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竹東、關西設計導入的展品景點介紹!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竹東、關西設計導入的展品景點介紹!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 | 花啦嗶啵 Falabidbog 浪漫台三線是什麼?台三線,指的是縱貫公路系統中的「台3線」內山公路,其中行經桃園、新竹、苗栗和台中四縣市時,沿線的客家庄和客家地景特色最鮮明,是一條充滿客家風情的浪漫大道。客家委員會近年積極提出「客家浪漫大道」的政見,以「浪漫台三線」作為客家文化的形象推廣,並舉辦橫跨多個縣市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用作品讓人文與土地對話。 2023年夏天登場的...

【奇美博物館特展】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超展開

【奇美博物館特展】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超展開
奇美博物館特展: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超展開 用打字機畫圖?用縫紉機作曲?用車床設計家具? 奇美博物館今年的年度大展是一場無限大的想像路線。逾百件展品內容匯集自六個國家,展覽裡也可以看到奇美博物館從未曝光的機器收藏:百年打字機、古董縫紉機和車床。但這可不是一場單純的文物展,而是同時搭配藝術家以舊機器為靈感打造的不可思議的世界! 展區一:畫上格子就只能寫字嗎? 以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為展覽鋪...

【香港 • M+】一週年特展,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香港 • M+】一週年特展,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初識草間彌生 出身松本市富貴人家的草間彌生,家中只盼她成為一名大家閨秀,找個富豪嫁了。但因爸媽的婚姻並不是很順遂,草間彌生時常背負媽媽的命令,跟蹤花名在外的爸爸,目睹爸爸周旋於不同女人的歡愉中,讓草間彌生從小對性心生恐懼;媽媽不安全感的歇斯底里也發洩在孩子身上,會突然從後方抽走草間彌生的畫作,或是沒收所有畫具作為威脅,使得草間彌生更躲進繪畫的世界。​​ 因為一幅喬治亞歐姬芙的《黑色鳶尾花》,暗黑的...

【香港•藝文景點】解鎖五個藝文景點,來趟新舊匯聚的文化之旅

【香港•藝文景點】解鎖五個藝文景點,來趟新舊匯聚的文化之旅
疫情讓出國變得陌生,但在迎接國際旅客之前,香港近年也沒有閒著,緊鑼密鼓的孕育國際級藝術文化場域,讓人潮密度極高的香港能妥善分散彼此的娛樂空間。新興的景點也讓另一派人深感保留老香港的重要性,紛紛投入活化場域的行列,以當代的手法細數過往懷舊記憶,新舊交匯的香港成為後疫情時代的珍貴依存。 香港老屋景點|從蔘茸藥行到新潮咖啡店的「大和堂」 大和堂如同店內歷史悠久的百子櫃,把戰前唐樓的斑斕歲月收攏,也裝進中...

【2022 臺灣舞蹈平台】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身體上線ㄧ舞蹈影像/聲音展,透過影像遊歷各國撫慰人心的舞蹈力量。

【2022 臺灣舞蹈平台】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身體上線ㄧ舞蹈影像/聲音展,透過影像遊歷各國撫慰人心的舞蹈力量。
祝福大家都能在不同類型的創作者身上,看見城市風景。藝術家周書毅於2022臺灣舞蹈平台開幕致詞 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每兩年會舉辦一次臺灣舞蹈平台。對一般民眾而言,平台似乎就像是提供給參與者一個軟硬兼施的場域,依照各產業的模樣展現能耐;過往常見於電商的字眼,突然放在柔軟性十足的舞蹈議題,舞者、燈光、旋律、觀眾和工作人員各個像是拼貼的元素,如此流動型態的互動環節一時之間還不知道如何放下邏輯思緒,...

