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衛武營小時光】唱歌集《爬上頂樓看月亮》中文音樂劇,以全女卡司唱出青春夢

爬上頂樓看月亮

長期專注於音樂劇表演的高雄在地團隊「唱歌集音樂劇場」(以下通稱唱歌集),今年將於11月13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2024下半年衛武營小時光推出《爬上頂樓看月亮》中文音樂劇搶先試聽會。該劇以高雄為背景,透過一首日本民謠〈朧月夜〉串起日治時期與現代的跨時空故事,並由全女卡司唱出角色的追求與盼望。

高雄在地音樂劇團隊「唱歌集」 

音樂劇一直以來都是民眾接觸劇場時相對親民的入門方式。近年來,臺灣劇場圈掀起了音樂劇的風潮,題材涵蓋辦公室、飲食、親子、雜耍及當代議題。除了穩定推出中文原創作品外,許多劇團也購買國際IP版權,進行本土化改編。

唱歌集自2009年成立以來,持續推出音樂劇作品,包含《以為是BL結果是BFF》、《今晚,我想來點》、《大家都想做音樂劇!》與《愛(AI)妻》,跨越不同主題,在百花齊放的音樂劇領域中,不斷嘗試新的可能性。

唱歌集音樂劇場

團長詹喆君表示:「臺灣觀眾普遍喜歡幽默搞笑、親情題材和喜劇結尾。相較之下,帶有傷感與歷史意味濃厚的題材對於臺灣音樂劇市場並不算主流。但是,臺灣的音樂劇市場一直在發生各種可能性,這也是我們想透過《爬上頂樓看月亮》進行嘗試的原因。」

挑戰的背後也代表著對機會的敏銳捕捉。《爬上頂樓看月亮》製作人詹喆雅回憶起遇見這個劇本的過程,原創劇作家簡莉穎參與創作臺灣首部BL搖滾音樂劇《新社員》後,構思了關於GL題材的劇本,也就是《爬上頂樓看月亮》的雛形。

唱歌集音樂劇場
排練的討論場景。(由左至右分別為助理導演林羣翊、製作人詹喆雅與導演杜思慧)

因緣際會聽聞這個故事的詹喆雅進而在心中抽了芽。當唱歌集逐漸站穩腳步,開始製作與當代社會氛圍和觀眾產生對話的作品後,劇團也希望扎根,創作需要經過田調、閱讀和傳遞臺灣歷史重要性的厚度作品,遂與簡莉穎討論此作音樂劇版本授權。《爬上頂樓看月亮》以百年女校為背景,進行在地化改編時,適逢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百年校慶,因與故事背景設定接近,便成為劇本取材來源之一。

以女子高中為故事背景的《爬上頂樓看月亮》

《爬上頂樓看月亮》
《爬上頂樓看月亮》全由女演員詮釋故事。

為了讓《爬上頂樓看月亮》的劇情更符合女校的同儕文化,唱歌集特別邀請擅長側寫女性故事,甫以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獲2024傳藝金曲獎「最佳編劇」的陳健星,以及現任高雄中學國文老師、同時也是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校友的李念潔加入編劇團隊。他們向高雄女子高級中學的在校師生與畢業校友取經,將讀書氛圍、社團內學姊與學妹之間的崇拜,以及校園怪談傳說融入音樂劇中,以呈現第一志願的較勁心態與惺惺相惜的氛圍。

詹喆雅分享,透過拜訪雄女、訪談學生與畢業校友,蒐集到校內流傳著紫槓學姊的傳說,由紅轉紫的褪色縫線,象徵著長期待在學校的鬼魂學姊。只要數學習題解不出來,學生只需拿著雞排到學校的大榕樹繞幾圈,紫槓學姊就會出現協助解題。這個傳說中的儀式在《爬上頂樓看月亮》中被運用,讓鬼學姊現身,與故事中的姐妹檔育恩和育雅相遇、展開一連串精彩故事。

《爬上頂樓看月亮》全由女演員詮釋,對於唱歌集來說,這不僅是在內容與表現形式上的一次探索。作曲張清彥還決定嘗試用吉他進行現場伴奏,取代音樂劇中常見的磅礴序幕,營造出有人輕輕拿起吉他娓娓道來故事的氛圍,藉此讓故事裡不同時代的生命重量,能以最輕柔的方式,細膩地唱。

然而,目前《爬上頂樓看月亮》正處於發展中的讀劇階段。導演杜思慧認為,音樂劇的獨特之處在於透過聲音來思考選角,讓六位專業女演員以各自聲音的特色貼近角色。由於讀劇本身就是一種聲音的表演,如何順暢地用音樂講述故事,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全女聲唱出橫跨日治時期與當代的臺灣故事

《爬上頂樓看月亮》劇情中運用了多種不同音樂元素,融合了傳統戲曲、日本古謠和現代音樂的元素,由於劇情跨度從日治時期到當代,為了讓觀眾更好地進入情境,主創團隊與作曲家討論後,是以民謠吟唱的方式作為主要風格。

《爬上頂樓看月亮》

身為唱歌集團長兼《爬上頂樓看月亮》的歌唱指導,詹喆君表示,作曲家已經將自己想要聽見的聲音融入歌曲中。唱歌集重視歌唱能力,在選角時,已考慮到劇情中的想像,挑選了六位擁有不同聲音質地的女角,並相信這些專業演員能真實呈現出作曲家所期待的聲音。

在角色的聲音詮釋上,每位演員各自具備獨特的風格。陳垣希的聲音符合臺灣音樂劇場觀眾對女性角色的想像;吳知豫的女聲在臺灣的音樂劇界中屬於出色的中低音;張芳瑜在高音部分表現得游刃有餘;沈福盈的年輕嗓音特別契合劇中高中生的語氣;而長期擔任歌仔戲生角的吳奕萱則帶來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

