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首頁
  • 關於下港女子
  • 臺灣遊記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 世界旅行
    • 香港
    • 日本
    • 韓國
    • 泰國
  • 專欄作品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 every little d
    • Hanako Taiwan
    • La Vie
    • 上信饌玉
    • 微笑台灣
    • 草悟系
    • 樂活島
    • 其他作品
  • 品牌合作
    • 商品開箱
    • 活動推廣
    • 公益參與
    • 影音宣傳
    • 購屋記事
  • 導讀
    • 展覽
    • 書籍
    • 活動
  • 2025選物特約優惠專區
    • 崙禾社企|蘆纖凍、蘆筍能量蛋白飲和蘆筍多醣精萃優惠碼EKANG
    • 島座茶葉、茶麵開箱介紹|官網輸入優惠碼Ekang95享95折優惠
    • 登機箱推薦品牌|台灣製造Rima20吋登機箱,優惠碼EKANG
    • 擴香石推薦|檳榔炭擴香石柿子說(推薦代碼ekang95享95折)
  • 首頁
  • /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首本作品《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已於2023年7月17日出版,四刷。入選文化部2024「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 Books from Taiwan 2.0 計畫」亞洲專刊入選書單,誠品書店2023全年度嘉義市銷售第一名、2023博客來年度生活風格類TOP50。

粉絲專頁

下港女子

Hello,我是下港女子。為什麼稱呼下港女子?學生時代隨著家人北遷,但許多長輩還是住在嘉義,每個月爸爸都會說:「這週要轉去下港。」下港成為生活中再親切不過的詞彙,是南國的陽光、鹹鹹的海味和眾人歡聚的時光。2019年夏天開始書寫旅遊文章,2020年回到嘉義居住。

目前為自由接案的圖文創作者,以真誠溫暖的筆調紀錄各地風土民情,不受限南方所見所聞,也分享頂港風景。除了寫文章、拍照攝影、與友人一起出版刊物、參與地方策展或辦活動,做自由接案者能賺錢的事情,也做有趣的事情。


2023年7月17日正式出版首本品牌專屬作品《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博客來當月旅遊類暢銷月榜第一名、誠品書店休閒趣味暢銷雙週榜第九名。


Instagram寫觀察的抒情記事,Facebook粉專記錄些可愛的土地故事;品牌官網比較像是作品集。

Instagram

ekangwoman

岡山城市博物館特別展 #吉卜力公園與 岡山城市博物館特別展 #吉卜力公園與吉卜力展

入住岡山全日空皇冠假日飯店,意外發現旁邊就是舉辦《吉卜力公園與吉卜力展》的岡山城市博物館,立刻決定讓它成為這趟日本行的最後一站!

展覽內容聚焦於2022年在愛知縣開幕,以吉卜力動畫世界為主題的「吉卜力公園」,展出設計草圖、企劃發想過程,以及宮崎吾朗與團隊的工作流程,帶領觀眾深入了解這座公園誕生的幕後故事。

每一張設計圖稿精緻到讓人想要裱框收藏,細節控絕對會看得心滿意足。

#安雅與魔女 展區也很驚喜。

這部吉卜力首部CG動畫長片取材自《霍爾的移動城堡》原著作者Diana Wynne Jones 在2011年發表的作品《Earwig and the Witch》,由宮崎駿與宮崎吾朗父子聯手製作,顛覆了大眾對吉卜力的一貫印象。

當時觀眾反應兩極,加上正值疫情期間上映,未能引起廣泛討論。

不過在了解製作邏輯後,我自己是喜歡這部片的!

吉卜力工作室在進行場景設定時,會運用攝影與打光技巧,確認光線從特定角度照入時,角色與物品的光影變化是否合理。黑貓湯瑪士靠近火爐時,瞳孔應該如何變化?動畫中的食物也會先透過草圖描繪,再製作出實體模型,拍攝後再將照片融入動畫中。

一連串對細節的講究,難怪這部片的製作歷時四年之久。

很會耍小聰明的安雅,或許是吉卜力作品中最屁孩的角色,但也因此展現了他獨特的生存之道。七〇年代的英式搖滾,更凸顯了他血液裡叛逆的個性。

《安雅與魔女》的幕後團隊中,還有三位來自台灣的動畫師參與製作,Netflix、MyVideo、Google Play 和 Apple TV 都看得到!

