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食飯 • 餐席體驗】青農農產搭配在地餐桌,體驗苗栗在地食材,苑裡雜糧復興運動!​

我們用嘴巴講的國產雜糧復興運動,有一群人卻用肩膀扛著。

青農聯誼會苑裡分會長柯雄能

1958年至1962年曾是臺灣小麥生產量的高峰,以1960年的45,574公噸最高,栽培面積高達25,208公頃。​​因海外大量種植,低價小麥傾銷國內,加上菸酒公賣局後來停止保價收購小麥,沒有主要的釀酒用途,1995年後小麥栽培面積急遽萎縮。​​飲食習慣的多元改變,近年臺灣每年平均需進口120-130萬公噸的小麥,應付麵條或麵包等餐點需求。

這次前往苗栗縣海洋青年創業基地,一起享用苗栗食材烹煮的在地餐桌,由十位青農聚集的 苑裡不一樣-青農 X 莎莉廚房 Sally’s Kitchen 聯合籌備,當晚有苑裡蜂農的蜂蜜製成的小農蜂蜜檸檬氣泡飲、竹南白帶魚卷襯在地時蔬、公館芋頭製成的老菜脯香米燉飯、客家糰子三吃等搭配苦蕎茶的食材。​​現任擔任青農聯誼會苑裡分會長柯雄能先生,用一頓晚宴,說一場苑裡雜糧復興運動!​​

臺灣適合種小麥的區域​

小麥種植初期很怕雨水,播種時間最適合在11 月中旬至隔年3月下旬間,可以避開高溫、颱風、梅雨等變動的氣候因素。地點適合在苗栗以南至臺南以北等地,因為北部冬天陰雨潮濕,容易發生病害;若太南邊的地區,則是怕高溫不利於後期穀粒生長。​

苑裡雜糧復興運動

苑裡有一群農夫,正在把有機的臺灣小麥種回來,因為小麥最怕螟蟲、麻雀鳥害,他們曾經種了四年都沒有收成,當柯雄能先生在產銷班詢問這群長輩,為什麼要這麼堅持沒有結果的事情。

​​他們的回答是:「這個世界在變,氣候在變,只有農民最清楚極端氣候是真的,因為我們是第一線與土地對話的人。若哪天台灣不得不需要小麥的時候,至少有一群人知道怎麼種小麥,且還有麥種分給其他人種。」​​

這些六七十歲的長輩,曾經靠小麥填飽肚子,希望有天苑裡也可以是後來臺灣囡仔的靠山;相較於我們直接看到一碗飯、一塊麵包的價錢時,這些農人看到的是背後糧食養家活口的價值。​​「我們用嘴巴講的國產雜糧復興運動,有一群人卻用肩膀扛著。」是那天晚宴最佳的註解。

更多下港女子文章……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