《爬上頂樓看月亮》排練過程
《爬上頂樓看月亮》演員群進排練場前的個人練習。

專業音樂劇製作中,每位演員都帶著充分準備進入排練場,並能迅速融合專業與調整,逐日以聲音雕塑出《爬上頂樓看月亮》最平衡、最舒適的音樂呈現。

《爬上頂樓看月亮》演員們心目中的月亮模樣

在《爬上頂樓看月亮》的劇情中,演員們需要嘗試回到自己的高中時代。透過劇情,他們是否喚起了學生時期的回憶?在角色詮釋上,這些回憶如何幫助他們發揮想像力呢?一群演員用歌聲引領觀眾穿梭於兩個時代之間,那麼,他們角色中的月亮又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 育恩(吳知豫飾演)
《爬上頂樓看月亮》唱歌集音樂劇場 崔西
  • 育雅(張芳瑜飾演)
張芳瑜 《爬上頂樓看月亮》
Q:接演角色(育雅)的過程與練習方式?
張芳瑜:因為我一直想參與全女生的劇組,當聽到《爬上頂樓看月亮》是全女生的戲時,我二話不說接下這個角色。育雅是一個直言不諱的角色,沒有對錯之分,而她的直接個性也是我期待表現的部分。每天我會有半小時的發聲練習,作為音樂劇演員日常練習的一部分。
角色看到的月亮模樣?
張芳瑜:直覺上會是滿月,畢竟育雅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一切情緒都表現得很足。但仔細想想,我覺得育雅更像是盈凸月,她並沒有滿月那麼飽滿,某些時候其實表現出的是故作堅強的樣子。
  • 陳寶(詹喆君飾演)
《爬上頂樓看月亮》詹喆君
Q:如何揣摩陳寶這個角色?
詹喆君:陳寶的個性跟我很像,都是一個從小到大想做什麼就不怕嘗試的人。雖然我沒上過女校,而是就讀雄中的音樂班,但這讓我想起高中時期,同學們在討論喜歡的人的樣子。這個角色除了日文台詞的挑戰外,最重要的是練習高中生的說話方式。我試著講話不要帶有原本在學校擔任指導老師的理性,在咬字上不要太清楚,模仿高中生的語氣。
Q:角色看到的月亮模樣?
詹喆君:我希望是滿月。雖然看似是被遮住的月亮,但隨著拼湊記憶、回想年輕時光,最後看到心中的滿月。
  • 小嶋千鶴、安妮(陳垣希飾演)
陳垣希 唱歌集音樂劇場
Q:為了角色(小嶋千鶴、安妮)會進行哪些聲音表現的籌備?
陳垣希:這齣戲包含許多日本民謠的元素,但我平常看太多動漫作品,習慣了那種熱血高亢的聲調。最近我可能需要試著看一些真人演出的日劇,尋找在角色說日文時最適合呈現的聲調與語氣。
Q:角色看到的月亮模樣?
陳垣希:我飾演的角色受到成長時代的限制,雖然他內心渴望許多東西,但因為過於理性而壓抑情感,無法將這些感受表達出來。所以我想像的畫面是滿月,但是是被黑雲籠罩的滿月。看起來霧霧的,但月光依然能夠透過雲層散發出明亮的光芒。
  • 織織(沈福盈飾演)
唱歌集音樂劇場 沈福盈
Q:與角色(織織)之間的連結?
沈福盈:因為我與織織的角色年紀相差不大,所以還很接近高中時期的感覺。那時,一群女生會特地去操場看帥哥,或給自己喜歡的男生送巧克力,飾演那種迷戀別人的心情。比較需要協調的部分是劇情中有被老學姐附身的橋段,要如何在年輕的外表展現老靈魂的說話語境,我還得和導演一起討論如何呈現被附身的表演方式。
Q::角色看到的月亮模樣?
沈福盈:新月。織織在劇情中是一個活潑的角色,我覺得她就像是新月的第一天,象徵著希望的開始。



  • 莫札特、刀魂、煙籠寒水(吳奕萱飾演)
吳奕萱 爬上頂樓看月亮
Q:如何表現角色(莫札特、刀魂、煙籠寒水)的聲音特色?
吳奕萱:練唱時,杜思慧導演建議我多看一些在臺灣生活很久的外國人影片,藉此來調整莫札特這個角色的表現方式。對我來說,刀魂是從武士道的剛烈中誕生的鬼魂,因此在聲音表現上會比較強烈一些。而煙籠寒水是布袋戲中的角色,與我平時在歌仔戲中飾演的小生比較接近,對我來說相對比較簡單。但由於我一人分飾三角,如何在這三個角色之間展現明顯的語調與語速區別,就是得下功夫的地方。
Q:角色看到的月亮模樣?
吳奕萱:我覺得他們都是上弦月,因為我飾演的每個角色在劇情中都在追逐某些想要達成的事,就如同上弦月逐漸圓滿成為滿月的過程。

《爬上頂樓看月亮》演出暨製作人員名單

製作人詹喆雅
故事原創、劇本監修簡莉穎
編劇陳健星、李念潔
作曲暨編曲張清彥
歌詞張清彥(中)、陳健星(臺)
日文協力/翻譯蔡馥伃 
導演杜思慧
助理導演林羣翊
歌唱指導詹喆君
燈光設計邱郁雯
聲音設計李志倫
舞台監督暨舞台技術指導王文明
演員吳知豫、吳奕萱、沈福盈、張芳瑜、陳垣希、詹喆君
樂手陳啟原
【2024衛武營小時光】唱歌集《爬上頂樓看月亮》中文音樂劇 活動頁面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