燻烤的設備;菸農僅需配合規定,即可被保障每年的收購價格。 根據高雄市美濃區農會官網資訊分享:美濃的菸草起源於1936年從屏東引入,最初由街長林恩...
高雄彌陀區|彌陀一日遊 彌陀出現於1685年的《台灣府志》地名為彌羅港、微羅港或眉螺港,可能出自馬卡道語viro一詞,意為竹子,港則是內海潟湖。彌陀區的轄區範圍為漯底山以北、阿公店溪以南,地形因歷經海岸線改變﹑岡山機場開闢徵收﹑阿公店溪改道及近年的河堤整治,區域的形狀已與往日不太一樣。 彌陀濱海堤防,是早年的約會聖地 清代時期漢人陸續入墾,岡山是鄰近鄉鎮的水陸運中心:水運可由彌陀舊港口把貨物運送到...
高雄鹽埕,顧名思義曬鹽的地方,這塊被填補起來的區域,大部分的居民都是移民而來。因一場島內散步 × 港都認識王 × 大港開唱的聯名活動「大港開遊:大港開吃」,從帶路人港都認識王Kiwi那邊得知,原來鹽埕沒有自有的小吃文化,是移居進來的澎湖人、嘉義人、臺南人、屏東人等,把原鄉的飲食習慣帶進來,拼成鹽埕的文化風貌。 鹽埕雖然是高雄最小的行政區,卻有三座早市坐居於此,最老派的早餐百匯,從鹽埕埔捷運站出發,...
鹽埕沒有小吃文化,大部分都是移民,像是澎湖人、嘉義人、臺南人、屏東人等,把各地的飲食習慣變成鹽埕的文化風貌。港都認識王 高雄鹽埕,顧名思義曬鹽的地方,這塊被填補起來的區域,大部分的居民都是移民而來。因一場島內散步 × 港都認識王 × 大港開唱的聯名活動「大港開遊:大港開吃」,從帶路人港都認識王Kiwi那邊得知,原來鹽埕沒有自有的小吃文化,是移居進來的澎湖人、嘉義人、臺南人、屏東人等,把原鄉的飲食習...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全城摩拳擦掌地展現港口城市的魅力,不論是狂野爐火運籌的海港料理、踏實的街弄咖啡館或是集結地方記憶的知名老店,一日三餐的美食指南,帶你走進高雄鳳山的私藏名單。 鳳山美食|曖曖內含光的中式家常料理:麥料食堂 鄰近衛武營都會公園的楊家麥料食堂,由一對姊弟經營,因家裡在五甲經營路邊攤生意,從小耳濡目染在餐飲事業中。位於澄清路的店面,是年輕一代的自我實踐,秉持著家的美味,一早前往前...
鍾家柴燒年糕 鍾家柴燒年糕炊甜粄 柴燒古早味年糕,又稱炊甜粄,將糯米浸入,泡軟後機器再打成漿,花數小時脫水,接著混入白糖搓揉均勻,再放入鍋內以柴燒蒸煮,掀蓋攪拌,專人控制火侯,直到年糕變成紅糖色,因過程需要不斷人力照顧,遵循古法的手工過程十分辛苦,是美濃過年期間才限定的味覺記憶。 過年前的限定場景 美濃美食|除夕前限定年味|鍾家柴燒年糕 幸運在潁川堂遇到每年限定開售六天的手工柴燒年糕,碰巧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