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1製造所|嘉義製造的文化品牌:初雲製菓&不可無料劇場

文創+1製造所

嘉義市文創產業加速中心:文創+1製造所

臺灣設計展於2021年在嘉義市舉辦後,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為延續設計能量,於同年成立嘉義市文創產業加速中心「文創+1製造所」。中心邀請業界實務專家組成文創顧問團,針對創業者常見的經營挑戰,提供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市場行銷、法務諮詢、創新研發及政策資源等六大領域的一對一諮詢輔導與講座課程,協助地方文化創意工作者透過多元資源的支持,掌握經營實務能力,進而成為獨當一面的創業者。

輕小說《這樣的學園,沒問題嗎?》作者初雲經營的「初雲製菓」,與重視文本作為戲劇發展核心的當代戲劇團隊「不可無料劇場」,皆以獨特且不可取代的創作內容為經營核心。兩者從嘉義市起家的品牌如何結合城市文化與敘事表現,透過文創+1製造所提供的顧問諮詢與營運管理系列課程,激發更深遠的品牌發展,並與這座城市展開對話,共創新時代的創意想像?

從輕小說跨足到城市IP:初雲製菓

初雲製菓 輕小說 木都散策
初雲製菓的品牌負責人初雲。

初雲製菓是一個以故事為概念,創作系列書籍並發展周邊商品,致力於傳遞幸福感的文創品牌。負責人初雲自2013年起在網路連載輕小說多年,憑藉學園奇幻作品《這樣的學園,沒問題嗎?》連續兩年蟬聯小說網排行榜第一名,成功引起出版社的關注,進而推出實體書出版,並於動漫主題的博覽會舉辦線下與讀者的簽名交流的展售活動。

看似平步青雲的創作生涯卻因疫情重創了所有聚眾展會活動,同時也對出版社的經營造成嚴重影響。初雲合作的編輯陸續離職,出版相關事務逐漸改由外包編輯接手處理。

大環境的動盪促使初雲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作品。他細想一本書的誕生流程:「寫稿、交稿、校對,將書印製出來,再設法販售。而在這個過程裡,創作是無法被取代的核心,其他環節則可通過經驗逐步掌握。」於是初雲開始整合過去在出版社累積的人脈,聯繫合適的編輯、繪師與印刷廠,自行開拓上架通路並開發周邊商品,一條龍承接作品從創作到銷售的誕生過程。

從創作者的身份踏入未知的創業叢林,初雲意識到作品的價值已不再僅以版稅衡量。他必須正視市場變化、學習跨產業的溝通,並針對作品進行定價思考與行銷策略的判斷。當他發現自己在創業技能上仍有許多不足時,偶然透過社群貼文了解文創+1製造所的服務內容,於是開始參與每一堂課程並預約顧問諮詢,補足自己的商業概念。

扛起一本書的成敗,首先面臨的商業挑戰就是書籍出版的毛利偏低。由於人們對於書籍定價有固定的框架認知,若僅依靠書籍出版作為主要盈利來源,那麼品牌的生存將會艱難險阻。

不過初雲明白,輕小說具有高度娛樂性,他可以透過IP發展來提升作品價值:「周邊商品能吸引讀者以外的受眾,即使從未看過輕小說作品的人,也可能因為喜歡設計風格而購買。」因此,相較其他文學類型的作品,輕小說更著重於IP的發展。在創作故事時,不僅需要專注於劇情設計,還必須重視角色設定、道具設計和Q版圖騰的構思,方便後續將角色符號運用於周邊商品的開發。

初雲製菓 輕小說 這樣的學園沒問題嗎
透過周邊商品將故事體驗全方位融入生活,不僅能提升受眾的參與感,也能成為創作者開發新作品的重要經濟支柱。

「簡單來說,輕小說不只能賣書、賣故事、賣角色、賣周邊,還能透過授權轉譯成更多不同形式,展現無限可能性。即使當前書市逐漸萎縮,文創周邊因具備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能透過周邊商品的盈餘延長作品的孵化週期,讓創作者不必在尚未準備好時,為了生計匆忙推出下一本書。」從原本以動漫市場為核心的創作想像出發,為了長期拓展品牌發展,初雲嘗試將腳步轉向文化創意產業,為品牌扎根。

在參加文創+1製造所的系列課程時,初雲對印花樂共同創辦人蔡玟卉「新台味設計反攻日本」的講座印象深刻。畢竟,日本是全球動漫IP化最精緻、完整的標竿國家,而輕小說創作者的長期目標往往是將臺灣的原創IP推向國際。

初雲特別提到講座中讓他感觸最深的一句話:「當你換一個媒材,等於重新創一個業。」這句話精準點出周邊商品研發的挑戰——每更換一種表現形式,都需要重新經歷製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瑕疵,學習如何與不同的製造商溝通,並在錯誤中減少耗損,逐步克服困難。

