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大島即為療養設施大島青松園,直視漢生病歷史真相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大島
在藝術祭全會期的島嶼中,大島的作品表現形式可說是最為直接。這裡的故事過於沉重與悲傷,正因如此,更需要以坦率的方式呈現,讓人們能正視、記住,大島曾經發生過的歷史。
位於瀨戶內海的大島,面積約62公頃,全島即為療養設施「大島青松園」,是日本13座國立漢生病療養所之一。大島青松園自1909年開園以來,最多曾收容超過七百名漢生病者。住民們在島上開墾田園、從事勞動,輕症者協助重症者,過著自立生活。
由於社會早年對漢生病存有偏見與歧視,日本政府曾以法律強制隔離患者,剝奪其作為「正常人」生活的基本權利。在不同時期,島上的病者被禁止結婚、生育,甚至被迫與家人斷絕聯繫,就此在島上度過一生。直到1996年,法院判定相關政策違憲,相關法條才正式廢止。

如今,仍有少數人居住在大島,由照護人員陪伴照料。而藝術祭在大島的創作核心,正是在不打擾現有住民的前提下,向社會大眾傳遞大島的歷史真相,協助園區消除社會大眾長期以來的誤解。

大島展品介紹
踏上大島後,建議首先前往「社會交流會館」。館內透過實物、照片與文件,記錄當年被隔離於島上的人們,如何為了生存努力度日。這些生活故事,使人得以直視這段真實存在過的歷史悲傷。

社會交流會館內設有一區,展示藝術家在傾聽大島青松園工作人員與住民的生命故事後所創作的作品。在大島青松園工作十五年的照護人員分享,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職員退休的離島儀式。大家會在碼頭列隊,目送對方登船離去。

藝術家透過各種形式的作品,呈現大島青松園照護員與入住者的生命故事。雖然表現手法各異,但每一件作品都讓人深刻感受到,那些眼前的詮釋,正是歷史現場的重現。
田島征三|青空水族館
田島征三是日本的繪本作家,他從大島的歷史與療養所入所者的記憶中汲取靈感,將被沖上海灘的漂流物、如眼淚般閃爍的玻璃珠魚,以及人魚逃脫的故事,轉化為立體水族館般的繪本裝置。

田島征三|森の小徑
這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過去曾設有單身宿舍的庭園內新增了雕塑作品,並重新整修庭院路徑,讓目前仍居住在大島青松園的住民能以輪椅安全通行。

田島征三|Nさんの人生・大島七十年
藝術家田島征三長年與來自同鄉的入所者保持聯繫,本件作品便以其中一位曾為木匠的入所者——「N先生」的一生為主題,創作成一件立體繪本裝置。
觀眾將穿越五個房間,隨著空間推進,經歷N先生與母親的離別、在島上的生活、婚姻與失去孩子的悲痛,以及他在絕望中發出的呼喊,描繪出N氏夫妻橫跨七十年的生命歷程。

「我想等病治好了,我很快就能回家了。然而,我的母親一直追著公車,頭髮都亂了。」
「那些病況輕微的人被要求照顧病況嚴重的,馬桶也不夠。」
「我結了婚,生了一個孩子,這本該是幸福的一件事⋯⋯可是盡是痛苦與悲傷。」

やさしい美術プロジェクト|稀有の觸手
這系列的作品是展出長年持續拍攝大島風景的入住者,他如何透過鏡頭與眼前的風景共處。
「小時候,我經常繞著大島的海邊奔跑,也曾經拍過一張能俯瞰整座大島風景的照片。雖然現在行動不便,眼睛在五年前已完全失明,但透過那張照片,我還能清楚記起當時海岸的模樣。」

GALLERY15海のこだま
宿舍裡的15個房間被改建成了畫廊,並在地板下挖出一個空間來展示曾經在大島上使用過的一艘木船,使它看起來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樣。

山川冬樹|海峡の歌
過去曾有不少入住者試圖從大島游向對岸,渴望尋求自由。藝術家親自從庵治游至大島,並創作出一件裝置藝術,作品中重疊著庵治孩子們朗讀短歌的聲音。
孩子們所朗讀的,是一首描寫「無法與對岸孩子相見」的短詩——詩中暗喻著過去實施的斷絕婚育政策,這項制度剝奪了住民生育與組織家庭的基本權利。
那段過去,有些孩子是在庵治這一側出生的,他們從未見過對岸的大島,也無法想像那裡住著自己的親人。詩的最後,孩子們輕輕搖響手中的鈴鐺,將他們的聲音與思念,跨越海峽傳遞給對岸的大島。

リングワンデルング(環形漫遊)|鴻池朋子
大島北側有一條「相愛之道」,建於1933年,是當時住民憑藉雙腳與意志,一步步築建出來的道路。這條路徑曾一度封閉無法通行,藝術家於2022年重新以石塊鋪設,開闢出一條嶄新的步道。雖然繞行一圈約需20分鐘,但可以從高處俯瞰大島的療養設施全貌。



相愛之道也是住民心中的重要回憶。根據大島青松園相關人員的回憶,原本以為視障者(晚期漢生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失明)無法前往,沒想到眼前竟出現幾位結伴同行的視障住民,一邊行走,一邊開心說笑,留下令人驚訝又深深佩服的印象。
被困在小島上的人生,他們卻也因為彼此依靠,在困境中努力活出生活的模樣。
「我遇到了妻子,使得我還能夠生活在島上。」
「年輕的時候,男住民們組了一個銀髮樂團的樂隊,我就是其中的歌手之一。那段日子真的很開心。隨著團員們逐漸凋零,樂團也解散了。現在改為舉辦卡拉OK大會,視障住民們也會唱得很好。」
「當時的青年團文化相當興盛,由領隊帶頭排練,每個人都用報紙做出裝飾用的拉花。太鼓從清晨5點敲響,一直到清晨仍不休息。當時大家還會喝可爾必思。」
「住民間不成文的規定是不管怎樣都得讓參加的人獲得獎品。於是我們也舉辦微笑講座、撲克牌比賽,還有自己發明的舞步比賽。」
有悲傷、有辛苦,也有自尋快樂的時候。
在被迫失去的人生中,他們重新找尋存在的意義。而當我們一間間走過展間,知道每個場景背後,都是曾真實存在過的人生片段——那樣的歷史真相,任誰也扛不住。或許,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意義就在於此。唯有真誠地面對所有經歷,無論好壞,地方才有可能繼續走下去。
如何前往大島?交通與注意事項

- 藝術祭期間根據船班時間直接至渡輪口排隊即可。
- 從高松港搭乘渡輪約20分鐘。
- 為了維護大島青松園入所者的健康,前往大島的旅客記得在船上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