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鵝頸熟食中心內的海記燒臘飯店。 距離造訪香港已有六年之隔,印象中的香港是有點咄咄逼人的城市,港鐵車門總是關得毫不猶豫、手扶梯的行進速度考驗腹肌核心、出餐與進食節奏相當明確,周圍的對話是沒有頓點的連珠炮——速度感彷彿深深扎在這座城市的DNA。 恐怕是大環境經歷疫情的無常、也許是香港久久沒有觀光團來訪,也可能是相較六年前的自己,現在更懂得方法潛入城市內裏。流連熟食中心的用餐時光,道道香港傳統美食的...
初識草間彌生 出身松本市富貴人家的草間彌生,家中只盼她成為一名大家閨秀,找個富豪嫁了。但因爸媽的婚姻並不是很順遂,草間彌生時常背負媽媽的命令,跟蹤花名在外的爸爸,目睹爸爸周旋於不同女人的歡愉中,讓草間彌生從小對性心生恐懼;媽媽不安全感的歇斯底里也發洩在孩子身上,會突然從後方抽走草間彌生的畫作,或是沒收所有畫具作為威脅,使得草間彌生更躲進繪畫的世界。 因為一幅喬治亞歐姬芙的《黑色鳶尾花》,暗黑的...
蛇肉從來不是我追求的美味。也不是說從未嚐過,小時候偶爾被家人帶去深山野林的餐館,長輩總是簡短一句:「這個很補。」抵過應該為餐席菜品說明來歷的千言萬語,印象裡曾有鐵盤鴕鳥、鹹酥斑鳩、炒山鹿和更多念不太出名字的山產料理,蛇湯可能還是其中最不新奇的部分,聽信吃苦當吃補的一廂情願,當時的自己毫無遲疑地喝下肚也沒關係。 長大後可能膽子都隨著身高抽高而變得薄細,這個不吃、那個不碰全都混為一談,編造出各種悲觀理...
香港西貢|挖掘在地好物小店 西貢舊墟古今交融,在這裡Google Maps並不管用,因為總會有人從地圖上沒有的路走出來,建築與小徑挨得很近,曲曲折折,每個轉角都自帶打燈,好讓我們從中撞見突發的驚喜與美好。(延伸閱讀:香港街頭藝術節HKwalls畫入西貢街區,藝術家巨幅壁畫到巷弄間的文青小店。) 西貢好去處|BeCandle BeCandle是2012年從西貢長出的品牌,擁有自己的產品工廠以及創意實...
疫情讓出國變得陌生,但在迎接國際旅客之前,香港近年也沒有閒著,緊鑼密鼓的孕育國際級藝術文化場域,讓人潮密度極高的香港能妥善分散彼此的娛樂空間。新興的景點也讓另一派人深感保留老香港的重要性,紛紛投入活化場域的行列,以當代的手法細數過往懷舊記憶,新舊交匯的香港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珍貴依存。 香港老屋景點|從蔘茸藥行到新潮咖啡店的「大和堂」 大和堂如同店內歷史悠久的百子櫃,把戰前唐樓的斑斕歲月收攏,也裝進中...
大和堂如同店內歷史悠久的百子櫃,把戰前唐樓的斑斕歲月收攏,也裝進中西合璧的文化視野。從老店舖新生的咖啡館,承租人Henry思忖著如何保存中醫館歷史悠久的老件,以新時代的手法延續上一代的集體記憶。 香港九龍城|屹立光陰八十載的大和堂蔘茸藥行 唐樓泛指華人建造、下舖上居的商住樓房,屬於香港開埠初期為了有效運用城市的垂直空間而大量興建的平民建築。大和堂位處在九龍城一棟廣州騎樓式建築裡,前身是1932年創...
香港最重要的文化,展現地道個性的街頭一定入列。每年三月,香港的街頭藝術組織HK walls會招集藝術家們在大街小巷進行塗鴉藝術,足跡遍布中環、上環、灣仔和西貢等區,藝術家們以特色鮮明的畫風連結公共藝術,除了重新為習以為常的街區注入新穎活力外,也讓公眾深刻感受藝文產業在城市的重要性,間接抬升風格小店的市場價值。 香港西貢|香港後花園 西貢,名字裡有「西」卻是在香港的東北邊,地勢多山成為城市化開發中的...
重整思緒 重新站起 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然後無限地活到世界的盡頭Kusama Yayoi 盧碧颱風狂襲日本的風勢,將直島的著名地景草間彌生《黃南瓜》打入海中,引起外媒一陣報導。 1994年的一場《海景之中的現代藝術展》,打破美術館室內展覽場域的限制,將展品分佈在草坪、海岸線、營地,搭配瀨戶內海渾然天成的背景襯托,奠定直島場域藝術的起點,這顆南瓜因好評不斷,持續保留至今,也因瀨戶內海每年飽受颱...
奧林匹克、奧林匹克,光聽到這個字我們就歡欣雀躍,全世界的運動員,舉著各自的國旗齊聚一堂。《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 起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個被文字記載下來的奧運會發生在公元前776年,當時優勝的選手會獲得月桂葉和橄欖枝編織而成的桂冠,代表天神宙斯給的榮譽。現代奧林匹克第一屆則是從1896年的希臘雅典開始計算。 奧林匹克的五環藍、黃、黑、綠、紅,和背景白,則是針對世界國家的顏色而定,五環...
與其跟以前一樣失敗,倒不如嘗試全新的失敗。《金牌救援:Stove League》 今天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12,防疫之路彼此都需忍耐。近日社群一面倒,丟出許多詢問:想到延長,第一個心情是?疫情結束,最想去哪裡玩?戲劇名單快看完了,還推薦哪些?最想念哪些疫情前的活動?每一題都回答踴躍,彷彿只要丟出答案,我們就能穩住生活,守著平靜。 我不是很資深的棒球迷,但很喜歡與朋友們一起看球的氣氛,尤其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