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 • 後驛社區】邀請年輕藝術家挖掘社區元素創作,展開社區內青銀共創的跨齡對話:檜木燒烙發展中心張福昇老師、CHEN’s噴漆畫陳若欣和小流金屬工作室王欽玄。

挖掘地方的DNA需要上一代的傳承之外,生活在地方的長者,其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能在地方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此時再加上青年的創意與活力,定能為地方共創新未來。

《地方創生way 05青勝於藍號:地方創二代》,P.4,青銀共創 地方希望

聯合國指出,2050年全球超過80歲的長者將成長3倍,數字達到4.26億人;而國發會推估台灣,在2026年就會邁向超高齡社會,但積極活化老化的社會,可以為整體社會帶來新的可能性,這些貢獻程度取決於整體社會是否提供年老者可以發展,及發揮幸福的機會,以減少刻板的負面印象,增加社會的參與度。

「青銀共創」為其中一個發展模式,鮮少有年輕人走入的後驛社區,近期邀請外地藝術家青年,來聽地方耆老的故事,從中取得創作元素,將藝術帶入村落,碰撞新舊融合,與當地長輩攜手打造舊城區的活力風景:一位是以噴漆為創作手法的高雄藝術家陳若欣(CHEN’s噴漆畫),一位則是以金屬為創作媒材的台南藝術家王欽玄(小流金屬工作室)。

兩位藝術家分別向當地檜木燒烙發展中心的福昇老師進行故事採集,陳若欣以當地豐富的家將文化為題,噴迥然有神的官將首在六塊組合的鋁製板上;王欽玄則是萃取過去北港車頭的街頭元素,以鐵件創作,復刻重現已消逝的時代記憶。

青年藝術家入村創作:CHEN’s噴漆畫/陳若欣

陳若欣是一名街頭噴漆藝術家,二十出頭的她已是一位炙手可熱的創作者,指名她商業合作,必須排隊等待。

接觸噴漆,若欣的起心動念很簡單,僅是看到國外噴漆藝術家的影片,她靦腆地說:「當下覺得很酷,而我也想要成為那麼酷的人。」無師自通,開始嘗試噴漆作畫,噴罐一拿至今已經是第五年了。為了證明噴漆也可以有賺錢能力,若欣一開始在街頭擺攤,賣噴漆畫,結果開始有人找上門,詢問能不能去畫哪一面牆壁,但噴小型作品跟噴牆壁的手感其實截然不同,一開始都是全盤拒絕。

時間一久,前來詢問的數量早已擢髮難數,若欣便決定挑戰自我,開啟壁面作品的噴漆之路。

關於作品風格,美術科班出身的若欣坦然地說:「美術體系總是訓練我們的寫實能力,繪畫風格偏向保守,所以自己的作品也都是看得出實體具象,但我接受自己就是這樣的背景出身。以官將首這幅作品為例,當寫實描繪結合噴漆的元素時,複雜線條的主角背後,加入塗鴉風格的泡泡字和大量鮮明的色塊,以襯托主體,輕鬆大膽呼應官將首的謹慎莊嚴,兩種衝突的元素,就是象徵陳若欣這個人,明明是科班,卻使用大膽噴漆的畫法,獨立出自己的創作風格。」至今,就算沒有噴漆的時候,若欣依然會模仿一些像俄羅斯寫實的風格,用電繪、手繪的方式,讓自己繪畫的技能依然可以保持手感。

大部分的案源,若欣都是請案主先提供現場照片,與科技一起長大的Z世代,早就擅長各種網路工具,若欣會善用網路資源Google案件地址,讓預計前往的創作地點有更全面的想像,並進行作品與實際地點的合成試樣,提供業者想像;若是像後驛社區這種需要帶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案件,她就車子一開,上山下海,親自前往現場田野調查。

至今遇到最艱困的作畫地點,若欣分享,是一個抵達現場後才知道的斜坡,梯子很難固定在地面,全程膽戰心驚地完成作品,調侃著說:「好險現在還活著。」

詢問若欣會像其他塗鴉師一樣,在沒有經過允許的牆面炸街嗎?若欣盼望地說,對有些人而言,噴漆塗鴉是一種發洩,所以噴漆藝術一直以來承載蠻多刻板印象,但她希望噴漆不再是社會認為破壞地方的藝術手法,為了證明這一點,她必須從自己做起,大量的創作曝光,與各種商業角色異業結合,或許有時還是會收到少數的流言蜚語,覺得靠噴漆賺錢違反街頭個性,但為了帶出正面的創作風氣,她選擇成為這個角色,至今沒有後悔。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噴漆文化,若欣也發現網路上的塗鴉創作者很多是國外的影片,台灣沒有什麼人在拍,便決定投身用影片紀錄創作的手法,與大眾溝通,同時降低學噴漆的人語言上的隔閡,讓想要踏進這條創作路的新血,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官將首

