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九龍城美食】後城寨時代,從蔘茸藥行到新潮咖啡店:大和堂。

大和堂

大和堂如同店內歷史悠久的百子櫃,把戰前唐樓的斑斕歲月收攏,也裝進中西合璧的文化視野。從老店舖新生的咖啡館,承租人Henry思忖著如何保存中醫館歷史悠久的老件,以新時代的手法延續上一代的集體記憶。

香港九龍城|屹立光陰八十載的大和堂蔘茸藥行

唐樓泛指華人建造、下舖上居的商住樓房,屬於香港開埠初期為了有效運用城市的垂直空間而大量興建的平民建築。大和堂位處在九龍城一棟廣州騎樓式建築裡,前身是1932年創立的「大和堂蔘茸藥行」,由中醫師鍾伯明赤手起家,仁心良術行醫一甲子,被譽為華佗再世而遠近馳名。

《藏在地名裏的香港》一書曾言:「香港三大區域,如果說港島是商業文化的標本,新界是宗教文化的淵藪,九龍則是江湖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們知道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大和堂蔘茸藥行挨苦過香港淪陷時期,鍾伯明曾在戰亂期間背著藥箱穿行九龍城寨的阡陌街巷間,替貧困人家義診,在慘澹的社會氛圍中捱過日治混亂的三年零八個月。

大和堂
牆面至今保留過大和堂蔘茸藥行時期的老件文物。

Henry接手前,大和堂蔘茸藥行總共經歷三個時代,繼鐘伯明、其子鐘福利兩位中醫師在2012年皆逝世後,因其他子女多居住海外無力繼承,便轉手給親戚郭活卡經營藥材行,終究還是在2017年閉店闔上家族故事的篇章。

若想要一睹原先大和堂蔘茸藥行的空間陳設,多虧古色古香的中藥館格局,過往吸引不少港片前往取景,讓大和堂凍結在不少懷舊的電影窗格中。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2002年由古天樂、楊千嬅領銜主演的《乾柴烈火》,楊千嬅飾演在中藥館長大的雜誌記者Alice,成天從爸爸的百子櫃抽取藥材,拎著藥箱到公司幫同事看診,每當職場遇上不如意想要小事化無的時候,總是爽快嚷著:「我家四代都是開醫館的,有誰不認識我爸徐英彪?」電影中自然呈現當年店鋪、看診間與居家混合的日常樣貌。

九龍城美食|大和堂咖啡館

在九龍城土生土長的Henry,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及管理學系,就學期間深受歐洲致力保存文物的理念影響,回到家鄉便四處走走看看。有天行經大和堂看到上頭的招租廣告,便聯繫房仲看房。

Henry在媒體採訪時分享,裡頭的一切彷彿被封罐靜置,時光停滯。起初,雙方對租金並沒有共識,但因Henry提出會將蔘茸藥行時期的情懷延續,盡最大心力保留上一代的集體回憶,順利成為鑰匙的新一代主人。

大和堂

2018年10月營業至今的大和堂咖啡館,已是排隊名店。為了避開排隊人潮,我將大和堂咖啡館列為早餐的行程,八點一開店即上門。

通花鐵閘

大門外是傳統的通花鐵閘,這是我最喜愛觀察的老香港元素之一,戰後方便商住空間通們又能防盜,都會裝在公屋或是商店的大門;但大和堂門口並非是原先的鐵閘,據說原本的已經生鏽難以使用,Henry邀請師傅仿造原先的規格製作,舊的則是放在店鋪後巷的位置當作裝飾。

通花鐵閘

上頭還有像煙火般的綻放圖騰,這是來自鑿嘜師傅的工藝,據香港媒體「Eldage傳耆」報導繁複的製作流程如下:打好草稿的紙貼在一片薄鋅鐵上,再用小錘子對照著鐵片上鑿出鏤空的字樣(有些店家會鑿上店名,關店拉起的時候也可以發揮打廣告作用)或圖案,最後用工具磨平每一劃每個字作噴漆上色模具,技術從書法演變而來。因電腦字體逐漸取代人工書寫,香港現存的鑿嘜師傅推估只剩四位,是未來隨時會消失的技藝。