初雲製菓 輕小說 木都散策

另一方面,初雲充分運用文創+1製造所的顧問諮詢服務。他將經營品牌時遇到的困難逐一列出,透過與多位專業顧問的交流,梳理過往的經營盲點,並尋找最適合品牌發展的解決方案。從創作者跨足到出版與文化創意產業,初雲的角色也從過去的乙方轉變為主導發案的甲方。為此,他特別預約了文創+1製造所的法務諮詢服務,與律師逐項檢視合約細節及更認識著作權法,保障品牌與合作對象的權利。

逐步點亮創業能量的初雲,今年榮獲了嘉義市社會處「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創業競賽」的獎項,並計劃於年底成立「城事文創有限公司」。以「用文創說城市的故事」為經營理念的她,目前正盤點嘉義市特有的文化魅力,預計在2025年嘉義市舉辦建城「320+1」活動時,以「木都」為經,「嘉義城隍廟」為緯,結合城市的歷史人文、古蹟建築與城市地景,推出屬於嘉義市的IP《木都散策》。

《木都散策》計畫仿效日本的IP操作模式,在製作階段先將城市的真實地景與觀光亮點納入故事場景,再根據故事繪製地圖。初雲也透過在地文史工作者朋友,聯繫了嘉義市在地的環時好室、臺灣圖書室、嘉喻戶曉文化工作室和台灣田野學校等團隊一起開發IP的走讀導覽路線與實境解謎遊戲來擴大故事IP的連結性。

除此之外,預計也會與在地店家與社會企業合作串連,推出IP周邊商品與觀光伴手禮。初雲認為:「當我們有足夠有趣的故事IP和多元的觀光體驗活動可以吸引旅客來到嘉義市,並且有充足的觀光商品能夠提供給這些旅客們消費;再搭配強而有力的曝光,就可以讓嘉義市的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商業經濟發展與IP成長一起共榮共好。」

初雲將城市裡的合作夥伴比作世界棒球12強賽的球隊成員,平時隸屬不同的團隊,但在推動城市發展時,大家聚在一起成為嘉義隊。而文創+1製造所則像是強大的幕後教練團,協助業者走在正確的創業道路上。

「文創的核心最終是『體驗』,而體驗的來源無非是從『日常生活』與『觀光旅遊』中延續故事IP的生命週期。」對於初雲而言,故事不再僅限於文字,而是從閱讀昇華為豐富的五感體驗,並一步步實現在現實生活中。

將在地特色發展為戲劇文本:不可無料劇場

不可無料劇場
不可無料劇場行政總監鍾欣怡(中)、製作經理郭嘉軒(右)和陳嘉諺(左)

不可無料劇場於2015年立案,行政總監鍾欣怡表示,最初並沒有直覺地想到創業,而是單純希望組織一個戲劇團隊,並思考如何在表演藝術產業中找到定位。劇團在2016年10月才推出第一檔演出,在此之前,一直在確認到底要說什麼故事、在哪裡說,以及以什麼形式呈現。

在過程中,欣怡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團隊。製作經理郭嘉軒於2017年加入,隔年陳嘉諺也成為不可無料劇場的一員,三人一路摸滾帶爬,摸索前行。如今,不可無料劇場從第一檔於嘉義鐵道藝術村僅30人觀眾規模的活動演出,走到百人劇場的售票展演。

身為表演藝術的從業成員,通常從作品本身出發思考,如何呼應空間的需求,製作與創作並存,透過創作內容與觀眾進行溝通,逐步塑造自己的格局。鍾欣怡回顧過去:「對於藝術的追求是不會有結束的一天,但我們在意創作要能夠與觀眾連結,不能活在一群人的想像裡面,得想辦法透過戲劇對接到觀眾與議題。因此劇團每個階段的成長、想像和挑戰各不相同,我們逐一破解困境,達成了最初想像不到的目標。突然間,我們才發現,原來這就是創業!」

為了掌握文化創意產業的最新動態,不可無料劇場時常關注各縣市文化局或藝文團體的公開訊息。劇團是透過嘉義市文化局的社群得知「文創+1製造所」平台成立的消息。當時正值疫情警戒期,國內的表演藝術活動停擺,但劇團透過與顧問的線上面談與討論,根據建議,在疫情期間成功發展出線上親子互動節目。

製作經理陳嘉諺認為,文創+1製造所的顧問群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因為彼此並不生活在同溫層,反而能從其他角度給予建議,幫助劇團記得還有許多需要考慮的面向,避免在盲點中鑽牛角尖,最重要的是告誡成員們,創業是一條現實的道路,凡事都有輕重緩急,不能白白浪費時間。

製作經理郭嘉軒也分享,團隊受到Fina(双融藝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林秀芬)和Joy(Foufou Bunny共同創辦人 洪佳吟)顧問的提點,劇團在作品發展上不再僅僅注重一檔演出的完成,而是能更宏觀地思考宣傳的深度:究竟要將作品帶到什麼地方,吸引哪些觀眾,觀眾除了來看戲,還能額外獲得什麼?

