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對於火鍋的熱愛早已達到迷戀成痴的程度了。坦白說,不分春夏秋冬,無論酷暑寒冬,火鍋店始終是臺灣人用餐的熱門之選。關於個人想享受被熱騰騰湯物暖身的幸福感,還是眾人聚會的圍爐喧鬧,火鍋的魅力在於湯底、蔬菜、肉品和海鮮一應俱全,餐席之間能隨心所欲地將喜愛投入鍋中,大概也是吃火鍋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嘉義火鍋店推薦:橘子火鍋 嘉義一日遊的晚餐選擇,可以吃什麼呢?位在嘉義市西區興業西路上的「橘子火鍋」,主...
嘉義聚餐推薦:綠盈牧場 養牛人家 綠盈牧場位於嘉義縣中埔鄉,由神農獎得主顏志輝於1987年創立。當初以飼養二十多頭荷斯登乳牛起步,逐步進軍養牛行業。顏志輝效法日本小而精緻的牧場經營方式,專注於生產新鮮牛奶,使綠盈牧場成為國內知名的優良牧場。隨著體驗經濟的興起及國際農業市場的快速變遷,綠盈牧場積極轉型,從單純的生產端發展至服務端,並透過建立個人品牌來提升市場競爭力。 2023年,綠盈牧場再次進行產業...
夜祭 西拉雅族頭社公廨(太上龍頭忠義廟),1983年重建時仿造國父紀念館的高臺造型。 台南市大內區 台南市大內區位於嘉南平原與山區交界處,為曾文溪流經之地,原是西拉雅族大武壟社的居住地。目前境內以農業為主,盛產酪梨、木瓜、芒果、柳丁、芭樂等物產,其中又以酪梨的種植面積位於全國之冠。 大內區境內擁有獨特的惡地地形(俗稱月世界),每年入秋時節,曾文溪畔還會綻放一片銀白的甜根子草。近年來,地方積極結合農...
高雄內惟:果貿社區歷史 原名「內圍」的「內惟」,過去的聚落是以土石或竹籬為牆垣,近年已成為高雄新興的開發地區,一棟棟高聳的高樓建築圍繞在內惟埤文化園區四周,人文氣息濃烈。若以內惟車站為座標往反方向走,恰好是鼓山區與左營區的分界線,則是截然不同的時代氛圍——尤其是果貿社區。 靠近左營軍港的果貿社區是十三棟公寓大樓聚集的集合式國宅,又名碧海新邨。其中的「海」字,便是海軍生活的縮影,過去左營有海軍、鳳山...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建於1967年的金馬賓館,是臺灣少數留存的軍旅建築,曾為金馬前線國軍出發前的報到處。這裡見證了許多士兵與親友的離別和重逢,承載了大時代下的悲歡離合。 金馬賓館歷史曾是士兵抽到金馬獎時的報到處。 1990年代,金馬賓館退役,後來成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的指揮中心,直到2012年閒置。2016年,高雄市政府公開招標,御盟集團旗下的永添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得標,並對建築進行保存活...
嘉義大林的大埔美工業區,近年形成觀光工廠聚集區,成為國旅新興的旅遊地點。周邊的住宅區內,最近開了一間擁有鮮明黃色外觀的咖啡廳——「双藝精品咖啡」,這是大林少有的咖啡莊園直營店。從咖啡種植、發酵、烘焙和沖煮全由老闆李紹民與妻子陳家鈺親自負責。由於平時需要照顧位於梅山的咖啡園,双藝精品咖啡僅於每週五至週日營業,提供莊園直送的香醇咖啡及輕食早午餐。 橫跨生產者與服務者的「双藝精品咖啡」 双藝精品咖啡是李...
東石50分LIFE工作室|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 農會退休的吳淑芳創辦東石50分LIFE工作室與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透過活化廢棄魚塭和推動食農教育,激發地方動能。目前,吳淑芳已將任務交給在地青年們,期待以新生代的視角持續展現漁村魅力。 魚塭體驗活動基地:東石50分life工作室 車子行經荷苞嶼大排旁,早上九點即佔滿一排釣客,靜候獵物上鉤。車身小心翼翼地轉進臥龍橋,行駛157縣道,前往塭仔社區的...
那間賣魚的花店的圖片。 嘉義東石的風格花店:那間賣魚的花店 兩層樓的鐵灰色建築直立在魚塭之間,風格新潮俐落,與嘉義海線常見的漁村地景迥然不同。「那間賣魚的花店」是蔡伊倫改造家中放置水產養殖器具的倉庫,將其活化成一間乾燥花專賣店。 出入口旁垂掛著三個鐵鏽圖騰,分別是魚、花和烏魚子,象徵蔡伊倫身為漁家女兒的身份以及店的經營主題。午後兩點造訪,太陽運行的軌跡正好將店名字體的影子橫壓在建築立面,一切慵懶且...
攝影與繪畫的分別,大概是前者為人事物場景相疊起來的一瞬間,一個快門成為永恆;而後者則是將一個靈光乍現的瞬間,透過畫筆花好幾個月完成。 高美館作為英國泰德美術館唯一的海外巡迴站,展內精選34件泰德美術館的典藏,更有21件平常民眾看不到的私人珍藏作品,以一場「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特展,表述出當攝影出現之後,近代繪畫如何透過藝術媒材的轉換與文化內涵,激發出虛實之間的創作探問。 第一展區:攝影時代的...
旗山第一公有市場周邊。 旅宿在外時,隔日我經常會早起,前往當地的菜市場。大概也只有這種時候,才有機會在太陽剛袒露於天際之時,感受當地一早的躁動,賭看看能不能邂逅時間限定的生活場景。說也神奇,同個時間點,在家明明難以掙脫床鋪的誘惑,但睡在旅店的自己卻清醒地如此無庸置疑。 原文刊登於微笑台灣〈高雄旗山散策|從第一公有市場出發,沿路尋得蕉城風景、吃遍傳統古早滋味〉 旗山菜市場:林家水煎包、古早味刀剉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