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港導讀 • 陳澄波密碼】解謎一樁神秘畫作修復案件,台灣歷史小說首獎,書中嘉義地景創作地點解密分享。(附今昔地點圖對照比較)

普羅是英文Proletariat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指勞動階級,而普羅藝術則是社會主義信仰者所要推動的藝術觀,他們主張藝術應該要反映人民生活,要呈現普羅大眾的真實面貌,一九二〇年代這個主義從歐洲傳到日本時,留日的王白淵、楊逵、陳澄波、陳植棋等人,都受到思潮的衝擊。

柯宗明,《陳澄波密碼》,P.300.

集結作家、編劇與導演為一身的柯宗明先生,受委託需將畫家陳澄波的故事轉譯成舞台劇,他從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發現陳澄波有一幅畫《琳瑯山閣》只有寫上年份,卻沒有畫家簽名,但在畫作上簽上創作者的名字,是15世紀開始流傳的習慣(佳士得專家指南:畫作背面的重要細節),柯宗明先生便以《琳瑯山閣》這幅畫作為解謎的序幕。

歷史小說的困難之處,在於需要解讀歷史、想像歷史,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也必須依據個性的脈絡,《陳澄波密碼》切分為兩個故事線,如同古早中藥行的藥櫃抽屜,抽出兩個時代的故事。

1984年代一對情侶(方燕&阿政)收到一樁畫作修復的委託案,委託人不願透露畫家姓名,方燕和阿政便拿著畫到處抽絲剝繭拼湊出創作者的人生,但在那個第一家麥當勞進駐臺灣的時代,依然戒嚴。

另外一個故事線,則是像過去公視影集《莫內和他的朋友們》的摹寫方式,透過方燕和阿政四處訪問與陳澄波接觸過的人物,像是林玉山先生、袁樞真女士、劉新祿先生、楊三郎先生、李石樵先生和陳澄波後代等文化人士,依循線索,道出陳澄波不同時期在東京、臺灣和上海三地的創作背景與人物故事,慢慢立體化這位曾經在台灣史上被噤聲四十年的傳奇畫家。

此篇因疫情的地理限制,以《陳澄波密碼》一書中提及在嘉義市區的部分作品貫穿今昔,呈現畫作中的今日嘉義面貌。

《琳瑯山閣》

  • 昔日

是當年嘉義的文化沙龍,主人張李德和是臺灣第一代接受現代教育的女性知識份子(張李德和詳盡介紹可參考: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課本沒教的「新課綱的張李德和到底要怎麼教?讓你看看文化資本的厲害!」),在日治時期與陳進同登府展無鑑​查(免審查)資格的兩名台灣籍女畫家之一,積極贊助嘉義地區的書畫雅集。陳澄波先生、林玉山先生等在地畫家與文化人士經常出沒此地。

但因時代的壓迫下,張李德和丈夫開設的諸峰醫院,在陳澄波遭國民黨槍決時,連擔架都不敢出借,迫使陳家必須將屋門拆下代替,家中收藏的陳澄波作品也都藏起來,甚至必須刮除名字才得以保留畫作;後續與陳家不再相互往來。

1935年,陳澄波《琳瑯山閣》,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已成為合作金庫銀行嘉義分行的所在處(嘉義市西區國華街279號)。

《溫陵媽祖廟》

  • 昔日

陳澄波住家附近的廟宇,畫面中的廟門口有一座幫浦,是周邊婦女洗衣閒話家常的地方,據傳是把陳澄波帶大的阿嬤最愛的一幅畫之一。

據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名單之後】「地方色」到「生活色」:簡綽然的後臺展人生一文中提及,熱帶風景、香蕉樹、媽祖廟、水牛、原住民等題材是臺灣的地方色,是日治時期官辦美術展覽中常見的題材,讓日人可以對殖民地充滿想像,算是當年常見的錄取公式。

1927年,陳澄波《溫陵媽祖廟》,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溫陵媽祖廟座落在現在的國華街和延平街叉口,是嘉邑朝天宮的俗稱,始建於1760年,已有260餘年的歷史,供奉泉州晉江(又稱溫陵)的媽祖,是我疫情前夜晚光顧秘氏咖啡都會借停機車的廟埕(延伸閱讀:沒有誰是誰的分店,因地而異種下的咖啡種子:嘉義-秘氏咖啡)。

而陳澄波的故居就在附近國華街與蘭井街的交岔口,現今已是嘉義冰品名店咱台灣人的冰 – 台灣人蕃薯糖圓仔湯的所在地。曾經在街訪時,老一輩的奶奶告訴我:「有個很大塊招牌,那個賣番薯糖的地方。」