想到前陣子社群洗版的 ChatGPT 吉卜力風格圖片,走出展場時,家人說了一句話:「吉卜力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創作者的信念與人生哲學。從人心長出來的思想,是無法被取代的。」

這個展覽在日本各地巡迴,如果有幸遇上,誠心推薦。

#okayama#japan#city#museum#岡山#展覽#岡山城市博物館#岡山景點#岡山旅行#吉卜力#吉卜力的動畫世界#ジブリパークとジブリ展#岡山シティミュージアム
府城城垣節!臺灣府城隍廟重啟睽違19 府城城垣節!臺灣府城隍廟重啟睽違19年的盛大遶境活動:府城隍巡城祭。

台南中西區青年路的府城隍廟,創建於1669年,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城隍廟。

城隍信仰自古以來與社會秩序密切相關,象徵維繫公義的神祇。府城隍廟歷經清領、日治至戰後時期,不僅持續保有傳統科儀,也隨著時代變遷融入新的社會功能,成為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適逢府城建城300年,廟方特別以「府城隍巡城祭」之名重啟睽違19年的盛大遶境活動。

2025年5月3日當天,台灣西半部多間城隍廟將齊聚台南共襄盛舉,包括台北府城隍廟、松山霞海城隍廟、新竹都城隍廟、彰邑城隍廟、彰邑田洋城隍廟、嘉義城隍廟、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小南城隍廟、米街忠澤堂、西門水流城隍祠和全臺首邑縣城隍廟。

遶境路線將依循舊城輪廓行進,以大東門(迎春門)為起點,途經大南門、大西門與大北門,象徵府城隍爺巡視四方,庇佑眾生。

針對城門,透南風工作室與稚葉社創共同媒合艸非火Fake Fire Atelier,為臺灣府城隍廟打造藝術裝置《城城點點》。近期同步在歡迎門(大東門、大北門、大南門、大西門)和古蹟方尖碑(小東門、小北門、小南門、小西門)上貼有「數位闖關:繞著城牆走一圈」公告。

民眾透過手機掃描,加入「府城城垣300年」LINE帳號,並複製通關密碼貼入聊天室,除了可獲得虛擬集章憑證,也可同步得知附近參與數位集章串連的店家,一起去走走探探,發掘地方沒去過的小店。

本次任務分為紅、黃、藍三大類型,參與者只需在每一類別中完成至少6項任務,共計18個地點,即可在5月10日至11日前往南門公園「城是生活嘉年華」現場,獲得紀念品「城門款曬娃包」(內含物不包括展示用玩偶)。

那天為了集章,在台南水仙宮市場內的欽欽珈琲喝冰巧克力,以及大嗑Atem coffee的三明治,好過癮。

ㄧ

#府城隍巡城祭 2025年5月3日(六)
遶境時程
07:00勝利路 光華高中集合
07:30府城大東門起行
遶境路線與交通管制請見「臺灣府城隍廟」公告。

#tainan#tainantrip#tainancity#temple#culture#citywall#tainantravel#weekend#府城#台南#府城城垣節#府城隍巡城祭#府城隍#遶境#裝置藝術#廟宇
\ 歡迎收藏/  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的遊園指南!

大阪萬國博覽會展期將持續至10月13日。會場選在大阪市過去作為垃圾掩埋場的人工島「夢洲」,以設計未來社會的生活方式為主題,強調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不僅期望翻轉夢洲的負面形象,更是後疫情時代下,各個國家如何重新找回連結與對話的關鍵活動。

我們整理了相關參與心得,並結合社群萬名網友回饋的在乎事項,提供給即將前往的朋友作為背景資料參考。

|事前籌備|
-穿一雙好走的鞋,單日步行可能達2萬步。
-住宿請選在中央線(綠)直達夢洲站很方便。
這次我們入住谷町四丁目車站旁的APA HOTEL Osaka Tanimachi 4chome Ekimae Kita,下樓就是便利商店和地鐵站,地鐵站的出口還設有電梯,拖運行李非常方便。這間有公共浴場可以泡溫泉。(日本東京APA最近出事,但大阪這間APA感受是好的,大家自行斟酌品牌信任度。)