在後驛社區的創作是一幅540公分X160公分的金屬板,有六面是若欣需要創作的官將首圖騰,她表示:「這是第一次用噴漆創作人像,人像一直是最困難的塗鴉,只要骨頭錯位,或是五官的比例不協調,很容易整個作品就怪怪的,是這次實際創作前最需練習的挑戰。」

另外六面則是帶領社區的青年和長輩,一起從不會拿噴罐、懂得操作噴頭,到實際作畫的工作坊成果。若欣表示,蠻感動大家願意一起忍受酷暑,在將才工場的多功能活動區作畫,就算自己的畫面噴完,也不會躲去乘涼休息,反而會來詢問如何細修作品,有感受到彼此對作品的責任心。

工作坊提供明確的主題,邀請參與者上網尋找創作元素和資料的背景搜集,以運用在自己的創作理念,平常這樣的過程,就是若欣接到案源事前的準備功課。

之後帶領大家學會如何控制噴頭,運用不同的噴頭噴出簡單的點線面,甚至游擊畫版範圍,習慣按壓的力道與方向後,便教導眾人從噴字開始,將手寫的平面字體,設計成立體的泡泡字。

最後就是將大家打草稿的創作元素,全數導入Photoshop中結合排版,若欣協助安排不同創作者的圖騰,讓彼此皆能妥善地被放在適宜的位置。

在青銀共創的過程中,若欣分享,按噴頭其實需要蠻大的力氣,有時候一段時間沒噴,她也會噴不出好看的線條顏色,所以對長輩來說,這就是比較吃力的一部分,在面對不同年齡的嘗試者,她都是以鼓勵嘗試的方式優先,讓大家用最舒適的方式,體會噴頭的奧妙。

未來,若欣想要挑戰多樓層高的建築物繪畫,期待把更多的地方特色,揮灑到更多城市畫布中。

青年藝術家入村創作:小流金屬工作室/王欽玄

小流金屬工作室是台南的藝術團隊,由創辦人王欽玄在家中的車庫創立,並邀請許多金屬加工愛好者加入,同時也是南方創客基地的進駐團隊。

翻玩金屬的由來,可以從欽玄的機器人背景談起,他說從小也是從樂高機器人開始玩,後來一頭栽進機器人競賽的領域,年紀不到25歲的他,在機器人競賽的資歷已長達十年,並擔任台南女中、南科實中等學校的FRC教練,帶隊出國,培訓新的機器人才。

FRC全名是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美國世界機器人大賽),是西方1992年盛行至今的競賽活動,欽玄分享:「我們一隊的機器人成本光是製作、報名費用、海關運送到帶隊出賽,可能一次的成本就高達百萬,必須要透過企業拉贊才有能力籌到費用,特力集團贊助過加工設備及各類工具、值得科技也曾提供高品質的滑軌給我們,資助我們出賽。獎金可能依照賽事大小,或許僅十分之一,要分給所有參與的人。但重點不是獎金,而是被看見的機會,因為機器人競賽在其他國家已經玩很久了,那些麻省理工的知名學府,會直接到比賽現場挑選想要的人才,臺灣是從美國學校開始玩起,這幾年政府開始慢慢重視這領域,並結合升學的特殊選才,投入資源培訓。」

機器人大賽的現場,依照賽事規模可能會有15-30隊出賽,隊伍浩浩蕩蕩至少20人,畢竟團員負責的範疇從程式編碼、硬體製造、硬體設計、網路營運到公關宣傳都有,每一個隊伍會擁有自己的機器人維修站,大家為根據自己的機器人特色打造攤位,像一場嘉年華慶典。

但因為疫情作亂直接停賽兩年,欽玄大吸一口氣說:「損失金額很可怕,我們都要把作品寄出了,才說停賽,而且國際原料在疫情後價格浮動上漲,再也沒降下來過了!每次打去購買原料時,業務都會說你今天不買,明天預計又要漲10%了,當然就要先添購呀!不過有時候我們會把比賽完的機器人,再次拆解它的元件,成為下一組新的機器人,可能每一台機器人都有上一台機器人的元素呢!」

