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首頁
  • 關於下港女子
  • 臺灣遊記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 世界旅行
    • 日本
    • 韓國
    • 泰國
  • 導讀
    • 展覽
    • 書籍
    • 活動
  • 品牌合作
    • 商品開箱
    • 活動推廣
    • 公益參與
    • 影音宣傳
    • 購屋記事
  • 專欄作品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 every little d
    • Hanako Taiwan
    • La Vie
    • 上信饌玉
    • 微笑台灣
    • 樂活島
    • 其他作品
  • 首頁
  • /
  • every little d

粉絲專頁

下港女子

Hello,我是下港女子,嘉義人,自由接案的圖文創作者。以真誠溫暖的筆調紀錄各地風土民情,不受限南方的所見所聞,也分享頂港風景。2019年夏天開始書寫旅遊部落格,有點難定義是否單純為旅遊部落客,除了寫文章、拍照攝影、與友人一起出版刊物、參與地方策展或辦活動,做自由接案者能賺錢的事情,也做有趣的事情。

為什麼稱呼下港女子?學生時代隨著家人北遷,但許多長輩還是住在嘉義,每個月爸爸都會說:「這週要轉去下港。」下港成為生活中再親切不過的詞彙,是南國的陽光、鹹鹹的海味和眾人歡聚的時光。

IG寫一些抒情記事,粉專記錄些可愛的臺灣事;部落格比較像是作品集。

長期特約專欄:微笑台灣 / Hanako Taiwan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上信饌玉 / La Vie/ Every little d
2022參與《本地:嘉義市》、《在屏東與海約會的十種方式》書籍內容創作,文章曾見於VERSE、GQ、TLife高鐵刊物、桃城晃遊、小日子和台灣設計展@嘉義市等,與商業品牌、地方團隊、各縣市文化局和行銷觀光處持續合作中。

Instagram

ekangwoman

正月十五吃元宵湯圓,嘉義市的湯圓店:酒釀蛋湯圓、鹹湯圓和甜湯圓都有!
​
元宵節準備執行圓滾飽滿的節慶儀式,丟入幾顆元宵和湯圓,一顆顆渾圓的細膩紋理,隨著熱騰騰的滾水載浮載沉。

手工湯圓的美好之處在於店家的對應之道,他們為了時代而保存傳統,也為了歲月而別闢蹊徑,每碗湯圓背後各有春秋。
​
像是民國路上的「劉湯圓甜酒釀燒冷冰」,湯圓講究現包現做,可以從碗內不規則狀的小湯圓端詳純手工的來歷。早年民國路一帶是建國二村的活動區域,曾聚集眾多軍眷及退休軍人,甜酒釀象徵著一個時代的千里鄉愁,在這裡能嚐到眷村滋味的酒釀蛋湯圓。
​
我心目中的隱藏版是民族路上的「民族芋圓冰」,葷、素兩種版本鹹湯圓與元宵湯圓都是冬季才會浮出檯面的限定美味。外表看似一間樸素的居家店鋪,主打傳承慢工出細活的手工古早味;為了友善各年齡層的牙口,這裡的湯圓皮較軟嫩,都是入口後才會驚覺的店家貼心。
​
鹹湯圓內餡選用香菇、荸薺和肉團混合,湯頭是尋常生活裡的片刻美好,很像是家人會從廚房端出來的版本。甜湯版本的元宵湯圓是喧鬧的賀歲片,一顆芝麻和兩顆花生為主角,另外還有被龍眼乾熬煮的甘甜水色包覆的配角群,像是紅豆、地瓜、芋圓和大豆等佐料。不論甜鹹,口味都很純粹恰好,老少咸宜;但店內只有阿姨一人作業,食客們需要耐心等候。
​
堅持養生健康的還有國華街上的「真饌軒綠豆湯」,以遵循古法製作的古早味綠豆湯而廣為人知。冬季限定的紅豆湯圓一樣誠意十足,採用萬丹紅豆作為湯底,包有花生餡和芝麻餡的大湯圓被用料豪邁的純手工湯圓擁戴,純糯米與紅麴米的鮮明配色讓整碗更添色香味俱全的層次,勾得人胃口大開。
​
想要在家煮一鍋與家人共享的話,前往傳統市場走走晃晃是最佳捷徑。
​
東市場是嘉義人的大冰箱,光彩街270號的「高氏水餃 年節日美食」攤車,有著一袋袋數量奔放的紅白生湯圓,等待認購。