-事先上網預訂門票!雖然會開啟現場票券窗口,但會依照當日人潮隨時停止販售。且當日票沒有萬博ID,無法進行場館預約,建議還是先至官網進行門票購買,以擁有預約場館的機會。
-全區皆無現金支付。請記得攜帶信用卡或是儲值完成的ICOCA。ICOCA單次儲存上限為2萬日圓,但會場內有將近60台儲值機器。
-大阪萬博地圖先存在手機或是印下來,會場很大,可以幫助進場後的方向感。若需要繁體中文版的地圖,在我官網文章《 大阪萬博 2025攻略|集結萬人迴響的事前籌備到進場後的遊園指南》這篇裡面有雲端連結。

-出發前可以先至超市或便利商店準備好一整天的糧食,節省現場排隊購餐的時間。園區只要看到是椅子的空位,都可以坐下來休息。
-民眾可以帶水跟飲料進到大阪萬博會場,但飲料得是透明瓶身看得到內容物的形式;若是鋁罐會在安檢處被丟掉。個人的保溫瓶可以帶,安檢人員可能現場會請您喝一口水,證明內容物沒問題。

|大阪萬博進場後|
-會場內公共藝術中唯一的台灣作品,位於「東」入口右側,是藝術家賴純純創作的巨型雕塑《希望之花》。
-東出入口與西出入口旁有郵局。買一張郵票,可以蓋大阪萬博的郵戳。郵局內也有販售紀念郵票,1本2300日圓,內含10張郵票和1張明信片。
-進場後第一件事,記得先打開自己的萬博帳號,當日可以再登記展館場次。而當日預約場館的時段參觀完畢後,還可以再進行多次預約,都有人因此搶到鋼彈館或是熱門的日本館。

-若要確認場館方向,可以走進大屋根,樑柱上會貼有場館編號與指示。
-東出入口走到西出入口的場館,至少給自己半小時腳程的餘裕。園內也有循環的東西接駁公車,一次是400日圓,單日無限次搭乘是1000日圓。
-明顯的團體休息處或是部分飲料機旁會有飲水機,不用擔心裡面裝不到水。園內也有大量的飲料販賣機陳設。

-大阪萬博會場內,各區域的廁所形式與外觀設計都不盡相同。比較特別的是,P區有一座外觀像建築工地圍籬的廁所:排隊時是站在外圈的廁所門前,進入後要記得按下門內的鎖定按鈕,亮燈會顯示「使用中」。如廁結束後,則直接從另一側的門離開。

|場館參觀心法|
-喜歡了解如何策展與論述型的人,可以多挑日本的主題館,例如:日本館3區或是Earth Mart。國外展館我個人喜歡澳洲館的簡單直接、義大利館藝術與音樂的結合,烏茲別克則是預料外的小驚喜。
-親子適合的場館綜合大家的意見有科威特館(好評最多!)、哥倫比亞館、Panasonic 館、澳洲館和荷蘭館。
-熟悉日文的人會很吃香,現場解說牌和工作人員以日文和英文為主。

-在大阪萬博會展看到好奇的場館,只要拍給ChatGPT,它會依照建築外觀解答該場館的國家主題。
-場館內的論述展牌也可以拍下來請ChatGPT進行翻譯,更能進一步了解場館的策劃與想法,增加觀展體驗。

