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遊記

【嘉義縣 • 眷茶屋】舊豬圈變茶藝品茗空間,阿里山太和家家有茶席,處處有茶屋。 (同步刊登樂活島九月號)

【嘉義縣 • 眷茶屋】舊豬圈變茶藝品茗空間,阿里山太和家家有茶席,處處有茶屋。 (同步刊登樂活島九月號)
我那間茶屋就是,幾乎都是我們太和社區的居民去完成它。就這樣歷經了三年,其實老房子的整理,它不是像說設計圖畫好,就直接蓋起來了,而且我們是邊做邊想。眷茶屋,許建智大哥 太和的茶,故事可以追溯到嘉義高山茶的兩個起源地,一個是龍眼林,另外一個則是石棹。 當年石棹有一個林家,其中一個女兒嫁到南投的茶葉重鎮名間鄉,名間的親家跟林家說:「嘉義龍眼林的高山茶種得不錯,要不要運茶苗回去試試看?」穩定之後,左右鄰居...

【嘉義市 • 後驛社區】邀請年輕藝術家挖掘社區元素創作,展開社區內青銀共創的跨齡對話:檜木燒烙發展中心張福昇老師、CHEN’s噴漆畫陳若欣和小流金屬工作室王欽玄。

【嘉義市 • 後驛社區】邀請年輕藝術家挖掘社區元素創作,展開社區內青銀共創的跨齡對話:檜木燒烙發展中心張福昇老師、CHEN’s噴漆畫陳若欣和小流金屬工作室王欽玄。
挖掘地方的DNA需要上一代的傳承之外,生活在地方的長者,其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能在地方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此時再加上青年的創意與活力,定能為地方共創新未來。《地方創生way 05青勝於藍號:地方創二代》,P.4,青銀共創 地方希望 聯合國指出,2050年全球超過80歲的長者將成長3倍,數字達到4.26億人;而國發會推估台灣,在2026年就會邁向超高齡社會,但積極活化老化的社會,可以為整體社會...

【嘉義市後驛社區】北港車頭歷史,緊鄰嘉義火車站的小澎湖小副瀨?

【嘉義市後驛社區】北港車頭歷史,緊鄰嘉義火車站的小澎湖小副瀨?
以前我們都會去北港車頭,搭火車去北港看花燈!後驛社區居民 嘉義市|北港車頭歷史|後驛里 每個地名背後都有幾則故事,他們就像時代洪流背後的索引,當人們從嘴中呼出這個地方的稱號,隨即傾出這個地方曾經有的人文、歷史、產業與鄉野奇談的想像,美國歷史學家George R. Stewart曾在著作《地上之名》(原文書名為Names on the Land: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Pl...

陳澄波密碼|台灣歷史小說首獎,書中嘉義地景創作地點解密分享

陳澄波密碼|台灣歷史小說首獎,書中嘉義地景創作地點解密分享
普羅是英文Proletariat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指勞動階級,而普羅藝術則是社會主義信仰者所要推動的藝術觀,他們主張藝術應該要反映人民生活,要呈現普羅大眾的真實面貌,一九二〇年代這個主義從歐洲傳到日本時,留日的王白淵、楊逵、陳澄波、陳植棋等人,都受到思潮的衝擊。柯宗明,《陳澄波密碼》,P.300. 集結作家、編劇與導演為一身的柯宗明先生,受委託需將畫家陳澄波的故事轉譯成舞台劇,他從資料蒐集的過程中...

【布袋洲南鹽場歷史】水地風光人曬鹽,重生兩百年的鹽田風貌

【布袋洲南鹽場歷史】水地風光人曬鹽,重生兩百年的鹽田風貌
「享用牛排的時候,是不是都只討論肉質是否鮮嫩?沒人在講鹽巴用得好不好,但它無形中襯托料理的美味,是每道料理的最佳配角,我們一路走來,團隊就是專注在這種沒人注意的結晶體。」重振人工曬鹽榮光的蔡炅樵蔡大哥迎面而來,直接開宗明義地介紹今日的主角:「鹽,就是餐桌上的無名英雄。」 洲南鹽場歷史|200年歷史的鹽田風貌 布袋的洲南鹽場闢建於1824年,晒鹽曾是早年的風光產業,創造近兩百年的白金歲月,至今洲南鹽...

