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泰武 • 鄉刊特輯】土地與身體記憶,走進咖啡職人的生命經驗。
下港女子這週收到至今最美的臺灣鄉刊—屏東縣泰武鄉公所,內容由屏東獨立書店「繫。本屋」企劃製作而成,若參加過去年的臺灣設計展(台灣設計展 超級南),其中最有趣的屏東ya展區,便是由「繫。本屋」文化採集散落在屏東各地的民族故事。
封面採用版畫雕刻的設計手法,轉化大武山與排灣族的元素,擁抱百步蛇、咖啡豆、咖啡葉、芋頭、陶甕等圖騰,帶領大家一步步走進咖啡栽種職人的農家生活。
重新認識地方:泰武鄉刊
泰武鄉位在屏東八個山地原住民鄉的中心位置,也是屏東縣內唯一從海拔0驟升至北大武山主峰3092公尺的鄉鎮,除了擁有豐富的天然景觀,同時也是排灣族傳統原鄉地區。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高山地區的部落逐漸向南移動,傳統領域的田地搭配政府推動的一鄉一特色,因泰武鄉的海拔較高、濕氣重,且日照時間相對短,交叉出對咖啡栽種的優勢條件,這個原先只是零星在山區的紅色果實,成為主力發展的經濟作物,為部落產業走出一條新路,近年來透過公部門的扶植,擴大種植面積與提升產業技術,使得泰武鄉成為全臺灣有機咖啡的最大產區。
土地與身體記憶 特輯
特輯的整體企劃,依著骨架「人、事、時、地、物」,從「雖然不會發財,但總是有點收入」的憨厚樸實,顯現出咖啡農的鮮明個性;再以大武山的環抱下,如何發展咖啡產業;用咖啡農家兩天一夜的作息,帶出咖啡農身體勞作的生理時鐘;新舊部落相對地理位置,將咖啡農與土地的地方連結勾勒出來;最後,用「咖啡」每一粒產生不易的物,淬煉出最終的咖啡農精神。
在泰武鄉刊中指出:後日治時期在大武山區設立了農業試驗所,才開始種植咖啡樹。但當時因咖啡是外來種的果實,族人只知道路邊這些紅紅的果實帶有苦甜的滋味,後來甚至刻意在栽種的果實旁,種植咖啡樹誘食動物,用自然生態的方法防制動物偷食主要栽種的果樹,直到跟屏東科技大學共同合作研發種植技術,才被教授們發現原來泰武鄉內,遍佈咖啡。
本土咖啡豆時常索價不斐,主要原因是量少及生產成本高,以臺灣人這十年來暴增喝咖啡的習慣,年產量尚不足以消費量的十分之一。生產成本以泰武鄉為例,因泰武咖啡都種植在陡坡地,海拔高低、氣候等原因影響,並無法採用機器採收,必須人工的方式分段進行。
後續的咖啡加工過程更加繁複,泰武鄉的咖啡農大多使用「水洗法」:
- 採收後去皮
- 依各農家的口味發酵6-80個小時
- 清水沖洗
- 視天候狀況晾曬一至三週,將種子內的含水率乾燥到7%以下
- 儲藏
- 烘焙
第一線的農業種植多是在家鄉務農的長輩,多數咖啡農無法運作完整的產業鏈,故現今當地有「屏東縣原住民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來提高農民的收益,但這一連串的生產成本就如鄉刊中所言:「粒粒皆辛苦。」彌足珍貴。
泰武鄉刊,將鄉鎮理念結合屏東地方文史工作者們的各路才華裝訂成冊,擺脫過去鄉公所的制式編排與硬式資訊,而是強調影像傳遞出來的訊息,走到第四期,定錨家鄉本位,透過咖啡、古謠和木雕搭配充滿魅力的人物故事,就算大家不認識照片中的人物,但在外遊子也能舒服地說:「這就是我的家鄉,還不賴吧!」不僅成功向外傳達地方的形象力,也對內培養對土地的依戀與自信。
泰武鄉刊冬季號出刊資訊
- 發行機關:屏東縣泰武鄉公所
- 企劃製作:繫。本屋
- 主編:彭巧如;採訪編輯:徐孝晴、古佳峻
- 攝影:林科呈、黃見達
- 設計製作:3&4 Design Studio
- 插畫:Chayi
- 泰武鄉刊線上閱讀:泰武鄉公所
- 泰武鄉刊實體領取場域,詳見繫。本屋粉絲頁公佈資訊。
鄉刊中喝得到泰武咖啡的世外桃源
- 酋長咖啡(每日08:00–16:00)
- 【石滬導覽】認識石滬構造,跟著石砌職人洪振坤一起隨著潮汐修石滬
- 【蘇爸玩具醫院】玩具維修服務,繼續保存玩具中的情感與記憶
- 【喜豐香1985】一圓銀髮夫妻的婚紗夢,探青春金婚圓夢計劃
- 【農食憶】彰化美食推薦聚會餐廳,餐桌上的臺菜文化(含菜色推薦)
- 【台中西區平價美食】街道裡的無名店家:自治街乾麵和民生路豆花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