若想要鹹甜的豐富口味,保安市場有間深得街坊鄰居厚愛的「保安市場手工湯圓 燒麻糬、麻糬冰」,從地瓜、鹹肉、芝麻、花生到芋頭皆是高齡九十多歲婆婆傳承給媳婦的掌間本領,近年媳婦也衍伸現煮的湯圓生意,包有菜脯的鹹湯圓是少見的內餡特色。
​
祝福我們都在年度佳節裡,填塞一肚子的圓滿回憶。
​
一
​
#劉湯圓甜酒釀燒冷冰 
圖二、圖三
嘉義市東區民國路87號
12:00~22:00
 
#民族芋圓冰
圖四、圖五
嘉義市東區民族路174號
10:00~20:30
 
#真饌軒綠豆湯 @twzanzuan 
圖六、圖七
嘉義市西區國華街175號
11:00~21:30,週一提前至18:00打烊
 
#保安市場手工湯圓 燒麻糬、麻糬冰
圖九、圖十
嘉義市西區保安一路,學成文具行正對面攤位
10:00~20:00
​
東市場生湯圓(高氏水餃 年節日美食)
圖一
嘉義市東區光彩街270號
​
一
​
完整原文刊載於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店〈正月十五吃元宵湯圓,嘉義市的湯圓店五選〉

#chiayi#food#tangyuan#newyear#foodstagram#嘉義#嘉義美食#嘉義小吃#嘉義市#嘉義美食地圖#嘉義旅遊#隱藏版#東市場#保安市場#下港女子在嘉義#湯圓#元宵節#節慶
戲劇聲光效果背後的塗色江湖,國寶級繪師陳明山。
​
廟埕前時常出現的布袋戲表演,除了掌中戲偶在操偶師的巧手運作下飛天遁地,搭配氣勢磅礴的音樂外,後方的布景也會呼應劇情轉折:出現流動的海水、翠綠的山稜,或是堂皇富麗的建築。
​
戲臺上的鮮豔布景,是抓住行人眼球的第一印象;也是襯托演員的演技氛圍,使得劇情更加生動的必要元素。據布景彩繪的老師傅分享:「早期在劇團裡的角色,除了男女主角外,再來就是布景師!」可見舞臺上的戲劇張力,布景師舉足輕重。
​
嘉義溪口的「陳明山布袋戲佈景工作室」,是被嘉義縣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國寶級繪師陳明山老師的工作室。學畫的起點來自某天他的爸爸撞見繪師招收學徒的紙條,順口詢問。當時分別是炭畫和布景彩繪兩種選擇,在沒有彩色照片的年代,陳明山醉心於繽紛的顏料,開始跟著張朝陽的第三代傳人張錦濤學畫。
​
學徒制度三年四個月,沒想到期間家人遇到商業詐騙,家中經濟雪上加霜,陳明山怕師父知道後,會請他另找可以好好賺錢的工作,便隱瞞家中巨變的狀況,一顆饅頭分兩餐吃,晚上露宿街頭。早已耳聞的師傅,為了不傷陳明山的自尊,刻意在某次尾牙留陳明山下來,隱晦表示:「以後都留下來吃飯吧。」
​
為了報答師父,陳明山時常半夜爬起來練習,沒想到飯情之恩一報就是將近一甲子的歲月,擔任繪師至今。作品涵蓋電影看板、普壇肉山、劇情式的電動花燈、藝閣花車、布袋戲和歌仔戲布景,是臺灣極少見的全方位繪師。
​
如此的大師級人物,為人相當親切!因演出型態的轉變,以及電腦數位化的取代,鮮少有年輕一代加入繪師產業,陳明山老師近年積極與外部合作,不論是校園專題演講、親子體驗或是主題展覽參與,絕不缺席。
​
至今,每天都會收到老師傳來的自製早安圖,每張都相當有活力與創意,誠心希望他日子天天開心無慮。
​
一
​
完整原文於上信饌玉專欄:〈戲的幕後英雄,為故事加上色彩張力的布景彩繪師陳明山。〉