機器人就是金屬基底打造的機身,欽玄為了呈現金屬的多元性,加上家族從事室內裝潢背景,便把金屬延伸到工業風的鐵件傢俱製作上,或打造不同的金屬工藝品,在不同的平台上架販售,開創其他商機。

欽玄表示,偶爾會接到一些無厘頭卻很有趣的案子,像是附近鄰居要搬家,想把從小到大的爐灶一起運走,但爐灶太重了,便拜託他們製作一台金屬的搬運車,利用槓桿原理,將回憶拖到新家去。

五分車裝置藝術小火車

微型火車裝置藝術的起頭仿造糖鐵的蒸汽火車頭,在火車頭上有一個小巧思,是小副瀨的地方信仰「義愛公」的形象:一頂日本警察的帽子。義愛公的原型是一名日治初期被派來臺的日籍警察森川清治郎,為地方村民設立學堂教導識字與傳授正確的衛生知識,備受村民愛戴。即便逝世後,據傳還托夢給當地保證提醒瘟疫預防,為了感念他的庇佑,副瀨居民便將他神格化,讓後代供奉至今。

這頂在火車頭上的帽子,就像義愛公依然庇佑著地方居民,帶領村莊駛向平安路途的意境。

火車頭後的三節式貨物車廂,則是模擬當地的糖鐵歷史,做出老一輩記憶中的五分車,在1950年代的《糖鐵通訊》曾提到:「糖鐵每日旅客運輸人數逾四萬人,貨物逾三千公噸,而旅客裡面每天到城市上學的中小學生佔了五分之一。」不少長輩分享,他們會在軌道兩旁等載著滿滿甘蔗的五分車經過,從車上抽一根來吃。

後面的車廂則是虛擬地方的張福昇老師口述,當年北港車頭兩旁坐立許多銀樓,因為國民政府來台後,舊台幣換成新台幣,四萬變一塊,讓有錢人瞬間變窮人,造成大家觀念要把工資轉換成穩定的黃金才能保值,便在交通樞紐的北港車頭兩旁,看金飾換黃金,經濟流動十分蓬勃,繁華一時。

最後則是一艘膠筏收尾,作為當地與家鄉連繫的意象,因為火車站後的聚落,以現今中興路作為中間線劃分,一邊是從澎湖遷移而來的「小澎湖」,一邊則是從東石副瀨村移居的「小副瀨」,兩者都與靠海聚落息息相關,不論是飄洋過海來臺的遷移,或是曾經依靠的維生工具,都可以藉由這膠筏,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來向何方。

當團隊接到任務時,欽玄會發布消息,讓有興趣的團員報名參與,從草稿、尋求鐵件原料、加工裁切、焊接、敲打彎曲等技法,一步步成型專屬小副瀨的時代記憶。

  • 作品擺放地點:將才工場靠竹文街那面的鐵柵上方(嘉義市西區竹文街97巷16號)

將藝術品繼續維繫社區力量的角色:將才工場

將才工場的負責人蔡佳旂,高雄人,曾就讀中正大學,加上自己祖父母那一輩是嘉義人,特別享受嘉義地區可快可慢、可都市可鄉村,自由轉換的步調。佳旂表示:「喜歡與原生地保有一點距離的美感,嘉義跟高雄不到2小時的車程,很剛好,所以對嘉義特別眷戀。」

之後,雖然為了職涯發展北上工作,但每兩個月,都會給自己一趟旅程,到嘉義來走一走,直到四年前一次系上的學弟的帶領,第一次踏進將才的場域。隔兩年後,佳旂做出職涯的轉變,再次回到嘉義,加入台灣田野學校的團隊,以自身人才培育領域的專長,持續進行社區營造和規劃等工作,而將才工場也是田野旗下一個案例,讓他有更多時間,可以與這棟建築相處。

尤其是爭取到修繕經費後,情感又更深了,徒手裝潢將才工場內裡,同時引薦更多資源進來這個社區,最後甚至決定內部創業,從台灣田野學校獨立出來,專職其中。

但在後火車站的老舊街廓中,突然有一個新穎的團隊進入,將才工場的起步很緩慢,畢竟佳旂觀察,大部分社區的人,會好奇新的人在做什麼,但他們不見得會一起對話。左右鄰居一剛開始都是先在將才工場的周圍環繞探頭,對他們而言,原先廢棄的醬菜工廠突然被整理好了,晚上開始有人打光,但看一下,他們又怯步了,覺得好像社區再造這樣的文化離他們太遙遠,也太艱深。