《嘉義街外(二)》

  • 昔日

陳澄波先生於1926年開始繪畫「嘉義街外」系列作品,目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確認系列作品有四張,其他可以參照此篇陳澄波「嘉義街外」系列畫作介紹專文,多是從垂楊路望向國華街的位置,作品中呈現大量的街道電線桿。嘉義電力的發展始於日治明治時期,嘉義電燈株式會社是台灣第一間民營電力公司,於1911年獲得總督府同意成立籌備,1913年開始供電,開啟了嘉義市街擁有電力的時代。

1927年,陳澄波《嘉義街外(二)》,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當時的嘉義電燈株式會社約在今日台電仁愛路變電所的位置。

《嘉義街中心》《嘉義街景》

  • 昔日

陳澄波先生的作品常有大量聚集人群的空曠之地,而空地的面積可能佔到畫面的二分之一,《陳澄波密碼》的作者稱之為「廣場意識」。當時還是黃土路的中央噴水池,也是《嘉義街中心》、《嘉義街景》作畫的目標之一。雖然畫中的人物都小小的,每一個人卻有專屬的動作,可能是撐陽傘、拉人力車、拄著柺杖等,都是陳澄波先生透過細節呈現的庶民生活。

而《嘉義街景》中的新高寫真館是到嘉義創業的攝影師方慶綿買下的街角照相館,並沿用「新高寫真館」的舊名。人稱「新高伯」的方慶綿先生以山岳攝影聞名,一生登玉山三千多次,足跡遍佈許多臺灣山岳,開創販售高山風景照和團體登山紀念照的商業模式,為早期臺灣山岳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嘉美館也曾推出專展(《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像與復返》)。

另外,《嘉義街景》中的三層樓洋房,曾是1930年代嘉義市街的第一高樓「豐茂金物商」的事務所,鋼筋水泥建築顯現羅茂松家族的權貴財力。

1934年,陳澄波《嘉義街中心》,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1934年,陳澄波《嘉義街景》,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中央噴水池一直嘉義市中心的代表地景,現在已放置1931年代表嘉農(KANO)投手吳明捷的雕像,周邊便是熱鬧的文化路夜市。

而新高寫真館的現址則是大興繡莊所在地,於嘉義市東區中正路317號。

《嘉義郊外》

  • 昔日

後方是高聳的玉山雪頂,據陳澄波後人的回憶,這幅畫的創作地點應在嘉義郊外乳農場。

1935年,陳澄波《嘉義郊外》,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已是交通幹道,通勤時間車水馬龍,絲毫比對不出當年的景色,只要Google地圖搜尋陳澄波畫架-世賢路吳鳳路口,即可標示該幅畫的地點,但現場的畫架在世賢路四段的紅色小廟後方,位置並不顯眼。

《西薈芳》

  • 昔日

因林業繁榮,日治時期在當時嘉義的西門町(約今日西門街、中正路、西榮街、蘭井街區塊一帶)設立遊廓,也就是合法的風化區,娛樂產業興盛。

《西薈芳》,有匯集香氣之意,是當時酒樓的常見名稱,不少地方仕紳也會到酒樓聚會。畫面正中間的三位女性,一位旗袍、一位和服和一位洋服,闡述當時嘉義並存的多元文化。除了西薈芳,歷史上也有東薈芳(1884-1926),在日本時代與江山樓、春風得意樓、蓬萊閣,並稱大稻埕四大有歌女陪侍的酒家。

1932年,陳澄波《西薈芳》,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從《西薈芳》一圖中的嘉林商會,根據1936年的嘉義市職業別明細圖比對,可以看到位在光彩街與民生北路交叉口附近,所以《西薈芳》的舊址應該是在嘉義肉羹周圍,但可能都市規劃的關係,民生北路兩側的房子已拓寬至一定距離。

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1936),畫面截圖自中研院GIS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另外提一下在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官網上,講解當時的酒家氛圍有提及一張二戰後期即將入伍的臺籍青年,在嘉義「美人座料理亭」的餞行場景,而美人座酒家現址在嘉義市公明路279號,目前已經是中醫診所。

但對面開業近四十年的新 高速餐專門店,還知道美人座酒家當時的榮景,那天進去外帶芋香排骨飯,順道跟老闆娘佐證一下史實,她為年輕一代還知道美人座酒家感到驚訝,甚至還多送我一碗滷白菜!