#chiayi#art#artist#puppet#show#taiwan#drawing#photooftheday#handmade#下港女子在嘉義#嘉義#溪口#職人#陳明山布袋戲佈景工作室#陳明山#布袋戲#藝術
2/1-2/15 小人物燕麥奶團購!開工即補貨 #團購優惠

去年底突然收到雪片般飛來的團購邀請,每一個商品考量都躊躇很久。畢竟隔行如隔山,後來鎖定日常一定會使用的單品,燕麥奶就是其中一項。
​
其實也沒有什麼乳糖不耐症,單純去年季節轉換反應比較嚴重,早晚都在流鼻血,誤判自己寫稿寫到鞠躬盡瘁。流到拿家裡鮮奶發脾氣,開始全部改買燕麥奶,結果就成為在家沖咖啡時的搭配習慣——聽起來有夠荒謬,但有時日子的突起莫名成為轉折。
​
英國小人物燕麥奶訴求低醣、高纖、無添加物、素食友善和豐富鈣質,主打精選、濃厚和低脂三種口味。全聯常見的是濃厚,我上週在實體通路補貨單價是185/瓶,現在團購價一瓶依照方案約可以省30-35元左右。
​
不僅可以混咖啡或是茶飲直接飲用,家人還實驗過拿來煮辛拉麵跟火鍋,都意外香醇。
​
至於要買哪種組合,大家都是大人了,頁面都會放在近期的「燕麥奶團購」精選動態。

大家再自己評估,自己囤貨,選擇對自己最優勢的方案,喝得習慣最重要。未拆封可以常溫保存,開封後記得冷藏且建議在五天內喝完。
​
以上,報告完畢。

#植物奶#燕麥奶#團購#英國小人物燕麥奶#宅配#飲品#minorfigures
原來這麼喜歡南門圓環附近的生活感,都是王椿的關係。
​
最常被問的就是有沒有原住民血統,其實自己也不知道,五官跟我一樣深的媽媽也不太清楚,所以有次我就自己到戶政事務所調查了媽媽血系的所有身家。
​
因為不是每個家族都是完整被官方記載,我最多只能調查到曾曾祖父的名字。那時才赫然發現被王椿照顧長大的我,竟然對他的家族史多麼陌生。
​
王椿是祖母的名字,昭和十七年出生,在日治時期有個蠻美的名字稱王春子,戰後改為王椿。王椿的爸爸來自雲林水林後寮,看起來是婚後與妻子許坐一起到嘉義市南門町一丁目,遷居的幾年後王椿便在南門町一丁目23番地出生。
​
剛好年初到水林的蕃薯社區採訪,拿著戶口名簿到離不遠的後寮探探,水林的村長(圖四)與鄉親都好熱情,明明都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結果到處致電給親戚打聽有沒有聽過誰誰誰,會不會跟誰誰誰有關係,他們的心都跟剛拿給我的烤地瓜一樣熱熱的。
​
後來當然沒辦法查到很精確的地方,連鄉公所人員也沒轍。我只好比對著古地圖的可能區域,找到可能的地方,結果被我發現了一整片結實累累的地瓜田,金黃色的祝福我想也是水林贈送給我到此一遊的禮物。
​
至於王椿的出生地,離我現在住的地方騎車僅十分鐘的距離。我很喜歡南門圓環周圍的生活感,只是沒想到那就是祖母最一開始生活的地方。其實已經從戶政事務所調出資料好幾年了,但都是回到嘉義才開始這些若即若離的家族尋寶遊戲,最終都成為生命裡的有趣經歷。
​
喔對,春子戰後改名為單字椿,那是日文山茶花的意思。我右肩上的是刺青是山茶花,不可以再誤認為玫瑰了喔!
​
紀念陪伴我童年時期的王椿。