-若非團進團出的劇場式體驗場館,其他入場後自由遊晃的場館不太會有觀展時間限制。大家可以依照舒服的速度慢慢看,不用擔心下一批預約的人進來,自己會被趕走。

|周邊商品與場內限定|
-東、西兩側的官方商店,兩邊除了擁有多家品牌授權的零食伴手禮,各自還販售不同款式的當店鋪限定商品,兩邊都可以去逛逛。

-藏壽司在L區(靠近西側),平日晚上不太需要排隊。會有萬博與多國聯名的限定餐點。

官網APP是真的難用,但有上線繁體中文版,只要多點耐心就能搞懂遊戲規則。把大阪萬博當作是大型關卡,越理解就能玩得越盡興。

1970年代的萬博曾單日突破83萬人次,那天甚至有數千人搭不到末班車回家,直接留在會場過夜,當年的萬博還發送毛毯和食物應急狀況。

2025年這屆是日本萬博史上海外參與國家最多的一屆,加上旅遊的便利性,人是一定多,但現代有更多選擇的解決方式,不用太擔心。平日前往,排隊人潮會大幅縮減。

整體而言,觀展的收穫大過於所有不適。
畢竟對台灣人來說,實在很難想像有比這更低成本的環遊世界方式了。

—

這次我們在  @kkdaytw 購買日本實體SIM卡與eSIM的無限量吃到飽方案,結果證明選擇不同通訊設備最保險,有助提升旅程順暢。

#expo#expo2025#expo2025osaka#osaka#大阪#大阪万博#関西#関西万博#關西#日本#🇯🇵
我們平安抵達台灣囉! 完成了上半年 我們平安抵達台灣囉!

完成了上半年度給自己的功課,走訪2025年大阪萬博與1970年代舊址、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全會期的所有島嶼,感受10個地方的春季風光,欣賞近百件藝術作品。

2019年在瀨戶內海看過的景色,隨著年紀增長,長出了更多餘裕——依著自己的節奏,慢慢認識當下遇見的事物,錯過了也無妨。

對於未曾見過的景色,感謝自己仍保有孩子般的好奇心與手足舞蹈的興奮,願意奔向那片令人雀躍的風景。

也感謝這幾週大家在貼文的熱情支持與回饋,真心感激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一同參與討論。若有人看到極少數帶有負能量的留言,我只想說:別讓任何人奪走你可能擁有快樂的權利。

別人覺得平淡、不喜歡或感到疲憊的部分,往往正是我們覺得最有趣,或是與同行的人創造美好回憶的時刻。

/

我永遠記得學生時代與一位國際交換生的對話。

來自比利時的同學說想去野柳看看女王頭,但那天氣象預報顯示百分之百會下雨。我建議他們往南走,大雨可能讓野柳的行程變得不太好玩。

他們回答我說:「布魯塞爾也常常飄雨,沒關係的。我知道那裡是台灣的觀光勝地,網路上的評論我也看過,但那些都是別人說的,我想親眼去看看。」

那天風雨交加,但他們仍然開心地和女王頭合照。回程的公車上,他們滔滔不絕地說著,慶幸自己有來,終於如願見到了。

/

那天之後,讓我學習到重要的一課:任何外界的資訊,都比不上親身實地走訪過的感受。旅途的快樂,只有真正踏出雙腳後才能成立;至於不適與懊悔,也是自己才說得算。

經驗可以參考,但如果讓別人的經歷決定自己是否啟程,我覺得那會很可惜。

接下來會陸續分享這三週旅程中的所見所感,也希望大家無論讀到哪一篇,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那份獨一無二的快樂。

誰也取代不了。

#setouchitriennale#setouchi#japan#travelgram#Naoshima#黃南瓜#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直島
紀念在直島遇到狸貓的傍晚。 ​ 在吉 紀念在直島遇到狸貓的傍晚。
​
在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1994年的《平成狸合戰》。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能在現實生活中近距離目睹真正的狸貓!
​
當時正在地中美術館的服務台,遇到陪館員上班的「莉莉」。據說莉莉是直島最親人的貓,會賴在辦公椅上打盹,也會向遊客撒嬌。
​
正當我們還沉醉在莉莉的耍廢魅力時,後方的樹叢間突然衝出一個肉肉的身影,竟然是一隻狸貓!
​
畢竟從沒親眼見過實體,我們連忙對照牠的特徵:臉上有明顯的黑色眼罩、毛色蓬鬆、耳朵短小,然後⋯⋯會結伴同行!
​
往旁邊一看,是兩隻一起登場。
​
狸貓果然不太怕人,隨著周圍也開始有其他旅客注意到,大家紛紛圍觀,結果兩隻一樣老神在在。

莉莉倒是有點不爽,覺得自己的光環都被搶走了,後來跑到草叢緊盯著狸貓們。
​
在日文中,狸貓的發音有運氣好的諧音,因此被視為招財與帶來福氣的象徵。
​
後來,我們參加完美術館的夜間活動,由於已經沒有接駁巴士了,只能認命地從地中美術館摸黑走回宮浦港。
​
三十分鐘的腳程還走不到一半,恰巧有一位爺爺開車經過,說是順路便邀請我們搭上順風車。
​
真是太幸運——這位爺爺,該不會就是狸貓變身的吧!

