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世界博物館】讓千年文物得以流傳的無名英雄「文物修復師」

中台世界博物館

每個國家根據自身的文化底蘊、社會需求、科技發展與政策推動,孕育出各種各樣的博物館。目前依照文化部官方的統計資料,臺灣的博物館數高達402家。

與博物館相關的職業人員,我們常聽到的多是研究學者、策展人、企劃行銷和教育推廣人員等,他們積極與人群接觸,把館內典藏推動至大眾面前;但在博物館內還有一群專門與物件打交道的匠人角色,負責照顧文物起居,讓那些流傳千百年的時代象徵,得以永續傳承下去——他們就是文物修復師。

文物修復師|預防勝於治療的文物醫生

位於南投埔里的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因現正展出「住世:修護主題展」,藉此機會邀請策展人林余宣和文物修復師張筱芸分享文物的幕後故事。

住世:修護主題展
策展人林余宣和文物修復師張筱芸
策展人林余宣和文物修復師張筱芸。

文物修復師的工作圍繞三種面向:看清楚問題、列出討論方案和如何執行。面對修復的案件,修復師得先進行健檢與深度調研,像是透過實驗室的光學儀器檢測文物目前的狀態、查看是否有修復過的痕跡、確認作品創作背景所運用的材質,再客觀地訂定最終的修復方針。

時常有人稱修復師是文物的醫生,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三種:直接在物件上執行清潔或結構加固,以防止持續劣化的「治療性維護」;填補文物遺失或損壞的部分,接近初始狀態的「修復」,以及進行保存環境的條件控管,將未來損害降到最低的「預防性維護」。

修復師表示:「當文物出現狀況,優先會考慮不直接對文物有觸碰行為的預防性修護,像是溫度、濕度和光線控管,儘可能恢復安全環境的狀態。文物修復是討論最適方案的一段歷程,並非一定要進行補色或翻新。」

木造觀音菩薩坐像
文物修復師針對這尊木造觀音菩薩坐像僅按照現存原貌,執行現存貼金層的強化加固,維持文物保存條件的安全狀態。

前期的修復檢測、調研與方針確立可能佔據了整個修復期程八成的時間。畢竟修復師認為,即便是清潔錯一個環節,對於文物來說都是不可逆的過程,因為人們不可能再把塵埃放回相同位置,所以他們會更深思熟慮地尋找當下的最佳解方。

每一件文物對於修復師而言都是全新案件。修復師分享:「我們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但不會遇到完全一樣的問題。」即便是同一件作品的同一面,都有可能因為藏品展示過,當時接受展間燈源光照條件的不同而出現不一樣的毀損反應。

文物修復師會使用到的工具
為了適應不同文物的材質狀況,文物修復師有時得至五金行、美術社和化工行自行組合修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解決新的問題。
為了適應不同文物的材質狀況,文物修復師有時得至五金行、美術社和化工行自行組合修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解決新的問題。

最後的建檔作業也是文物修復師重要的工作環節,如同紀錄病人的病歷一樣,人們在這個時代對這件文物處理過什麼環節,也要讓下一個時代的人,更方便得知。

文物修復師|修復的過程,以「拈花說法」匾額為例

因每件文物的修復過程都不一樣,在此以博物館常見的匾額文物為例。這一類文物遇到的劣化現象,多是裂紋而讓貼金呈碎片翹起的「起甲」,這會使得原作的彩繪層漸漸缺損。另外,接合板材也會因外力或濕度影響,造成木材收縮變形。

屬於木質文物的匾額,常遇到的劣化狀況是因木材熱脹冷縮的特性,產生開裂。
屬於木質文物的匾額,常遇到的劣化狀況是因木材熱脹冷縮的特性,產生開裂。

以拈花說法匾額的修復為例,修復師首先以手術刀、鑷子、橡皮或化學海綿等工具進行物理性的乾式清潔,慢慢移除髒污與膠漬,辨別匾額在積垢下的真實狀況。這幅匾額整體結構依然健全,但部分接合處出現鬆脫和開裂痕跡,因此利用針筒注膠加固。

之後,修復師針對較大的開縫,選用飛機木和合成樹脂進行未來可回逆的表面填補;最後再以效果相近的工法進行全色處理,修復原先破漏的部分。這項修復,著重在維持歷史痕跡的前提下,減少未來搬運和保存的潛藏風險。

進行未來可回逆的隙縫填補

文物修復師與策展人的合作無間

「文物修復師可能是全世界除了考古學家外,第一手接觸到古文物的職業,所以我們踏進這行就謹記著得認真對待身上擁有的權利。」 這份專業如何實踐至博物館的公共性,仰賴文物修復師與策展人的溝通。他們得在認識文物與保護文物之間取得平衡,展出前一同確認文物狀態、展間燈源的流明數、空間能承載的遊客量至相關防震設施等,讓文物能在穩定的狀況下延續知識傳遞。

住世:修護主題展
住世:修護主題展。

若想深刻體會這群幕後工作者守護的文物價值,策展人建議從離自己最近的博物館開始逛起,讓在地情懷勾動求知興致。帶著問題意識看展也是觀展心法,進到展間可以尋找與自己身份背景能結合的作品是哪一件?自己最喜歡哪一件展品?哪一件又能找到相對豐富背景資料以理解展覽主軸?試著將眼前可量化的展品,轉化成心裡質化的感動,相信這樣逛博物館將會更有心得! 

此展覽在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 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6號
  • 09:00–17:00,週一公休
  • 備註:文物拍攝有經中台世界博物館同意,此為與上信饌玉合作的電子報內容,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