不可無料劇場 歌舞之家
不可無料劇場以戲劇文本為劇場發展的根基,並積極挑戰多元敘事的實驗性展演形式。

2023年度製作的《歌舞之家》便是不可無料劇場在嘉義市實驗成功的經典案例。劇團注意到,嘉義近年吸引了許多返鄉的年輕創業者,城市開始蓬勃發展,討論老屋議題、新式餐飲改革,甚至酒吧文化也逐漸盛行,便意識到通常在大城市出現的精緻娛樂或許也能在嘉義嘗試,於是製作了這檔跨界合作的藝術作品,回應城市的轉變。

《歌舞之家》突破傳統藝文表演的場地限制,選擇在桃城豆花二樓演出。這個場地為一棟1960年代的老醫館建築,觀眾持有入場票券可免費兌換桃城豆花的甜品豆花一杯;而購買限量席次票券的觀眾則享有專屬貴賓席,並可任選紅酒、白酒、特選啤酒或天然康普茶一杯。這樣的觀劇流程設計,不僅打破在表演廳看戲不能飲食的限制,也將場地特色結合了觀劇體驗,成功吸引在地人與外地客兩者不同客群。

鍾欣怡笑稱,《歌舞之家》的售票場次安排在週三至週六,按以往劇場界的經驗,通常週末的票券會最先售罄,然而這次卻出乎意料,平日場次反而率先完售,最後需要特別宣傳的竟是週末的表演場次。劇團還觀察到在地的年輕世代觀眾比較奔放了,早期嘉義的地方觀眾看戲十分謹慎,生怕打擾到劇作進行,即使是喜劇場面也會努力憋笑;現在終於表現得更為放鬆,可以配合著劇情哇哈哈地大笑出聲。

嘉義人的內斂特質也表現在宣傳的路徑上。外縣市的觀眾可能透過社群媒體被吸引而來,但地方的宣傳更多是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劇團或許在演出期間無法確切知道到底有多少嘉義人知道劇作正在上演,但事後曾遇到餐廳老闆認出他們說:「你們就是上次在豆花店表演的劇團吧!」

另一方面,劇團發現,許多嘉義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景象,對外縣市旅客而言,卻是他們所在城市中從未見過的特殊文化。例如《歌舞之家》的劇情,講述了一個康樂隊家庭的故事。臺灣的康樂隊起源於1960年代的軍旅娛樂,後來逐漸融入民間,常出現在工地秀、酬神活動或求明牌的現場,以充滿感染力的歌舞為群眾帶來歡樂。即使到了現代,部分康樂隊仍活躍於廟宇繞境或社區活動,例如嘉義文化公園,固定時間都有社區型康樂隊的表演。只要插上卡拉OK伴唱機,便能吸引群眾共度搖擺夜晚。

嘉義人對康樂隊的場景十分熟悉,但外縣市的朋友們卻對於在文化路夜市這樣人來人往的地方,嘉義竟然仍有固定的康樂隊表演感到驚訝。透過舞台演出,劇團將這些城市特色加以提煉,向外地觀眾展示嘉義有趣的地方文化,並將舞台上的故事與真實生活緊密結合,也是身處在嘉義的不可無料劇場,展現在文本的獨特之處。

地方文化與六都城市的差異鮮明,鍾欣怡感謝文創+1製造所的顧問連國輝(玩美文創設計工作室 創辦人)和林政緯(大宇宙情報營運總監)。在諮詢與提問的過程中,顧問群貼近劇團的需求,專注於處理地方議題,並未將其他城市的娛樂模式強加在嘉義之上。細緻的討論方式讓劇團能吸收顧問過往的成功經驗,並將概念轉化為適合自己的實踐範疇,發展出專屬的嘉義姿態。

不可無料劇場

文創+1製造所在輔導團隊的過程中,會帶領地方文創團隊參與臺灣的大型文化展會。郭嘉軒對2022年於高雄舉辦的台灣文博會印象深刻。當時,嘉義市以「摩登時光」為主題打造城市主題館,展場內大量垂掛的木質元素與營造的氛圍,讓他聯想到劇場的舞台與音樂設計。文化的相互轉譯,啟發了團隊對於劇場運用的更多想像。

不可無料劇場經營至今,無論是在製作文本還是進行大量密集的溝通,陳嘉諺發現,劇團已經迎來了下一代年輕人踏入這個領域。不同世代在工作執行中的價值觀與思考邏輯的差異,成為了創業過程中的一個挑戰。如何創造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讓大家都能擁有良好的工作條件,成為劇團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近期積極請教顧問的管理議題。

或許對於小眾市場裡的訊息傳遞,難以像生產線的產品模組那樣遵循標準作業流程,但不可無料劇場始終保持隨時可調整和改變的狀態。近年他們嘗試將自己的演出作品深化到劇本出版,強化戲劇文本的優勢,並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團隊對生命的對話以及對城市發展進程的感受。或許在下一個年度,原有的創作思考會被重新塑造,但他們試圖與這座城市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以囊收最美好的創作時刻。

評分者:admin
評論分數
5.0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