🦝

#naoshima#travel#japan#tanuki#setouchitriennale#cats#地中美術館#直島#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
大阪萬博義大利館把達文西的親筆手稿、卡拉瓦喬的名作,甚至連法爾內塞的阿特拉斯雕像都搬來了!
​
我們在館內問了保全和工作人員最多次的一句話就是:「這是真品嗎?」
​
每個人都毫不猶豫地回答:「那當然!」
​
義大利館以 L’Arte rigenera la vita(藝術讓生命重獲新生)為主題,由藝術品、劇場、拱廊與廣場等元素構成,充滿濃厚的藝文氣息。
​
我們造訪的當週,每到傍晚義大利館總是熱鬧非凡,館內傳來激昂澎湃的音樂。走進展館才發現,演奏的主角竟是穿著黑制服、戴著紅白羽飾帽的義大利憲兵樂隊。
​
現場觀眾邊聆聽現場演奏,邊欣賞館內展出的經典藝術作品。作為文藝復興的起源之地,義大利可說非常任性,直接把價值連城的藝術品搬來現場,讓大家近距離欣賞與拍攝真跡珍品。
​
/
​
展出的有借展於拿坡里國立考古博物館的《法爾內塞的阿特拉斯》。阿特拉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因違抗宙斯而被罰以肩膀支撐天空,他常以托舉天球的形象被人認識。
​
這座雕像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阿特拉斯雕像,約為公元2世紀的羅馬大理石作品,推測是對更早希臘化時代原作的仿製品。
​
還能看到卡拉瓦喬1600至1604年間創作的祭壇畫《埋葬基督》。這幅名作描繪了基督為愛而拯救人類,帶來永恆生命的宗教意象,戲劇性的敘事與極致的光影運用,成為藝術史上的不朽經典。
​
下巴還來不及收攏,眼前竟已是達文西的《大西洋古抄本》!大阪萬博期間展出四頁親筆原稿,7月13日之前展出的是機械設計草圖,後半段則換成建築研究草稿。
​
這位集科學、藝術與工程於一身的博學者,透過筆跡留下跨世紀的智慧痕跡。能如此近距離見證達文西的親筆之作,實在難以想像。
​
/
​
場館頂樓設有屋頂花園與餐廳,傍晚走上去,能清楚眺望周圍場館的夜景,連大屋根上行走的人影都顯得格外魔幻。如果不趕時間,可以推門而入,享受一頓義式料理。
​
義大利人相信,或許脫軌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我們當天隨機進入義大利館,意外撞見這麼多驚喜,也算是實踐一點義式生活哲學吧。

文藝復興的發起國,俯拾皆是合不攏嘴的藝術本錢。

#expo2025#expo2025osaka#osaka#japan#italy#art#statue#painting#関西万博#大阪#大阪万博#義大利館#義大利#🇮🇹
擁抱小豆島!造訪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感動之作。
​
藝術家王文志來自嘉義梅山,他的作品時常以竹編為媒材,風格鮮明、溫潤,吸引無數旅人前往感受自然素材所散發的靈性與力量。
​
這次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他於小豆島中山地區,與團隊及在地居民攜手,運用多達4000根竹子,打造出一座巨大的竹編裝置〈擁抱小豆島〉,壯觀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
據報導指出,〈擁抱小豆島〉是王文志歷屆作品最長的廊道式結構,象徵人們內心與大自然深刻的連結,也寓意地球與宇宙母體透過臍帶緊密相繫。
​
恰好遇上一日的風和日麗。午後三點抵達時,陽光正好灑落在竹編的縫隙間。
​
明亮處的竹子交錯排列出深淺不一的色彩,更添視覺層次。人們沿著竹編廊道緩步走入作品,耳邊是叢林間的蟲鳴鳥叫,輕拂過徐徐微風,慢慢迎來一整圈的開闊視野。
​
脫下鞋子,躺在竹構之間,仰望蔚藍的天空。
那一刻,旅途的疲憊與心情波動都回歸了平靜。
​
幸好這次安排了幾天住在小豆島,不必趕船,才能從容地擁抱這座島嶼帶來的美好。

