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人】台灣傳統技藝,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竹藝職人林能坤

台灣傳統文化|台灣傳統工藝|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臺灣潮濕多雨的氣候,非常適合竹子生長,一年四季皆可取材。憑藉地利之便以及涼爽透氣的特性,使得竹材長年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例如臺灣早年的竹管厝、竹菜籃、竹筏、竹蓆或是竹椅等相關竹製品,應用相當廣泛。

然而,隨著材質運用的轉變與工業化的規格生產,竹製品逐漸式微,致使願意保留竹藝的手工職人越來越少。七十多歲的林能坤師傅是目前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師,每天早上七點就坐在鎮北村開山廟旁勤奮趕工訂單,將質樸的竹材精心打造成各式工藝品,小至竹凳、大至擔仔麵攤,每一件作品皆是難能可貴的手作溫度。

竹藝職人林能坤
坤師正在處理客人訂製的擔仔麵攤。

台灣傳統文化|台灣傳統工藝|竹藝產業

臺灣常見的竹種有刺竹、麻竹、孟宗竹、綠竹和桂竹,竹林主要分佈在中央山脈一帶,主要產區包含南投、雲林及嘉義縣,尤其嘉義縣擁有全臺灣竹林覆蓋率最大的區域,富饒的自然資源也孕育出繁盛的竹業發展。

竹藝職人林能坤

根據重構大學路出版的「竹藝逐藝一林能坤師傅的故事」記載,約在1911年打貓(嘉義民雄舊名)街上開始出現家族經營的竹椅店,形成了竹藝產業鏈。日治末期到二戰之間為了迅速供應竹製品給日軍使用,整體藤竹工藝快速發展。而1970至1980年間達到竹製品的經濟高峰,日本將製造技術轉移至臺灣,品質提升也促成竹藝品大量外銷的產業盛況。

近代塑膠家具的蓬勃發展,傳統竹製品受到嚴重的產業衝擊,加上傳統竹藝店的師傅陸續高齡退休,讓林能坤師傅成為竹藝產業的珍貴存在。

百工職人|台灣職人|人稱坤師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戰後出生的林能坤師傅在十三歲開始學藝、十五歲出師。他恰巧目睹了竹藝的興盛時期,但那樣的產業榮景並沒有讓他年輕時如願依靠竹藝技能維持生計。離家北上的第一份工作,林能坤師傅是在台北橋下幫忙製作竹椅,這項講究的技藝需要慢工細活,但該公司的組織風氣卻是迅速交付訂單,導致每位師傅做出來的品質良莠不齊,經常收到客訴損壞的消息。

竹藝職人林能坤
竹藝職人林能坤。
竹藝職人林能坤
竹藝職人林能坤使用的工具。

由於工作環境和理念不合,林能坤師傅沒多久就離職了。後來為了在大都市裡謀生、掙討生計,中間約有長達三十年的歲月多是從事駕駛與經營貨運公司的工作。直到接近退休之際,自己的孩子也長大了,他突然回憶起年輕時的學徒經歷,重新拿起工具拾回竹藝師之路。

從1995年開始,林能坤師傅展開第二人生,一投入又是另一個三十年的歲月。沒有大肆喧嘩,林能坤師傅依循自己步調完成作品,仰賴群眾的口耳相傳,慢慢闖出名氣。

職人坤師的一手絕活

坤師定期會開車至南投竹山採購竹子,我跟隨他來到開山廟旁的小倉庫,裡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竹材和等待完工的竹藝品。坤師分享:「過去竹子大多剖成半截,有時候會有浪費的部分。但現在供應商會分批截斷,好好分類粗細。」

竹藝職人林能坤
得先清除竹肉,火烤使其變得有彈性,才有辦法進行彎曲塑形。
竹藝職人林能坤
製作一張凳子的過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矮竹凳是坤師得心應手的技藝展現,竹子裡的纖維非常堅硬,得先手工使用挖鑿刀清除竹肉,再進行火烤使其變得有彈性,方便進行彎曲塑形;接著使用繩子固定形狀,製作一張凳子的過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當天抵達時,坤師正在處理一個客人訂製的擔仔麵攤,附近居民們在一旁分享如何測量最符合規格,吵吵嚷嚷的畫面甚是可愛。

竹藝與現代生活的連結關係

近年,人類開始反思全球暖化對環境的影響,永續發展成為一個集體課題。臺灣豐富的竹林價值重新被市場重視,許多人開始以傳統經驗為基礎,將可循環再生的竹子進行新的技術應用,同時融入美學觀點,提升竹藝品的附加價值。

竹藝職人林能坤

像坤師這樣的傳統技師則是身負「傳承」重任,他不僅樂意收徒弟,讓年輕一代有機會接觸竹材媒介,也積極協助周圍大專院校進行田野紀錄。若近期想要目睹坤師的精湛手藝,每年臺灣四大中元祭典之一的「民雄大士爺祭典」是個機會,紙糊大士爺乘坐的竹轎子便是他從蔡江波師傅接手的重要任務。坤師堅守著民雄唯一竹藝師的本分,將他的退休人生活成了更豐富的產業風景。

  • 刊登於上信饌玉會員信〈退休人生的竹藝風景,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