【台南龍崎 • 兩天一夜遊程】龍崎光節空山祭周邊走訪:新化大正十一日式宿舍群、街役場古蹟餐坊、阿菊食堂、南瀛天文館、龍崎牛埔農塘、167咖啡海銀花園、明祥土雞城、家具博物館、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

【台南龍崎 • 兩天一夜遊程】龍崎光節空山祭周邊走訪:新化大正十一日式宿舍群、街役場古蹟餐坊、阿菊食堂、南瀛天文館、龍崎牛埔農塘、167咖啡海銀花園、明祥土雞城、家具博物館、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
龍崎是台南市的生命之源,位在鹽水溪和二仁溪的上游,這裡著名的月世界是一片惡土裂地,全區幾乎以白堊土形成的青灰岩地形,泥岩層受豪雨侵蝕作用,時常崩塌,裸露的山坡寸草不生,只有竹子可以成群的在惡地形生長,竹炭和竹編是當地工商發展的的重心。 ​​近年臺南以空山祭為主題,成為全臺最美的山林燈節,本文以空山祭為骨幹,周邊圍繞台南文化局力推的私房景點,多是親子家庭行程,提供空山祭期間,或是家庭日踏青走訪。 龍...

【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塵封近半世紀,修復重返大眾眼前的黃土水《甘露水》。

【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塵封近半世紀,修復重返大眾眼前的黃土水《甘露水》。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使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黃土水,1922,〈出生於台灣〉 1921年,黃土水以《甘露水》的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從蚌殼中昂然向上的少女,接受點滴恩澤,從黑暗走向世界,解說員分享,如同擬人化的臺灣,象徵臺灣文藝復興時代的起始點。​ 同年,蔣渭水等人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推展臺灣各種文化運動,繪畫、小說、電影紛紛以新時代之姿誕生。(延伸閱...

【烈風光影一一陳聯薰個展】漫步田庄的攝影師,生活在好收,一生與光影為伍,用照片描寫人生。

【烈風光影一一陳聯薰個展】漫步田庄的攝影師,生活在好收,一生與光影為伍,用照片描寫人生。
一生之中,完成九十餘冊相簿,所有浪漫的、真實的、轉瞬即逝的時光,都流淌在一頁頁的相冊中。烈風光影 / 陳聯薰個展 陳聯薰個展 1910年出生的陳聯薰,是嘉義民雄人,為豐收村鄉紳陳實華第四個孩子,曾前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就讀高等師範英文系,精通台、日、英三國語言,歸國後曾擔任民雄鄉公所會計,後來在嘉義一帶擔任教職,曾任教於民雄國小、民雄農工、嘉義女中、大林國中、竹崎高中和嘉義國中等校,主要教授英文,直...

【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專題】以《文化的先行者 嘉義文協青年的運動與實踐》走訪1920年代嘉義文協仕紳足跡地圖。

【臺灣文化協會一百週年紀念專題】以《文化的先行者 嘉義文協青年的運動與實踐》走訪1920年代嘉義文協仕紳足跡地圖。
在地尺度的史料,刻畫時間的厚度,而歷史的專書,是轉譯文協的方式。嘉義文協及其青年告訴我們的事,李昭容,《文化的先行者 嘉義文協青年的運動與實踐》 一百年前的今天,1921年10月17日,蔣渭水醫師以助長台灣文化發達的目的,號召各界組成「臺灣文化協會」,發行《臺灣民報》、設立讀報社、舉辦各式演講活動、播放影片,推展文化啟蒙,也喚起社會大眾對社會運動與自覺的重視。 ​從李昭容老師《文化的先行者:嘉義文...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廖翊婷X在地居民曾譯嫻】在山城設立一座山人郵局,收件者的欄位是家鄉。

【礦山藝術季2021 • 藝術家廖翊婷X在地居民曾譯嫻】在山城設立一座山人郵局,收件者的欄位是家鄉。
我們會在山城尋找一個神秘角落,設置一個礦山藝術季的信箱,希望在藝術季的期間,大家可以寫信,投寄到這個信箱。藝術家,廖翊婷 「山人郵局」的企劃發想,來自兩位情誼深厚的小女生。藝術家廖翊婷去年到金瓜石帶工作坊時,發現兩個感情很好小女生,其中一位因為爸媽工作的關係,已經搬到外地,兩個小朋友沒有手機,只能靠寫信這種很直接的方式,用信件延續在金瓜石的友誼。 加上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的聚落裡面,隨著礦業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