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臘肉】臘肉哪裡買?台南白河臘肉推薦:老譚湖南臘肉

老譚湖南臘肉

臘肉哪裡買|台南白河|老譚湖南臘肉(老譚商號)

某次前往臺南關子嶺泡溫泉的路上,發現一家店門口掛滿了數量壯觀的臘肉,於是趕緊停車前去看看。只見幾位客人擠在店鋪前,對著臘肉比手畫腳,商量著今年到底要帶多少才夠。詢問之後得知,這些客人去年曾在這裡購買臘肉,但因平時居住在北部,這次他們打算扛足夠的量,以彌補去年添購太少的惋惜。

老譚湖南臘肉(老譚商號) 臘腸

這間店是「老譚湖南臘肉」,是一對母子共同經營,待客親切和善。現場除了高掛的臘肉外,還有好幾個白鐵高腳椅排排站,每張椅子上面擺著一大盆鐵盆,裡頭裝有多種臘肉種類,裸裝與真空包裝都有,分別有原味臘腸、花椒鹹臘腸(400/斤)、辣臘腸、醃雞腿(100/隻),而臘魚(600/斤)的盆子早已被搶奪一空,只見標價牌孤零零地躺在裡頭。

老譚湖南臘肉(老譚商號)

老譚湖南臘肉(老譚商號)

每到農曆過年前一個月,便是「老譚湖南臘肉」最忙碌的時候。現場掛置許多節目採訪的紀錄照片,我回家搜尋相關影片時,發現《台灣真善美》節目介紹得相當完整。簡單從節目整理相關的店家資訊如下:

在1969年,老闆娘譚劉秀墳與來自湖南的譚勳華老闆結婚後,原先是在白河榮民之家承包福利社。因為裡面都是榮民伯伯,想念過年臘肉的滋味,當時譚老闆就開始製作湖南臘肉解大家的鄉愁。後來由於榮民之家組織調整,譚老闆便在對面買塊地,1975年開始在對街經營「老譚湖南臘肉」。

老闆娘一直跟隨在老闆身邊觀摩學習,後來也能獨當一面了。儘管譚勳華老闆已經離世,但老闆娘仍然延續著他傳授的湖南手藝,堅持使用傳統古法,將丈夫的經典美味一直保留至今。

老闆娘的名字其實也有個支線故事。從老譚湖南臘肉粉專的轉發紀錄得知,記者陳志東在2018年2月4日曾寫過一篇貼文,提到老闆娘的本名其實是劉秀雲。然而,由於早期戶政事務所的登記錯誤,再加上老闆娘的家人當時不識字,所以她就一直使用著劉秀墳這個名字長大。

臘肉做法

老譚湖南臘肉 台南白河 關子嶺

據說湖南臘肉因當地冬季寒冷,人們會等到冬至前後的東北季風開始吹起,利用季風風乾製作臘肉。然而,隨著現代冷藏技術的發達,臘肉已經成為全年都能品嚐到的美食。

雖然許多臘肉製作已機械化,使用機器進行烘乾,但老譚湖南臘肉堅持著太陽日曬的古法。店家精選肥瘦均勻的三層肉,每年旺季需要大量肉品,老闆娘與兒子得在凌晨四點就開始到多個市場購買肉品,足跡遍及白河本地至嘉義市場,向長年熟識的店家購買當天現宰的溫體三層肉。有些客人不敢吃肥肉,老闆娘也會另外挑選一些肉質結實的後腿肉。

正宗的湖南臘肉,必須使用白酒和花椒進行醃製。三層肉買回家之後,老闆娘與兒子得先用鹽巴和自家的中藥粉秘方反覆搓揉,確保每一塊肉都被均勻地覆蓋上鹽分。將肉放入甕中,倒入58度的高粱酒和多罐米酒。為了讓每一塊肉都能均勻地進行醃製,需要每天早晚定時將三層肉翻面,並且充分浸泡一週。

接著,將三層肉掛在竹竿上日曬風乾,依照天氣晴朗狀況曬個三天到五天不等。最後,再放進充滿粗米糠的鐵桶內燻製。老闆娘曾在節目分享,湖南當地是使用松枝煙燻,而在臺灣則改用粗米糠,需要燻個一天一夜。這個過程不僅有防腐作用,還能增加香氣。

然而火力的控制也是相當辛勞的工作,每兩個小時就得檢查一次火力。因此,半夜也得不停地起床檢查,以避免火太旺導致肉燒焦。一連串過程把關,最終我們才能在店鋪前看到一條條晾曬的臘肉。

臘肉處理|臘肉料理方法

  • 臘肉炒蒜苗

若要去除臘肉的鹹味,建議用冷水煮製滾水轉小火,接續川燙二十分鐘。熄火後繼續讓其在鍋中悶二十五分鐘,然後撈起切片。炒製時,切忌過久,以免過度烹煮使肉質過於乾硬(假如把油脂全部逼出來,肉質很容易就乾乾的)。迅速翻炒臘肉後,可加入蒜苗翻炒,最後起鍋前再加入少量米酒,以增添香氣與口感的軟度。

  • 臘肉飯

將臘肉切片和整條臘腸與米一同放入電鍋中煮,按照正常的煮飯程序進行。當飯煮好後,取出香腸並切片。若喜歡臘肉脆脆的口感,可將臘肉再次乾炒一下。按照個人口味,將醬油與蠔油以1:2的比例混合,淋入電鍋中將飯攪拌均勻。最後,加入芥蘭或青花筍作為配菜裝飾。

臘肉飯

臘肉推薦:老譚商號

老譚湖南臘肉 台南白河
  • 台南市白河區仙草61之16號(白河榮民之家對面)
  • 07:00–20:00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