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 • 眷茶屋】舊豬圈變茶藝品茗空間,阿里山太和家家有茶席,處處有茶屋。 (同步刊登樂活島九月號)

我那間茶屋就是,幾乎都是我們太和社區的居民去完成它。就這樣歷經了三年,其實老房子的整理,它不是像說設計圖畫好,就直接蓋起來了,而且我們是邊做邊想。

眷茶屋,許建智大哥

太和的茶,故事可以追溯到嘉義高山茶的兩個起源地,一個是龍眼林,另外一個則是石棹。

當年石棹有一個林家,其中一個女兒嫁到南投的茶葉重鎮名間鄉,名間的親家跟林家說:「嘉義龍眼林的高山茶種得不錯,要不要運茶苗回去試試看?」穩定之後,左右鄰居紛紛效仿,接著產業規模越來越大,連製茶廠也有了。

當時太和村的一戶人家,也嫁到了林家,號召娘家的親戚一起加入種茶行列,但當地沒有茶廠,都需要把太和種的茶,運到石棹製茶,在沒有169公路的年代,大家都是一臺野狼騎在長滿雜草的車輪路上,把茶簍背在後面,一路叩叩叩地載過去,但當茶菁在翻滾時,其實已經開始發酵了,以前都被笑稱,太和來的茶,都有地瓜葉的味道。

太和的人不甘心,在種植的產能穩定後,便齊心在當地蓋了茶廠,減少茶葉運送的過程,茶的品質也日趨穩定,在雲霧、陽光和水源的加持下,太和的茶產業日漸富饒,尤其以樟樹湖茶區最受推崇。

大阿里山茶區之太和:繁忙的秋茶採收

秋茶期間,許多農家會在道路兩旁放置隔熱帆布,將茶菁平鋪在上頭進行日光萎凋,經過一段日曬的時間後,茶農會再來翻整茶菁,確認每一面茶菁都有完整地接觸陽光。

茶的製作過程在太和地區是垂直的,行車在起伏的山徑上,往下瞧,每一棟民家的頂樓都鋪滿翠碧綠的茶菁,下方的樓層,每一層樓則是不同的機械化作業;因採茶的農忙期,為了節省大家的交通成本,茶廠會供吃供住,師傅們就像集體的營隊宿舍,依照各自的工作崗位輪班,所以頂樓曬的茶菁上方時常伴隨好幾排男子宿舍風格的衣物,跟著一起曬太陽。

師傅們聚集的採茶期間,對於攤販來說,林立的茶廠就是一條金流,許多餐車都會開上山來,牛排、炸雞、臭豆腐和大腸麵線等,銷售都比在山下的生意好,是期間限定的人文現象。

一家一茶席到一家一茶屋:眷茶屋

太和在八八風災中屬於重災區,災後,當地人開始改變種茶的心態,以珍重自然生態的角度為優先,加上原先太和是嘉義縣政府推廣藝術家駐村的點,擁有茶藝與陶藝的基礎,當地人便在災後與藝術家並肩合作,一開始只是若家裡有閒置空間,就在一個角落鋪設一個茶席,作為招待賓客朋友的方式。

茶席文化的典雅氣質吸引了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的陳正哲教授,同時他也是日本擅長以天然材料搭建茶屋的知名建築師藤森照信的弟子,在參觀太和地區的閒置空間後,選了許建智大哥家的舊豬圈改造,保留原有木榫製作的建築特色,但清除腐朽的骨架並取材當地的竹木區隔空間,分別是「生生不席」、「懷石席」和「鑽木席」,兼具臺、日不同氛圍的茶席。

原本面臨拆除的舊豬圈,搖身一變為茶藝品茗空間,並以豬圈的諧音命名為「眷茶屋」,現場除了可以看到早年的農具外,還有當年煮豬糧的大爐灶,再往後走,有自家搭建的陶窯,每個人可以體驗拉胚製作專屬的茶杯,未來拿著自己做的茶具品茗,增添藝趣。

眷茶屋旁,便是許建智大哥老家改造的欣采民宿,未來待疫情趨緩,歡迎來到雲霧繚繞的高山,坐在傳統豬圈改造的茶屋,品茗太和的茶香。

嘉義陽光郊遊社 好朋友來+1

由嘉義縣政府成立的「嘉義陽光郊遊社」,走訪嘉義縣擁有風光秀麗茶園和茶屋的「瑞峰太和休閒農業區」,在這裡旅行不需要太精密的計畫,只要帶上輕巧的行囊,跟隨陽光的軌跡,享受一趟有光的旅行!

  • 主辦單位:嘉義陽光郊遊社、嘉義縣政府農業處
  • 執行單位:風尚旅行
  • 特別感謝:iRent共享汽機車、南笨港休閒農業區、瑞峰太和休閒農業區、茶山休閒農業區

更多下港女子的文章……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