#chiayi#story#family#yunlin#streetphotography#fujifilm#fuji#day#adventure#street#雲林#水林#後寮#下港女子在嘉義#嘉義#嘉義市#南門街#街景
高雄山津塢的大漁旗文化復興,把祝福繼續傳承下去。
​
高雄在日治時期造船業蓬勃發展,尤其旗津與前鎮一帶造船廠眾多。1930年代,日本的大漁旗文化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只要有新船即將進行船舶下水典禮,船家的親朋好友便會贈送大漁旗祝福,旗幟插得越多越顯派頭,象徵在地方越有聲望,人脈廣闊。
​
隨著1970年代經濟起飛與印刷技術的成熟,傳統米糊製作的大漁旗趕不上大量製作的需求,大漁旗紛紛改用網版印刷快速套色,手工技藝逐年式微。
​
山津塢團員李怡志與中山大學合作高雄在地職人調查的時期,驚覺傳統大漁旗職人日漸凋零,這項技藝即將失傳在港都文化中,便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山津塢,展開一連串的大漁旗文化復興。

當天搭乘渡輪前往高雄旗津的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由山津塢成員淑雯和依寧分享傳承的過程與故事。
​
大漁旗上除了船號與致贈者的名字外,通常繪有鮪魚和旗魚這類高經濟價值的魚種,並附上簡潔有力的吉利賀詞。例如:加上三點水的「漁」字,祝福該艘漁船滿載而歸;載字加上人字旁的「儎」字,代表要把人全部平安地運回來。
​
與日本龜崎染工交流後也發現,日本大漁旗有些是繪製日文裡有幸福含義的鯛魚;捆在一起的干貝代表團結與豐收。
​
依著不同國情而異的圖騰,都是人們對親友最真誠的祈福。
​
一
​
完整原文刊載於上信饌玉 @3sselect 2022年12月會員電子報。

#banner#color#boat#culture#handmade#adventure#discovertaiwan#山津塢#旗津社會開創基地#高雄#旗津#大漁旗#職人#手作#傳統文化
「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就到明天,首次以溪流全域為主體的藝術行動。
​
大地藝術季以跨越嘉義、臺南兩縣市的曾文溪為主體,這條全長138公里的溪流流經阿里山系的東水山、大埔、嘉南平原到台江出海,展覽內容調研跨及上游鄒族部落、中游曲流鄉村到下游水圳魚塭的流域議題,透過各個時間尺度和距離長度去探究曾文溪與族群之間的關係。
​
以攝影圖像、影像、藝術裝置和內容的整合輸出各種形式,將作品展於總爺藝文中心、渡拔展區和大隆田展區。個人最喜歡攝影家沈昭良領軍的潛行攝影計畫,不論是探查鄒族地域的文化紀錄、藉由空中視角看見曾文溪流域人們生活的軌跡或是水域的人文紀實,一年四季乾枯見底,乃至洩洪、溢流的壯闊景觀全都濃縮於一幅幅攝影輸出。
​
尤其對總爺藝文中心展出的陳宗怡攝影師〈掌水人〉系列印象深刻,畫面中一張張陌生卻日常的臉龐是掌管嘉南大圳15萬公頃農作的幕後關鍵。
​
掌水人多是地方農友,得秉持公平公正原則,就算自家的田再缺水,也得視大局調度用水。龐雜的灌溉系統如同人的體內血管般遍佈幹線-支分線-小給水路,如何讓水資源有效且妥當滋養每一寸土地,仰賴的正是掌水人的配水引灌制度。他們熟悉土地、理解時序,理解當地作物的需要水的時間,也得在無水期清除雜物,確保圳路暢通。
​
要如此有系統地認識曾文溪,大概都在明天最後一天的大地藝術季了。
​
一
​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 @mattauwtriennial 
總爺藝文中心
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南勢里總爺5號
活動時間:-2023.01.29(日) 9:00~17:00
備註:週日下午兩點有藝術導覽場次,最終消息請參考大地藝術季公告。

