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場推薦|南田市場 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座市場,可能是清晨破曉前的霧濛,可能是接近中午時刻充飢的容身之處,也可能是踏著慌亂的腳步,只能買完清單上的品項,即需匆匆離去備飯的地方,各有各的時序。 嘉義的南門圓環是個分界線,一邊是東市場;另一邊則是南田市場。百年的世代記憶,已養成一般家庭大多是前往東市場採買食材的習慣,而南田市場則是做生意的店家最常去的批發市場,無論是從西螺果菜市場直送來的品質,或是販售...
1704年諸羅知縣宋永清奉文歸治後,在諸羅山以木柵圍起縣治範圍,並設立東、西、南、北四門,這雖然不能算是正式的城池,但卻奠定了縣城的範圍,對於後來嘉義市區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謝貴文,P.26 嘉義東市場 舊稱諸羅城的嘉義,在《借問舊城眾神明:清代以來左營舊城內外的祭祀空間》一書指出:「1704年諸羅知縣宋永清奉文歸治後,在諸羅山以木柵圍起縣治範圍...
雲南之飲食風俗被認為是全中國最奇特的,流傳所「雲南十八怪」,奇特的是每個地方、每個人口中的十八怪多不盡相同。焦桐,《滇味到龍岡》,P.35 米干、粑粑絲、大薄片這些耳熟能詳的雲南菜代表菜品,早已深耕於台灣的飲食體系中,偶爾台灣的雲滇料理會與泰國餐廳混雜一塊,原因來自六零年代的緬甸排華,這些僑生跑到泰國的中文學校就讀,不少人之後跑來台灣繼續升學,錯綜復雜的身份和經歷,讓最後在台落地生根的雲南人,掌握...
不管海況顛簸或平順,他們都將帶著一群討海人前去捕捉海上的寶藏,再將那一簍簍大自然的寶藏帶給陸地上的人們。《台灣味菜市場》,楊路得 《清晨,批發市場的叫賣聲》是島內散步的長壽路線,2015年至今,每個月總有幾天,在萬眾沈睡的凌晨三點半,帶領一雙雙光亮的眼眸,閃著高掛星空般晶瑩熾亮的好奇心,輕輕踏入位於台北萬華區萬大路的中央魚貨市場。 民國64年啟用的中央魚貨市場,因原有場地設備老舊,動線擁擠錯亂,為...
任何一個角落,遠看無非都是人與生活,近看卻都是故事,都是一本一本的書。《真世代:2.小小江湖》 俗稱菜市仔的傳統市場,是下港每到一座城市,都會踏入的場域。在菜市仔內,我們的感官都被聚焦放大,觸目皆是滿滿食材;各式鮮魚的海味撲鼻而來;偶爾我們的腳會不小心踏進潮濕的水坑;林立的攤販操著自己每日的口頭禪喊著:「一把十五,三把五十!」、「涼涼ㄟ冰又來囉!」、「欲收攤哩!黑白賣!來,水姑娘啊,來看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