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香港 • M+】一週年特展,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香港 • M+】一週年特展,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初識草間彌生 出身松本市富貴人家的草間彌生,家中只盼她成為一名大家閨秀,找個富豪嫁了。但因爸媽的婚姻並不是很順遂,草間彌生時常背負媽媽的命令,跟蹤花名在外的爸爸,目睹爸爸周旋於不同女人的歡愉中,讓草間彌生從小對性心生恐懼;媽媽不安全感的歇斯底里也發洩在孩子身上,會突然從後方抽走草間彌生的畫作,或是沒收所有畫具作為威脅,使得草間彌生更躲進繪畫的世界。​​ 因為一幅喬治亞歐姬芙的《黑色鳶尾花》,暗黑的...

【香港 • 藝文景點】解鎖香港五個藝文景點,來趟新舊匯聚的文化之旅!

【香港 • 藝文景點】解鎖香港五個藝文景點,來趟新舊匯聚的文化之旅!
疫情讓出國變得陌生,但在迎接國際旅客之前,香港近年也沒有閒著,緊鑼密鼓的孕育國際級藝術文化場域,讓人潮密度極高的香港能妥善分散彼此的娛樂空間。新興的景點也讓另一派人深感保留老香港的重要性,紛紛投入活化場域的行列,以當代的手法細數過往懷舊記憶,新舊交匯的香港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珍貴依存。 香港老屋景點|從蔘茸藥行到新潮咖啡店的「大和堂」 大和堂如同店內歷史悠久的百子櫃,把戰前唐樓的斑斕歲月收攏,也裝進中...

【2022 臺灣舞蹈平台】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身體上線ㄧ舞蹈影像/聲音展,透過影像遊歷各國撫慰人心的舞蹈力量。

【2022 臺灣舞蹈平台】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身體上線ㄧ舞蹈影像/聲音展,透過影像遊歷各國撫慰人心的舞蹈力量。
祝福大家都能在不同類型的創作者身上,看見城市風景。藝術家周書毅於2022臺灣舞蹈平台開幕致詞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每兩年會舉辦一次臺灣舞蹈平台。對一般民眾而言,平台似乎就像是提供給參與者一個軟硬兼施的場域,依照各產業的模樣展現能耐;過往常見於電商的字眼,突然放在柔軟性十足的舞蹈議題,舞者、燈光、旋律、觀眾和工作人員各個像是拼貼的元素,如此流動型態的互動環節一時之間還不知道如何放下邏輯思緒,...

【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塵封近半世紀,修復重返大眾眼前的黃土水《甘露水》。

【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塵封近半世紀,修復重返大眾眼前的黃土水《甘露水》。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使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黃土水,1922,〈出生於台灣〉 1921年,黃土水以《甘露水》的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從蚌殼中昂然向上的少女,接受點滴恩澤,從黑暗走向世界,解說員分享,如同擬人化的臺灣,象徵臺灣文藝復興時代的起始點。​ 同年,蔣渭水等人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推展臺灣各種文化運動,繪畫、小說、電影紛紛以新時代之姿誕生。(延伸閱...

【烈風光影一一陳聯薰個展】漫步田庄的攝影師,生活在好收,一生與光影為伍,用照片描寫人生。

【烈風光影一一陳聯薰個展】漫步田庄的攝影師,生活在好收,一生與光影為伍,用照片描寫人生。
一生之中,完成九十餘冊相簿,所有浪漫的、真實的、轉瞬即逝的時光,都流淌在一頁頁的相冊中。烈風光影 / 陳聯薰個展 陳聯薰個展 1910年出生的陳聯薰,是嘉義民雄人,為豐收村鄉紳陳實華第四個孩子,曾前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就讀高等師範英文系,精通台、日、英三國語言,歸國後曾擔任民雄鄉公所會計,後來在嘉義一帶擔任教職,曾任教於民雄國小、民雄農工、嘉義女中、大林國中、竹崎高中和嘉義國中等校,主要教授英文,直...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廖翊婷X在地居民曾譯嫻】在山城設立一座山人郵局,收件者的欄位是家鄉。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廖翊婷X在地居民曾譯嫻】在山城設立一座山人郵局,收件者的欄位是家鄉。
我們會在山城尋找一個神秘角落,設置一個礦山藝術季的信箱,希望在藝術季的期間,大家可以寫信,投寄到這個信箱。藝術家,廖翊婷 「山人郵局」的企劃發想,來自兩位情誼深厚的小女生。藝術家廖翊婷去年到金瓜石帶工作坊時,發現兩個感情很好小女生,其中一位因為爸媽工作的關係,已經搬到外地,兩個小朋友沒有手機,只能靠寫信這種很直接的方式,用信件延續在金瓜石的友誼。 加上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的聚落裡面,隨著礦業沒落,...