#artfestival#festival#tainan#work#photography#portraitphotography#stream#exhibition#下港女子在台南#藝術季#總爺藝文中心#台南#台南景點#台南展覽#大地藝術季#台南旅遊#台南旅行#台南景點推薦
快閃美式漢堡餐車到嘉義囉:Yeah Right 快閃美式漢堡餐車到嘉義囉:Yeah Right Food Truck
​
如同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的經典名句「透過料理參與別人的生命,這是我的動力,我很喜歡。」Yeah Right Food Truck也用高機動性的餐車游移至各個縣市,定時定量製作。

目前推出六種口味,五牛一雞,全以布里歐麵包、生菜、番茄片和紫洋蔥為基底,依據主角而有不同內餡分別如下:
​
招牌牛肉堡:招牌醬、牛肉、培根、切達起司
花生瑪茲瑞拉牛肉堡:花生醬、牛肉、瑪茲瑞拉
BBQ美式經典牛肉堡:BBQ醬、牛肉、切達起司
藍莓瑪茲瑞拉牛肉堡:優格藍莓醬、牛肉、瑪茲瑞拉
重量級雙層起司牛肉堡:BBQ醬、雙層牛肉、切達起司
招牌雞腿堡:招牌醬、雞腿排、切達起司
​
@oba_in_chiayi 說網友愛好是藍莓瑪茲瑞拉牛肉堡,聞起來藍莓醬是蠻誘人的。
我個人是吃招牌雞腿堡,稍微烤過的布里歐麵包搭配雞腿排蠻厚實有嚼勁。
即日起至-1/31(二)停靠嘉義的國園大飯店附設停車場,寒流來了,快一起多點熱量。
​
-
​
Yeah Right Food Truck @yeahright_foodtruck 
地點:嘉義國園大飯店附設停車場,嘉義市西區光彩街644號
開張時間:14:00-20:00(提早售完會另行公告)
備註:現場餐點皆現點現做,需等候時間。
*第三張照片感謝 @_bw.food_h  手模擔當。

#yeahrightburger#yeahright#food#truck#foodtruck#burger#burgerporn#晚餐服務處#隨緣販售#漢堡#餐車#餐車美食#行動餐車#嘉義#嘉義晚餐#嘉義美食#快閃#限定
小小一角的雲林虎尾協春漁具店,卻是臺灣歷史的百年縮影。
​
轉進虎尾糖廠外的中山路,這裡是虎尾鎮第一條商店街,街道旁幾棵高入雲天的茄苳樹彷若地方的耆老,默看近百年來沾黏在虎尾的榮華與塵埃。
​
時光藝術廊道的對面,有棟低矮的房舍,是間超過百年歷史的「協春漁具店」。橫亙在樑上的店名招牌,在斑駁藍底的背景襯托下,白跡字樣更顯歲月吞吐的蒼勁有力。

層架上覆蓋著遮掩的布材,店內一片靜默不知是否營業,只好往裡頭喊了幾聲招呼,年過八旬的廖克彥先生走了出來,他是協春漁具店現今的店主,也是一位行走的虎尾百科全書。
​
協春漁具店最初由日本人創立,因糖廠裡的日籍職員看中糖廠旁虎尾溪與安慶圳兩條河道的潛力,便邀請家人到街上開一間販售釣具的釣魚店。當年的漁具店還沒有名字,因店旁有座塗著紅色油漆的彎背橋,經過此路的人都稱之為「紅橋頭釣具店」。
​
紅橋頭釣具店到臺灣人手上的轉折是二戰爆發。
​
虎尾糖廠裡的酒精工廠因為可以製作飛機燃料成為戰火攻擊的目標,漁具店周圍遭受猛烈轟炸,日人被迫返日,漁具店成為悲涼的時代遺址。