百子櫃

百子櫃
百子櫃就是臺灣熟悉的中藥櫃。

推進大和堂的門,我們都成為了時空旅人。吧檯後方是保存別緻的百子櫃,百子櫃就是臺灣熟悉的中藥櫃。百子櫃的命名來自華佗幫木匠治病的傳說,木匠不捨華佗的藥材攤得四處,便發明了由數十個抽屜組成,每個抽屜裡面還會再分隔數格,方便藥材分類保存;同時也寓意著醫者配藥後,病人可藥到病除,繁衍百子千孫。

鍾伯明的女兒鍾潔儀表示,早年百子櫃的上頭還會放置數個櫃桶,裡頭都是參茸等珍貴藥材,唯有店內的「大師傅」才會碰觸的區域。Henry把蛀滿白蟻的白子櫃重新修復,過往設立在櫃檯後方以方便掌櫃轉身抓取的百子櫃,如今成為咖啡豆飄香之地。

蔘茸藥行牌匾

大和堂
大和堂

牆面保留鍾伯明的中醫執業證、復古的木製長凳,以及聚集在座位區後方的牆面的「壽人壽世」、「劍膽琴心」、「著手成春」和「醫術湛深」等祝賀牌匾,皆可探見大和堂在歲月裡用力拼搏的地位。另一面是新年限定的佈置展覽,找來書法家黃憬珩寫下經典的廣東歌詞,像是張學友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許冠傑的〈半斤八兩〉和鄭少秋的〈帝女花〉等,張張書法都自帶背景音樂。

九龍城美食|大和堂的早餐時光

大和堂

08:00-11:00時段的早晨套餐選項不多,僅八樣主食,包含:傳統英式早餐、醋漬番茄雞蛋牛油果多士、三文魚籽松露炒蛋多士、自家製反沙核桃熱香餅配焦糖香蕉、意式火腿班尼迪蛋、素吞拿魚鷹嘴豆尼番茄雞蛋多士、希臘乳酪燕麥碗和油炸鬼果仁燕麥碗,均配美式咖啡;也可另外加價成特色咖啡品項。

我們選一鹹一甜:傳統英式早餐和自家製反沙核桃熱香餅配焦糖香蕉,香港的菜單蠻有趣的,基本上都會把餐點裡主要的原料全部寫進品項裡,佐料也會在菜單上備註得清清楚楚。大部分都能猜測到餐點的模樣,油炸鬼是這趟新學的辨別,如果是標示Chinese指的是中式油條;若是寫著西班牙油炸鬼,就是電影院常見的吉拿棒。

傳統英式早餐
傳統英式早餐。
大和堂
自家製反沙核桃熱香餅配焦糖香蕉。

傳統英式早餐很豐盛,裡頭有手工烤豆、吐司、香腸、太陽蛋、羅馬西紅柿和炸馬鈴薯,配色鮮豔地令人食指大動;自家製反沙核桃熱香餅配焦糖香蕉像是美式鬆餅,抹肉桂香氣的奶油再淋上楓糖漿,幾顆核桃仁增加咀嚼口感。其中一套早餐加價為「招牌大和堂鮮奶咖啡」,是大和堂的鎮店飲品。在伯爵茶加入Espresso和蜂蜜,每啄都是早晨的清幽芳香。

招牌大和堂鮮奶咖啡
大和堂的鎮店咖啡:招牌大和堂鮮奶咖啡

若時間允許,離開大和堂後可以在附近的街區走晃,再留一餐品嚐周圍聚集的泰式料理店。香港朋友TC提醒未來這一區為都市更新的推動區域,可能看一次就少一次。不遠的九龍寨城公園,原址就是二戰後成為三不管地帶的九龍寨城,高密度的住宅圍城已不復見,但周邊的建物巷弄間依然是片深不可測的江湖。

九龍城寨現在

九龍城
九龍城聚集許多泰式料理店。
九龍城

最後以作家木木對九龍的評語結尾:「你只有真切地感受過九龍,理解了九龍,才能真正讀懂香港。」一趟大和堂的時代縮影,我僅沾上後城寨時代的一個杯緣,新舊之間還在模糊的接力地帶,不知下次相見的樣貌為何,但深信在整個香港都被看作一個蒼勁有力江湖的時候,九龍絕對是大斧劈皴的濃墨存在。

大和堂資訊

  • 香港九龍城衙前塱道24號
  • 8:00–18:00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