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是最容易近距離看到老鷹的港口城市。 基隆美食|基隆人帶路的基隆在地美食 基隆利用天然的谷灣地形修築港口,受群山圍繞,港口向西北敞開,狹長的水道不僅兼具軍港、商港和漁港的功能;也因住宅空間可用土地少,港區即市區的港口特性,使得長年隨著大船入港的異國風情,恰恰好亦步亦趨地與常民生活膩在一塊。 日本時代為了運送大量人力及物資到臺灣,選定地理位置最靠近的基隆港作為在臺第一個實施現代化的港口,身為玄關的...
聞名全球的《米其林指南》以簡潔幹練的字句發表對餐廳的評價,短短幾句的稱讚背後,蘊藏著餐飲人長年堅韌不拔的職人精神。2023年的米其林剛落幕,那些閃亮耀眼的星星,將成為餐廳追求卓越的新使命。 每年,當這些米其林評審員探訪各國高級餐廳尋覓驚喜滋味時,同時也品嚐了不少在地親民餐館的美味,匯集價格較親民的「必比登推薦」名單,以米其林寶寶必比登舔嘴唇的淘氣形象,象徵餐廳物有所值的期待。 這趟泰國行,走在文化...
台南中西區景點|普濟殿台南|普濟殿燈籠|普濟殿歷史 王爺信仰源自於驅除瘟疫的習俗,在醫療衛生不普及的古代,氾濫水患後時常引發瘟疫,便將除疫的寄託轉為信仰;這樣的慰藉,直到近代的登革熱疫情,臺南的王爺廟「普濟殿」也曾依照古禮點雄黃、起硫磺、灑淨水,向周圍的大街小巷進行除疫儀式,據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謝國興研究員於〈臺南地區王爺信仰〉一文分享:「迎王送瘟儀式在移民的原鄉漳州泉州原本盛行,到了臺...
嘉義布袋過溝 由於東石栗子崙村內僅有龍崗國小,居住在那裡的孩子若要繼續升學,都得前往布袋交界處的過溝國中就讀——我的親戚們就是如此。從小對過溝的印象,就是他們呼朋引伴騎腳踏車,到兩公里外的過溝街區買杯透心涼的手搖飲。 過溝的發展與海線各個聚落的故事雷同,都像歌手伍佰唱的那首〈東石〉一樣:「路遮大條 攏無人 / 路燈跤嘛 攏無人 / 剃頭店嘛 攏無人」人煙逐年稀少,走到哪幾乎都是白髮茫茫...
臺灣的夏日猶如一條條細緻透亮的琴弦,讓高頻的蟬聲鳴動「唧唧一一唧唧一一」兜成一首熱鬧喧嘩的樂章,緊湊的汗水滴落,拉得人們的身影都快融化成一灘鹹水。外頭高得逼人的氣溫,鬧得胃口也閒置一旁,不少正餐選項暫且置之高閣,眾人紛紛尋求涼快的救贖。 最期待的莫過於冰涼飲料杯身咕嚕流下的水滴,彷彿把刺眼迷離的陽光全都濃縮入一顆顆亮晃晃的透明晶體;抑或是打濕在口牙之間的透涼冰意,把重壓在身上的暑氣瞬間褪去。 圓仔...
布袋漁港|布袋餐廳 舊稱布袋嘴的嘉義布袋港因地形與一只布袋相似而得名,港內設置布袋漁產品直銷中心,是嘉義縣規模最大的觀光魚市,每天吸引大量的觀光人潮前來,民眾可以在裡頭採購生鮮,也能走入熟食攤位的搶客攻勢間,大啖鮮美海味。 布袋景點|布袋港邊風景 把車停放在一旁順安路上的停車場,那條走到觀光魚市的路途間能目睹許多海港意象。猶如基隆的正濱漁港,布袋港也有專屬的彩虹屋,眺望對岸有黃、有藍、有綠、有紅,...
高雄秘境景點|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我們看著的不是金馬賓館。」曾經待在這裡的軍事官說:「它是個中轉站。」這是永添藝術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的《過渡》展區外寫下的一段話。 1967年興建的金馬賓館是臺灣少數留存的軍旅建築,是當年提供金馬前線的國軍離港前的報到處,許多人在這與親屬、愛人道別,靜待天晴發船至百里之外的作戰區,這一個告別可能是相隔數年的時間,甚至天人永隔;也是服役結束後和親...
白天拜拜,晚上吃辦桌是嘉義市的輪普特色。 中元普渡活動|神人鬼的三界慶典 俗諺稱:「城隍爺放鬼,地藏王收鬼。」嘉義市農曆七月的普渡祭儀至今保留鮮見的輪普文化,整個農曆七月會依據各個角頭廟的區域輪流進行普渡祭儀,最後由九華山地藏庵舉行法會普施,不同於其他地區僅在初一和十五舉辦的特定日子,嘉義市天天都在拜拜。 中元普渡由來|嘉義輪普文化由來 輪普文化約開始於日治時期,因早年物資貧乏,肉食珍貴,為了食物...
台灣傳統文化|台灣傳統工藝|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臺灣潮濕多雨的氣候,非常適合竹子生長,一年四季皆可取材。憑藉地利之便以及涼爽透氣的特性,使得竹材長年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例如臺灣早年的竹管厝、竹菜籃、竹筏、竹蓆或是竹椅等相關竹製品,應用相當廣泛。 然而,隨著材質運用的轉變與工業化的規格生產,竹製品逐漸式微,致使願意保留竹藝的手工職人越來越少。七十多歲的林能坤師傅是目前嘉義民雄僅存的竹...
嘉義小吃|嘉義美食小吃古早味|南田市場 放眼望去,有炸豆腐的酥黃、炒紅蘿蔔的艷、涼拌秋葵的翠和醬燒茄子的暈紫等。每個市場剛下工的客人,雖撐著睡眼惺忪的雙眼,還是得在回家倒頭大睡之前,來攤販指著小鈴姐的小菜,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白粥暖肚。這裡是半夜五點開業的小鈴清粥小菜,一碗粥五元、一盤小菜十元,不油不膩還五行顏色樣樣俱全,是南田市場深夜討生活人們繁忙完後的撫慰。 凌晨兩點就得開始備料的小鈴姐分享,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