所以一開始,將才的人是從晨掃開始,台灣田野學校體系磨鍊出來的同仁,都養成了每天上工第一件事一一先掃地。從將才工場前面的三角綠地開始掃,遇到社區的長輩主動問好,讓這些地方的長輩知道,這個團隊沒有惡意。因為這個場域廢棄太久,鄰里都習慣有垃圾就往這裡放,剛開始的半年,他們依然會把垃圾往這裡堆積,但將才工場的人員主動收拾,用一天又一天的環境整潔行動,告訴地方,這裡是有人在活動的場域,守護環境仰賴彼此尊重。

佳旂打趣著說:「說出去,大家一定覺得掃地這個CP值也太低了吧!但是在社區,唯有透過一點一滴的行動,才有辦法讓地方的大哥大姐相信,我們真的沒有惡意。一開始進入社區,不要說強求遇到友善的人,只要他們不拒絕互動,就是很值得的開始了。漸漸的,晚上垃圾車時間來,我們跟鄰居開始會閒聊、有互動,從一兩句慢慢增加聊天的句數。辦活動前,先跟附近鄰居先打個招呼,請他們多擔待我們可能會比較吵雜,都是增加鄰里互動頻率的機會。」

同時,將才工場從內外兩邊主動出擊,一方面尋找地區上的意見領袖,慢慢讓他們理解將才工場在社區的角色,支持地方的行動。一開始活動量體不夠大,只要有願意來辦活動的廠商,將才工場都是全面開放的心態,尤其是學校單位,畢竟這裡就是專營於人才培育,小學到大學都是每個人成型培育的階段,長久下來,這裡辦過工作坊、影展、手作課程和攝影展等靜、動態皆適宜的活動。

另一方面,每年對外招募實習生,這些人會在暑假期間常駐在嘉義兩個月,佳旂說,實習生給予相當多的感動,第一年為了整理空間,很多勞動性質的工作坊,可以感受這些學生可能都還沒有刷過油漆、焊接過鐵杆,甚至挽起衣袖掃過這麼多地,但他們卻願意一起把這個空間變得有意義;第二年比較多是軟性的培育設計,他們走訪社區進行田野調查,資料搜集,大家透過這樣的機會,用時速兩公里步行,體會這個街區,擴張能量。

從青銀不同角色的溝通中,可以發現,工作過的人會在意這裡店家發展的脈絡,如何聚集成商圈;但經濟資源有限的學生,看到的是店家販售的訂價,二代會不會回來接班,與他們自身的經驗更為貼近。

綜合上述,目前將才工場主要有兩個方向,透過不同設計導入的方式,持續投入社區不同漣漪:

  • 社區走讀

除了硬體的打造,也訴求軟體的參與,以城市體驗作為方法,未來將推出四條走讀路線,第一條是已經在試營運的百年風華,帶領大家認識北港車頭的過去;其他正在籌備糖鐵歷史、移民文化和地方信仰,讓這裡有更多被宣傳的機會。

  • 人才培育

培育一個人的發展,需要仰賴知識的給予、技能的給予到態度的轉變。將才工場希望先以身作則,積極帶著人才培育的經歷,去到各層級學校拜訪,配合現代的社會科和美學領域,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佳旂聲明:「我把將才工場定位為一個平台,不是單純一個空間,不斷媒合外界的資源,希望很快就可以被當作真正的在地團隊,社區能把我們當自己人。青銀共創的實驗,也是希望讓社區躲在家裡的年輕人願意走出來,不要只有將才工場裡才有年輕人在走動。後驛社區對整個嘉義市而言,在人均所得、環境上都是相對弱勢的地方,如果在全嘉義最辛苦的後驛社區可以被發生的事情,那全嘉義一定都可以做得到。」

五年後,後驛社區面臨鐵路高架化,很多地景可能都會消失不見;疫情的出現,似乎已經很難去預設十年後、二十年後這個地方的藍圖,地方透過青銀共創的實驗,將長輩口中的過去,用僅有的時間裡,用不同形式繼續流傳,好讓每件事發生的值得。

將才工場/十作實作

十作實作提供

本文由將才工場進駐的創業團隊十作實作&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邀請採訪。

十作有限公司,致力環境空間永續經營,尋找社區永續發展的解方,創造人與人、社區的連結,提升在地認同,團隊成員有視覺設計、景觀設計與方案規劃等專業;深耕地方與聚落場域,共同打造地方的新亮點。

延伸閱讀:【嘉義市 • 後驛社區】嘉義市區曾有一座北港車頭?緊鄰嘉義火車站的小澎湖小副瀨?消失的四支檔,消失的十五分鐘,消失的輝煌時代。

更多下港女子的文章……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