當年在虎尾郡役所服務的廖明仁先生,選擇街上空下來的釣具店做為住所,並交由妻子廖菊代女士以協春漁具店之名重新經營,當年兩歲的廖克彥先生從此在中山路上紮根生活。
​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有親戚成為受難者,社會風聲鶴唳。廖明仁先生辭去公職,歸隱平凡生活,專注與妻子一同經營漁具店;而廖克彥先生在承接家業前,原本是在高雄的海產貿易公司任職,但因美麗島事件爆發,近鄰衝突事件成為返鄉的催化劑。小小一角的協春漁具店,卻是臺灣歷史的百年縮影,多少人生如同浮標載浮載沉。
​
店內只有木櫃是紅橋頭釣具店時期日人留下的古物,其他多是廖克彥先生接手後打理的擺飾,掛有不少早年魚拓的圖畫。因為漁具店門口緊鄰中山路,絡繹不絕的車輛帶來大量粉塵,年邁的身子難以天天清掃,原本想把店收起來,但曾在虎尾科大任教的廖克彥先生說:「同事們紛紛嚷著可惜,繼續開著才可以帶學生們見證百年歷史。」
​
從廖克彥先生的言談裡打撈了一個下午的故事,他從龐雜的時代汪洋中釐清脈絡與思緒,有條有理地分享早年虎尾的繁華。但令人感受最多的是歲月的悲歡離合中咬緊牙根的生存意志,這間被塵沙包裹的百年漁具店,店體其實長滿家族敘事。
​
揮手道別後,協春漁具店再次回歸簡樸牢靠的寧靜,這是百年來最需要的歇息。

一
​
協春漁具店
雲林縣虎尾鎮中山路15號
原文刊載於 @beyond_beyond_tw 〈百年歷史的協春漁具店,虎尾第一街的百科全書〉

#yunlin#memories#story#oldhouses#street#streetphotography#fujifilm#taiwan#臺灣#雲林#虎尾#協春漁具店#百年老店#下港女子在雲林#虎尾糖廠#街頭攝影#風景#老店
我的主委爸爸已上線。 ​ 我們這輩的 我的主委爸爸已上線。
​
我們這輩的五個小孩,都是廟埕前長大的孩子。村莊裡的人們不一定記得住我們的名字,但會認得是廟公家的孩子,每到過年要一起清廟、送宵夜、在廣場玩四驅車、踢足球、飆腳踏車和放鞭炮等,這裡的大人總是縱容我們的童年。
​
無法細數阿公到底當了幾年廟公,反正一路都是以廟公孫女之稱長大,直到梅姬颱風重創村落那年,阿公才褪去廟公身份,騎著老金旺載著他的曾孫們閒晃鄉間。但家族與廟宇之間的關係,依然跟著煙霧繚繞沾黏在一起,尤其是虔誠的爸爸。
​
海線人的基因,讓他在富裕之時,我們都曾雨露均霑。誰也沒料到金融海嘯後,所有人都得從谷底爬起。高中時,弟弟經歷嚴重車禍,顱內出血手術的危險,全家族的人不知道祈求了幾天幾夜。幾年後,爸爸向神明再次懇求事業顯達的機緣,得到的答案是:兒子健在,一家人還在,這樣還不夠嗎?
​
那一刻,爸爸終於懂了指示。
大概從那時候開始,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從過年過節的花籃、廟裡事務的協助處理,到有天我突然發現廟裡的飲水機上是爸爸捐贈的名字。他用他的方式與現實的不甘心與紛擾和解。
​
去年底,他突然在家族群組傳來一張委員會名單。上頭將近快三十個名字,底下的欄位有著各種正記符號。他跟我們說,他當上廟的主委了。
​
問他廟裡主委到底要做什麼?他也難以起頭,說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處理,很忙,還要找錢之類的。這次過年回到阿公阿嬤家,發現三合院貼滿各個單位祝福爸爸當上主委的紅紙,爸爸一現身就穿著主委背心,感覺他很榮幸擔任這個角色。
​
大年初一至初三鑽古轎及吃平安圓新春活動,爸爸跟著委員會的叔叔們一起熱心付出,保佑全庄村民迎來新年的福氣。