躺在裡面可以有多廢,看第七張就知道。
​
雖然〈擁抱小豆島〉距離土庄港約有八公里,但作品旁就是名列日本百大梯田的中山千枚田,再加上沿途經過的肥土山一帶也分布著許多精彩的藝術作品,絕對值得一探!

#setouchitriennale#setouchitriennale2025#art#festival#shodoshima#island#artwork#小豆島#中山#中山千枚田#擁抱小豆島#王文志#藝術#創作#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大阪萬博的澳洲館,個性鮮明的喜歡。
​
離開大阪萬博之後,我們猶豫秋天要不要再來一次相同節奏的行程。把大阪萬博的遺珠之憾看完,接續秋會期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特定島嶼。

「我們這輩子,應該只會遇到這一次大阪萬博了吧。」

先生說,這是一趟低成本的環遊世界。如果大阪萬博是一場電影,那每個場館就是各國文化的短影音。

這樣的比擬真有趣。身為大阪萬博首天的參與者,一回生二回熟,下一次再回來,我們都能憑靠著身體記憶,東闖西走。

圖中為澳洲館,外觀以尤加利樹的造型與繽紛色彩作為場館特色。體驗約15分鐘,過程中透過氣味、影像與森林景觀,重現澳洲的自然生態。主題單純明確,內容卻非常到位,是大人小孩都能感受到用心的場館。

澳洲館以追逐太陽為主題,而身在其中的我們,追逐快樂。

#expo2025#expo2025osaka#osaka#大阪万博#關西#大阪#大阪旅行#澳洲館
扛不住的哀傷!走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大島」,直視漢生病的歷史真相,以及那些被困於島上的人生故事。
​
在藝術祭全會期的島嶼中,大島的作品表現形式可說是最為直接。這裡的故事過於沉重與悲傷,正因如此,更需要以坦率的方式呈現,讓人們能正視、記住,大島曾經發生過的歷史。
​
位於瀨戶內海的大島,面積約62公頃,全島即為療養設施「大島青松園」,是日本13座國立漢生病療養所之一。

大島青松園自1909年開園以來,最多曾收容超過七百名漢生病患者。住民們在島上開墾田園、從事勞動,輕症者協助重症者,過著自助自立的生活。
​
由於社會早年對漢生病存有偏見與歧視,日本政府曾以法律強制隔離患者,剝奪其作為「正常人」生活的基本權利。在不同時期,島上的患者被禁止結婚、生育,甚至被迫與家人斷絕聯繫,就此在島上度過一生。直到1996年,法院判定相關政策違憲,相關法條才正式廢止。
​
如今,仍有少數人居住在大島,由照護人員陪伴照料。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大島的創作核心,正是在不打擾現有住民的前提下,向社會大眾傳遞大島的歷史真相,協助園區消除社會大眾長期以來的誤解。
​
藝術家透過各種形式的作品,呈現大島青松園照護員與入住者的生命故事。雖然表現手法各異,但每一件作品都讓人深刻感受到,那些眼前的詮釋,正是歷史現場的重現。
​
「我想等病治好了,我很快就能回家了。然而,我的母親一直追著公車,頭髮都亂了。」

「那些病況輕微的人被要求照顧病況嚴重的,馬桶也不夠。」
「我結了婚,生了一個孩子,這本該是幸福的一件事⋯⋯可是盡是痛苦與悲傷。」

「小時候,我經常繞著大島的海邊奔跑,也曾經拍過一張能俯瞰整座大島風景的照片。雖然現在行動不便,眼睛在五年前已完全失明,但透過那張照片,我還能清楚記起當時海岸的模樣。」

