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勤學】透過復耕,找回台灣失落的大豆歲月,國產大豆且純素可食的豆纖營養棒誕生,四種口味:經典黃豆、經典黑豆、薑黃咖哩、小葉紅茶!

田野勤學從臺灣黃豆開始,找回臺灣失落的大豆歲月,復耕臺灣專屬的大豆,與更多夥伴持續推動,讓這條路走得更遠走久。

田野勤學

大豆是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臺灣種植大豆的地域範圍廣,從桃園、台南、高雄、屏東到花東地區都有產地,成員依照種子的顏色來區別,有日常熟悉的黃豆、黑豆和毛豆,依照各個區域的氣候和農事單位,會有每個縣市適合栽種的品種,常聽見的有高雄十號、青仁黑豆、黃仁黑豆、花蓮一號、台南十號等。若是單指黃豆和黑豆的種植面積,據2020年統計,全臺種植面積是3430公頃,以屏東和台南兩個區域位居一二,但近年在彰化北斗,也有一個團隊正在復耕國產大豆之路,那就是極力推動自然友善耕作的田野勤學

田野勤學

田野勤學是由陳光鏡和同樣彰化北斗出身的太太蔡慧璇共同創立,他們原本一位是新創產業的工程師,一位是公務人員,因喜歡親近自然,時常到各個農場走訪。有天發現許多臺灣的高檔豆大多是從北海道空運來臺,臺灣有大量從豆類延伸的加工食品,例如:豆花、豆腐、豆乾、醬油、豆漿、臭豆腐、天婦羅、豆皮、大豆油、味噌等,與生活飲食脣齒相依,卻因國際貿易與基改的影響,物料變得相對便宜,漸漸越來越少人願意種植,演變為全臺灣97%的食用黃豆是進口豆,自種比例很少。

原本聚資想要與農夫合作,邀請種植自然農法的黃豆,但要在不灑農藥的前提下照顧,很多農夫都沒有經驗,紛紛拒絕。四處碰壁後,夫妻倆決定親力親為,在嘉義鹿草租一片地,擔任起週末農夫,每週往返桃園與嘉義之間。

對一個農業門外漢,一下子要照顧兩公傾的田地,光鏡大哥將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態度,應用在農事上。三餐嗑著臺南農改場出版的《大豆栽培管理技術》,從如何灌水到種植的行距開始土法煉鋼學起,並將農改場的聯絡方式作為產業專線使用,在遇到問題時尋求專家協助解決方案。

光鏡大哥曾在《食農Plus》Podcast的節目分享:「實際上場後,連灌溉期的農田搶水都是學問,因為我們是外地來的,時常要凌晨才排得到水源。」全年無休的日子持續一年多的時間,2016那年,他們決定舉家搬回彰化北斗,使用長輩傳承的農地,打造屬於臺灣的國產大豆品牌「田野勤學」。

但臺灣人對拿到一整包黃豆是陌生的,田野勤學曾有一段時間完全賣不出自己種的黃豆,即便在市集擺攤使用價格策略,依然毫無收穫。後來才發現,大家拿到黃豆根本不會煮,就算平常涉獵黃豆的人,對國產大豆也鮮少認識,大家都是憑藉賣場上的真空價格作為選購認知。

危機便是轉機。

因為發現銷售不掉的主因,也啟動了田野勤學進行食農教育的關鍵,因為夫妻倆都是教育背景,擁有彰師大與市北師的訓練,可以瞄準需求,提供學校單位需要的教案,田野勤學針對不同的年齡層設計,以傳為佳話的大豆記憶卡為例:幼稚園的孩童是圖對圖認知的卡片;國小孩童是圖對字的字卡;再大一點的學生是大豆食品對照不同的英文,讓國產大豆認知,透過課程設計,直接進入校園推廣。

面對成人客群,他們開始分享輕鬆上手的大豆食譜,讓大家知道買黃豆回家後可以如何食用,像是蒸熟後與昆布醬油一起滷,可以冰鎮成涼菜;放入米飯裡一起煮,是一碗營養的黃豆飯;或是分盒裝,每天早上榨成汁,製成一杯熱騰騰的現打不濾渣豆漿。

也因為豆渣的產出,竟也成為品牌下一個階段產品誕生的契機:豆纖營養棒。

田野豆纖營養棒

光鏡大哥提及,黃豆產出的豆渣,過往都是成為田裡面的肥料;但豆纖營養棒,讓豆渣成功進入另外一個循環食用。將豆渣炒製完成後,添加進沒有蛋奶添加的營養棒,使用淡淡的椰糖,開發出經典黃豆、經典黑豆、薑黃咖哩、小葉紅茶四種口味。

豆纖營養棒是一根根長條狀,尺寸比市售的疊疊樂再大一點,光鏡大哥打趣得說:「我自己想像的情境是大家一手滑手機,一手啃豆纖營養棒,都是拿得很剛好的尺寸。不過成分還是針對喜歡運動,注重健康的客群啦!」每一個口味是像左上圖那種單獨紙袋包裝,但裡頭又拆分四小包(60g/包),每一小包有四根豆纖營養棒,質地紮實,吃了會有飽足感,又具有方便攜帶的特性,所以很適合作為在外健身、健走的補給品;長條狀也不像圓圓的餅乾容易碎裂,帶去騎腳踏車或是露營也很適合。

經典黃豆嚐起來是純粹穀粉的味道,經典黑豆因為炒的焙度比黃豆高一點,所以吃起來很多人回饋有咖啡的氣息,但實際整支都還是黑豆成分。

除了經典口味,田野勤學也私心做了自己想要開發的特別口味,一款是偏鹹的薑黃咖哩;另一款則是清雅的小葉紅茶。

薑黃咖哩的來由很有趣,原因是製作豆纖營養棒的合作廠商,最一開始是做咖哩飯起家,擁有獨樹一格的調和配方,大家嚐過後覺得味蕾舒服又不會過於刺激,是飢餓感時會想嚐到的飽足感,也是男性市場會偏好的口味。

台灣人的手搖飲文化興盛,紅茶在台灣人的生活是很熟悉的味道,具備味蕾經驗的前提下,市場接受度比較高,便開發了小葉紅茶口味,也是我最鍾愛的一款。選擇這個紅茶品種,是因為豆纖營養棒通常都會搭配茶飲或咖啡,小葉紅茶相較於香氣強盛的伯爵紅茶,比較不會搶走其他飲品的味道,與茶品搭配的組合下會比較均勻。但除了上述的市場考量外,小葉紅茶還有一則溫馨的番外篇,光鏡大哥表示:「因為全家人都很喜歡喝太太煮的紅茶,這一點就加成很多分數了!」

未來,田野勤學正在研發第五種麻芛口味,將台中特產的麻芛跟胡椒,乾燥磨成粉,製成野菜口味,也讓人格外期待呢!

田野勤學在做的事

更多下港女子的文章……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