與栗子崙靈慈宮之間,我從廟公的孫女,正式成為主委的女兒,繼續緣分。
​
一
​
栗子崙靈慈宮
嘉義縣東石鄉西崙村97號

#chiayi#dad#family#family#temple#culture#taiwan#新年#廟宇#廟宇文化#嘉義#東石#栗子崙#靈慈宮#家族写真#家族
載入更多...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分類

  • 臺灣遊記 (198)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2)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32)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67)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86)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13)
  • 專欄作品 (35)
    • La Vie (11)
    • 微笑台灣 (7)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5)
    • Hanako Taiwan (7)
    • 上信饌玉 (2)
    • 樂活島 (2)
    • 其他作品 (1)
  • 品牌合作 (66)
    • 公益參與 (2)
    • 購屋記事 (3)
    • 影音宣傳 (3)
    • 商品開箱 (38)
    • 活動推廣 (20)
  • 導讀 (48)
    • 活動 (7)
    • 書籍 (8)
    • 展覽 (34)
  • 關於下港女子 (1)
  • 世界旅行 (40)
    • 韓國 (3)
      • 首爾 (3)
    • 泰國 (8)
      • 曼谷 (2)
      • 華欣 (4)
      • 帕岸島 (4)
    • 日本 (28)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0)
      • 東京 (7)

最新文章

  • 【高雄鳳山 • 中華街觀光夜市】中華街夜市必吃美食十家精選。

    【高雄鳳山 • 中華街觀光夜市】中華街夜市必吃美食十家精選。

    2023-02-05
  • 【嘉義市 • 冬至|元宵推薦】酒釀蛋湯圓、鹹湯圓和甜湯圓都有,嘉義湯圓店五選。

    【嘉義市 • 冬至|元宵推薦】酒釀蛋湯圓、鹹湯圓和甜湯圓都有,嘉義湯圓店五選。

    2023-02-04
  • 【嘉義溪口 • 陳明山布袋戲佈景工作室】戲的幕後英雄,為故事加上色彩張力的布景彩繪師陳明山。

    【嘉義溪口 • 陳明山布袋戲佈景工作室】戲的幕後英雄,為故事加上色彩張力的布景彩繪師陳明山。

    2023-02-02
  • 【嘉義市 • 永昌行】嘉義伴手禮推薦,嘉義市區名產五穀雜糧堅果的專賣老店:永昌行。

    【嘉義市 • 永昌行】嘉義伴手禮推薦,嘉義市區名產五穀雜糧堅果的專賣老店:永昌行。

    2023-01-30
  • 【嘉義市 • 嘉義樹木園】林業試驗所嘉義樹木園,嘉義市區的植物園。

    【嘉義市 • 嘉義樹木園】林業試驗所嘉義樹木園,嘉義市區的植物園。

    2023-01-29
  • 【高雄旗津 • 山津塢】大漁旗製作的文化復興,對日子乘風破浪的祝福。

    【高雄旗津 • 山津塢】大漁旗製作的文化復興,對日子乘風破浪的祝福。

    2023-01-29

標籤

伴手禮 住宿推薦 傳統市場 南投遊記 台中美食 台北美食 台南美食 咖啡廳 嘉義咖啡 嘉義美食 嘉義遊記 基隆美食 基隆遊記 宜蘭美食 屏東美食 屏東遊記 彰化美食 彰化遊記 新北美食 新竹遊記 日本美食 桃園美食 桃園遊記 澎湖美食 澎湖遊記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礦山藝術季 臺中旅遊 臺中美食 臺中遊記 臺北美食 臺北遊記 臺南遊記 臺東美食 臺東遊記 臺灣老街 苗栗遊記 藝文活動 離島旅行 雲林遊記 韓國美食 韓國遊記 高雄景點 高雄美食 高雄遊記
FacebookInstagramEmailRSS
下港女子
© 2023 下港女子 旅遊|展覽|美食|導讀|生活紀錄 佈景:Jinsha. 網頁維護:阿腸網頁設計.
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