【阿胖冷飲】嘉義朴子隱藏美食,春夏秋限定出現:不是冰的菜燕冰

【阿胖冷飲】嘉義朴子隱藏美食,春夏秋限定出現:不是冰的菜燕冰
其實菜燕這種傳統小點,足跡遍佈全臺,只是看下一代有沒有繼續傳下去而已。阿胖冷飲 之前曾在消失的情人節電影約會行程推薦一文中,介紹過朴子第一市場外圍的阿胖冷飲,這次因台灣高鐵車上刊物TLife五月號是嘉義朴子的主題,特別挑選這碗風靡當地70年的朴子小點,再次深入探訪。(此篇原文刊載於台灣高鐵車上刊物T Life 2021年五月號 ) 嘉義朴子推薦美食|嘉義朴子古早味|阿胖冷飲:菜燕冰 阿胖冷飲賣著熱...

【嘉義景點】嘉義室內景點推薦,展出嘉義的生活記憶:嘉義市立博物館

【嘉義景點】嘉義室內景點推薦,展出嘉義的生活記憶:嘉義市立博物館
嘉義景點推薦|嘉義市立博物館介紹 「某一思想若要進入集體記憶,就必須附著在具體的事件或個體;而某一事件或者某個人若要在集體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就必須使自己和得到集體認同的思想或者意義聯繫在一起。」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在他的著作《記憶的社會框架》針對集體記憶提出的論述,之後被德國研究學者阿斯曼(Jas Assmaan)擴展至文化領域,發...

【臺灣嘉義市 • 國際管樂節】1993年舉辦至今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在民主聖地的踩街嘉年華!

【臺灣嘉義市 • 國際管樂節】1993年舉辦至今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在民主聖地的踩街嘉年華!
藝術要能開展下去,就需要精神的自由。《藝術想怎樣?》, Steen T. Kittl/Christian Saehrendt 嘉義市一年一度的地方盛事,便是從1993年舉辦至今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即便今年因疫情少了海外管樂團的助陣,但透過跨界的碰撞,2020的主題訂為「管樂搖滾BAR」,邀請國內50支以上的行進樂隊表演,踩街環節的重頭戲在中央噴水圓環盛大開場,踩街團隊為史上規模最大。 不僅有北中南...

【嘉義景點地圖】歷史場域活化特輯,六個嘉義藝文景點推薦!

【嘉義景點地圖】歷史場域活化特輯,六個嘉義藝文景點推薦!
日治時期,嘉義的發展與阿里山林業息息相關,山林間的木頭靠著鐵路運回森林鐵道的起始點「北門車站」,各路商人前來選購,這些木頭便進入製材所加工成木材,官方的林務單位與私人的木材行,至提供給外地商人的旅社,便從北門車站綿延至嘉義車站,造就嘉義「木都」的時代風華。 除了木材為嘉義文化再深化的元素外,運用舊酒廠改造的嘉義文創園區也是華山、台中、嘉義、台南和花蓮五大園區中,製酒機具保留最完整的園區,這裡的過去...

【嘉義景點】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改建新地標: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景點】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改建新地標:嘉義市立美術館。
小立南方的玄關,儘多綠的雕飾/褫盡襪履,哪,流水予人疊蓆的軟柔/匆忙的旅客,被招待在自己的影子上/那女給般的月亮,說,我要給你的/你舞踊的快樂便是一切1959,《鄭愁予詩集》,嘉義 嘉義景點|嘉義室內景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美術館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掌管台灣當時的菸草、火柴、酒類與樟腦等殖民事業;二戰後就是我們熟知的菸酒公賣局。這座鋼筋凝土製造,且外牆呈現圓弧形的古蹟建築誕生於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