【礦山藝術季2021 • 嵐嶺藝術工作室】地方居民的回憶修復師,以金繼的工藝手法修復在地十五樣回憶物件。

【礦山藝術季2021 • 嵐嶺藝術工作室】地方居民的回憶修復師,以金繼的工藝手法修復在地十五樣回憶物件。
在跟當地知名的古物蒐藏家賴志賢老師的聊天過程中,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延續物命。嵐嶺藝術工作室 嵐嶺藝術工作室,由三位臺藝大雕塑系出身的同班同學:呂文、林辰勳和李怡璇共同組成團隊,呂文熟悉木刻和木雕的運用、林辰勳擁有翻模和泥塑的專業;原先擅長複合媒材的李怡璇,目前則負責團隊的對外行銷。 因藝術大學薰陶的背景,三人對雕塑創作和材質創作皆熟能生巧,畢業後各自在不同創作領域深耕,但因三人都擁有期望創...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曾熙凱X臺灣礦物學者黃克峻】走在最天然的「礦物園」地質地景,許金瓜石一個嶄新的面貌。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曾熙凱X臺灣礦物學者黃克峻】走在最天然的「礦物園」地質地景,許金瓜石一個嶄新的面貌。
我們投射的想法是把這些礦石轉化成耳熟能詳的臺灣特有種生物,成為大家更認識礦物的載體。礦山藝術季,礦物園 臺灣黑熊、穿山甲、石虎、帝雉是臺灣最知名的野生動物。但你知道臺灣最知名的礦物有哪些嗎? 一定不知道。這就是「礦物園」試圖做的事。 原先受工業設計訓練的藝術家曾熙凱,在2008年就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期間,接觸到應用藝術,從工藝思維導入量產價值,嘗試材料的探索與市場需求的測試是否能相互並存,從中領會...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黃仲辰】請您吃一口我的家鄉風味,將山城特有的礦石風情,製作成菓子點心!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黃仲辰】請您吃一口我的家鄉風味,將山城特有的礦石風情,製作成菓子點心!
不同於都市的生活樣貌,這邊有這邊的好。這座山帶給人們的日常,都有他的風景與養分。礦山藝術季藝術家,黃仲辰 黃仲辰大哥是道道地地的金瓜石人,曾在繁華都市裡的廣告圈打滾多年,在這個急須創意的產業,他說:「這塊土地是一條養分灌輸的臍帶,輸送給我很多養分,不僅是風景、山川、自然,更多的情感牽動來自於這片礦山的人們,對我到外地工作,離開山城後的人生緊緊相扣。」家鄉,對他來說是無法切割的一部分,經歷了礦業的興...

【礦山藝術季2021】被礦山包圍的水金九,延續一山一家的精神,解封後一起返去礦山走走!

【礦山藝術季2021】被礦山包圍的水金九,延續一山一家的精神,解封後一起返去礦山走走!
礦山是美麗的哀愁。策展人,黃鼎堯 臺灣的金礦床在全世界而言,可能是單位面積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清朝首任諸羅知縣季麒光於《臺灣雜記》中記載發現基隆山附近金礦的傳聞:「金山,在雞籠三朝溪後山,土產金,有大如拳者,有長如尺者,蕃人拾金在手,則雷鳴於上,棄之即止。小者亦間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 乾隆時期禁止採礦,直到劉銘傳建築從台北到基隆的鐵路,一些曾經在美國太平洋鐵路工作的粵籍華工,當時來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