賣著很像日式洋食的新 高速餐專門店雖然外表陳舊,菜色看起來也是一般的便當菜,卻異常家常順口,是不少老一輩嘉義人讀書時期,常光顧的用餐場所,疫情後再好好享受店內用餐的老時光氛圍。

美人座酒家也讓我想到某次陳世岸老師帶領的嘉義走讀,拜訪台斗街的萬台宮廟,廟裡的祭壇,就是美人座出錢捐贈的,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左邊,都簽上美人座的名字。

《嘉義公園一景》、《嘉義公園一角》

  • 昔日

嘉義公園是陳澄波先生常常帶二女兒陳碧女女士和兒子陳重光先生寫生之地,陳澄波也在此創作多幅專屬嘉義公園的作品,留下不少公園速寫與油畫的相關作品。

1934年,陳澄波《嘉義公園一景》,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1934年,陳澄波《嘉義公園一角》,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今日的嘉義公園與緊鄰的嘉義市立棒球場、嘉義樹木園及都會森林公園共組成嘉義都會森林公園,擁有大片綠林,是嘉義市民的休憩地點。

因現今保育動物的觀念進步,公園裡已沒有專屬的觀賞動物,原先的日本神社也在1994年的遭祝融燒毀。近年氣候乾旱,公園裡許多雨水相關的設施都是乾涸的狀態。

《木材工廠》、《貯木場》

  • 昔日

嘉義的發展與阿里山林業息息相關,山林間的木頭靠著鐵路運回森林鐵道的起始點「北門車站」,各路商人前來選購,這些木頭便進入號稱東洋第一製材所加工成木材,工廠、煙囪、杉池、動力室、天車、鋸屑室、乾燥室等都是當年這個東亞規模最大貯木池的壯闊奇觀。

動力室也曾是嘉義最早火力發電廠,留有當年發電的配電設備,也是嘉義第一座鋼骨構造的鋼筋混體土建築。

年代不詳,陳澄波《貯木場 》,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1921年,陳澄波《木材工廠》,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今日

製材所在疫情前,除了將部份建築轉為展覽場地,介紹嘉義的木業歷史或是木雕藝術品的成果發表外,往裡頭走是大片草地,許多家庭會帶小孩在這丟飛盤或遛狗,這裡也時常成為舉辦市集的場域。

在這裡也可以眺望嘉義市的著名地標之一,王文志藝術家的作品《森林之歌》。

疫情後,待嘉義市立博物館重新開放,二樓常設展:展望諸羅也透過模型與機械開關,展現嘉義林業的運作經濟。

《北回歸線立標》《北回歸線地標》

  • 昔日

《北回歸線立標》是第二代北回歸線標誌,為慶祝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臺灣總督府在鐵路與北迴歸線交界處附近設立紀念性的建物,象徵帝國榮譽的彰顯,1908年建造的第一代因風災而損壞,日本人在1921年利用原地木頭重新建造第二代標誌,亦即陳澄波先生畫中的方錐狀的尖塔樣式。

1921-1923年,陳澄波《北回歸線立標》,圖片出處為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北回歸線地標》則是為了迎接1923年的日本皇太子裕仁至臺灣的訪視,總督府特意將木造的北回歸線標誌翻新為石造建物。第三代的標誌存續至1935年,日本政府才因為殖民四十年的臺灣博覽會而再次改建。

因是為了迎接日本皇室成員,第三代的圓球有人聯想是日本國旗上的「日之丸」。

  • 今日

今日的北回歸線已到第六代,為畫面中幽浮式的建築,是北回歸線太陽館,集結科學與教育的場域。最右邊的則是第五代北回歸線,在嘉義空軍施工整建成小公園後,一直矗立在台一線縱貫公路旁。(歷屆北回歸線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陳澄波為了替當時因為他而相信政府的市民負責,與其他七個議員共組成和平使團前往水上機場表達和平之意,沒想到反被軍方扣押,最後僅釋放四個議員,留下他們認為平時最嚴厲質詢官員的議員。一九四七年的三月二十五日,畫家陳澄波先生、醫師潘木枝先生、牙醫盧鈵欽先生與戲院老闆柯麟先生,四人於嘉義車站前公開槍決。

我還蠻推薦《陳澄波密碼》搭配2019年的百靈果讀書會,他們針對此書共出了八集的解說,六集針對篇章故事,一集是與作者柯宗明先生的訪談,另外一集則是與陳澄波基金會的董事長,也是陳澄波先生的長孫訪談。若看完書真的沒有時間聽,那就挑選人物訪談的那兩集,除了可以更知道作者的創作脈絡外,陳澄波基金會的董事長公開分享白色恐怖下的家族如何生存過來的人生觀,他們選擇大步前進,尋回更多臺灣繪畫黃金時期的繪師作品,不執著於困難時代的指責,是《陳澄波密碼》一書外,作者可能都沒有預料的可貴之處。

臺灣還有許多未發現的題材,可以寫出自己的歷史小說,每個小人物依然有可塑之處,反應的不只是一個世代,還有每個時代下的情感,就像陳澄波先生和陳植棋先生的相知相惜一樣,還有陳澄波先生背後最重要的牽手:張捷女士,若不是他努力將陳澄波先生的畫作藏在樓閣幾十年,今天的我們,將會讓這個名字持續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還好,最絕望的地方也有春天。

更多下港女子的文章……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