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玩什麼】股份魚鄉的食農教育活動,凌晨到魚塭當漁工體驗收魚

到臺南七股的養殖魚塭當漁工體驗凌晨收魚

七股養殖漁業|七股水產|股份魚鄉

幾個月前,相識了一群在臺南七股的年輕人,有些是家族漁業事業繼承者;有些是水產養殖背景前來創業的新居民;也有人是擔當串起地方品牌向外宣導食魚教育的傳遞角色,他們分別是股份魚鄉、羽堤生態漁場、冠騰海產、蠔好先生和七股南灣共同組成的「七股殺魚幫」,共同透過電商、擺攤和食農教育的多元形式,將七股的在地養殖水產行銷至臺灣各地。

股份魚鄉時常發起食魚教育的遊程活動
股份魚鄉時常發起食魚教育的遊程活動。

首次相識,因是在市集場合,僅能透過冰櫃裡的產品認識他們帶來的漁貨,舉凡像是虱目魚嶺、虱目魚丸、虱目魚肚、白蝦、文蛤和龍膽石斑等,仰賴股份魚鄉解說《這是什麼魚?七股虱目魚養殖故事》繪本裡的產業人文,對七股海水養殖產業有初步的認識。

到臺南七股的養殖魚塭當漁工體驗凌晨收魚
羽堤生態漁場是推廣生態友善棲地的漁民之一
羽堤生態漁場是推廣生態友善棲地的漁民之一。

沒多久,他們又發起了兩天一夜的食魚教育活動,邀請眾人前往羽堤生態漁場,一同體驗魚塭下網收虱目魚的過程,親身經歷產地文化。收魚的時間都是在天色未亮的凌晨時段,故大家前一天就得前往紮營,事先進行虱目魚講堂,透過圖解與實地訪查的影片紀錄,讓參與者在腦中能更具體搭建產業輪廓;當然也有漁村的自煮晚餐,以餐桌到產地的倒敘法,揭開產地故事的序曲。

七股景點|七股地名由來|臺灣第一大的潟湖景觀,七股的海水養殖

臺南七股(七股英文Qigu)的魚塭地景,是西南部沿海地帶再熟悉不過的元素組成,一格格方方正正的魚塭貼著公路無限蔓延,打水車啪嗒啪嗒的聲響劃破周圍的寂靜無聲,偶爾會有膠筏隨著水波的律動感漂泊,仔細看多種濕地鳥群偎在魚塭旁的草叢間,以及一桶桶銀色外衣的定時投餌機佔據一方。

七股 養殖漁業
臺南七股是盛產虱目魚的地方,每年還會比賽虱貴妃。

約三百年前,七股是臺江內海的一部分,當時臺江內海佔地一萬五千公頃,居民依靠淺灘的漁業資源維生,隨著泥沙積累,逐漸淤積成陸地。今日約一千公頃的七股潟湖,可稱作臺江內海最後的最大痕跡,當地人俗稱「內海仔」。由於曾文溪多次氾濫的溪流改道,造就臺灣第一大的潟湖景觀,人們陸續在此開闢魚塭與鹽田。

潟湖有淨化水質的功能,能供給較純淨的水質給魚塭使用,因此七股的魚塭是海水養殖,仰賴從北到南依序的青山港汕、網仔寮沙洲和頂頭額汕三個沙洲的潮口,讓潟湖內的海水可以漸續與外面的大海潮汐循環;且沙洲阻擋風浪,魚蝦貝類可以在潟湖內平穩棲息,生態豐富,使得當地的養殖漁業、魚類捕撈和牡蠣養殖聞名全臺。

早餐是產地現場的海鮮粥。
七股的養殖漁業聞名全台。

七股美食虱目魚|幫助文蛤健康長大的工作魚,原來乾淨的魚腸這樣來!

健康的水質讓七股成為臺灣文蛤的重要產地之一,為了讓文蛤健康地長大,當地漁民多會混養白蝦和虱目魚,形成友善養殖環境循環的三大要角。因為文蛤是躲在泥沙裡成長,只會伸出兩根出入水管呼吸與攝取養份,蝦子可以把池子裡的剩餘飼料吃掉,避免影響水質惡化;而虱目魚則負責吃魚塭中的大型藻類,防止藻類長得過於茂盛以覆蓋土壤表層,讓文蛤缺氧而死。

由於七股的虱目魚肩負著幫助文蛤生存的任務,這裡的虱目魚被稱為「工作魚」,常見的虱目魚多是養到一斤就會進入市場買賣,但七股的工作魚會持續飼養到三到四倍的重量,也因游動的時間長,肉質較緊實彈韌,油脂含量相較也低一些。

股份魚鄉
七股的虱目魚大多是擔任文蛤池中的工作魚,尺寸偏大。

正常在虱目魚收魚的前一天,漁民會先至魚塭進行「攏魚仔」。因為虱目魚是很容易受到驚嚇的魚種,所以漁民只要划著膠筏或是拉著繩索牽動水面,虱目魚就會嚇到不斷跳出水面,並把腸胃裡的消化物排泄而出,大概就是所謂的「著生驚落屎」。

七股玩什麼|天色未亮,我們一起收魚去

凌晨四點,帳篷外的音響播放著四分樂團的《起來》,激昂的歌聲號招大家換上一身防寒的青蛙裝,往魚塭的方向去。

擔任網工角色的工作人員負責將虱目魚圍到岸邊
擔任網工角色的工作人員負責將虱目魚圍到岸邊。

工作人員紛紛進入魚塭職掌網工的角色,將魚塭裡的虱目魚圍到岸邊,岸邊的我們協助收網,並把卡在漁網上的虱目魚「剝」下來,說起來是簡單的動詞,但要將滑溜溜的虱目魚從網子上取出也需要足夠的經驗,才能在牠們掙扎抖動的時候,不要再次將漁網纏繞成解不開的結,好搶在最新鮮的時限內帶回羽堤生態漁場打鱗和分切。

股份魚鄉 七股
收魚的過程是將卡在漁網上的虱目魚「剝」下來
收魚的過程是將卡在漁網上的虱目魚「剝」下來。

雖然虱目魚身上有多達222根魚刺,但只要經過師傅熟稔地分切,每一個部位都能充分被有效利用,從魚頭、魚肚、魚腸、魚皮、魚柳到魚嶺,各有各適合的料理方式,成為臺灣小吃中不可忽視的美味版圖。

虱目魚總共有222根刺
虱目魚總共有222根刺。

收成後的魚塭也沒有因此閒著,漁民會降低水位準備曬池,讓土地重新循環。羽堤生態漁場則是加入台江國家公園的生態友善棲地陣容,在漁塭收成後有數天的時間把水放低至20-30公分,友善水鳥在魚塭內捕捉小魚小蝦,特別是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是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來臺過冬的期間,希望透過友善牠們覓食以減低誤食死魚而引發肉毒桿菌毒素中毒事件的不幸;同時也配合台江國家公園進行鳥類調查。

股份魚鄉時常發起食魚教育的遊程活動

大至海洋生態,小至端上桌的一條魚,這些在七股生活的年輕人藉由專長和行動,一邊打造與其他物種共生循環的友善環境,一邊拉近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關於七股的產地故事,正注入新一代源源不絕的力量,為這片百年風景開啟新的篇章。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