「有些人無法面對自己的病與孤獨。我們會從岸邊把他們拉起來,動手準備籌備他們的後事事宜。」
​
/

被困在小島上的人生,他們卻也因為彼此依靠,在困境中努力活出生活的模樣。
​
「我遇到了妻子,使得我還能夠生活在島上。」

「男住民們組了一個銀髮樂團的樂隊,我就是其中的歌手之一。那段日子真的很開心。隨著團員們逐漸凋零,樂團也解散了。現在改為舉辦卡拉OK大會,視障住民們也會唱得很好。」

「當時的青年團文化相當興盛,由領隊帶頭排練,每個人都用報紙做出裝飾用的拉花。太鼓從清晨5點敲響,一直到清晨仍不休息。當時大家還會喝可爾必思。」

「住民間不成文的規定是不管怎樣都得讓參加的人獲得獎品。於是我們也舉辦微笑講座、撲克牌比賽,還有自己發明的舞步比賽。」

/
​
有悲傷、有辛苦,也有自尋快樂的時候。
在被迫失去的人生中,他們重新找尋存在的意義。

而當我們一間間走過展間,知道每個場景背後,都是曾真實存在過的人生片段,無論是N氏夫妻的一生,或是納骨塔中兩千個無法回到家人身邊的名字——那樣的歷史真相,任誰也扛不住。

一趟大島,全是悲傷的重量。
​
或許,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意義就在於此。
唯有真誠地面對所有經歷,無論好壞,地方才有可能繼續走下去。

#setouchitriennale#setouchitriennale2025#oshima#history#瀨戶內海#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大島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港港好有限公司聘任林筠傑律師事務所為常年法律顧問,如有侵害品牌信用名譽權利及一切法益者,依法保障。

分類

  • 臺灣遊記 (399)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3)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72)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80)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221)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25)
  • 2025年選物優惠碼合作專區 (4)
  • 專欄作品 (194)
    • La Vie (31)
    • 微笑台灣 (44)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30)
    • Hanako Taiwan (22)
    • every little d (3)
    • 上信饌玉 (31)
    • 樂活島 (3)
    • 其他作品 (14)
    • 草悟系 (16)
  • 品牌合作 (102)
    • 影音宣傳 (3)
    • 公益參與 (4)
    • 購屋記事 (4)
    • 商品開箱 (49)
    • 活動推廣 (40)
  • 導讀 (63)
    • 活動 (12)
    • 展覽 (43)
    • 書籍 (9)
  • 世界旅行 (79)
    • 香港 (12)
    • 韓國 (3)
      • 首爾 (3)
    • 泰國 (10)
      • 帕岸島 (4)
      • 曼谷 (4)
      • 華欣 (4)
    • 日本 (53)
      • 高知 (7)
      • 新潟 (10)
      • 大阪萬博2025 (6)
      • 東京 (7)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2)
  • 關於下港女子 (2)

最新文章

  • 輪島塗地球儀|夜之地球Earth at Night在大阪萬博展出

    輪島塗地球儀|夜之地球Earth at Night在大阪萬博展出

    2025-05-04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完全手冊|全會期九大區行程公開與重點提醒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完全手冊|全會期九大區行程公開與重點提醒

    2025-05-03
  • 府城城垣節|築城三百年!台南城門藝術、府城隍遶境、數位集章一次看

    府城城垣節|築城三百年!台南城門藝術、府城隍遶境、數位集章一次看

    2025-05-02
  • 高雄茂林 萬山部落|穿越山徑斜坡的文化秘境:岩雕藝術、部落咖哩飯

    高雄茂林 萬山部落|穿越山徑斜坡的文化秘境:岩雕藝術、部落咖哩飯

    2025-05-01
  • 大阪萬博 2025攻略|集結萬人迴響的事前籌備到進場後的遊園指南

    大阪萬博 2025攻略|集結萬人迴響的事前籌備到進場後的遊園指南

    2025-04-30
  • 大阪萬博|義大利館開箱:達文西手稿、卡拉瓦喬名作和阿特拉斯雕像

    大阪萬博|義大利館開箱:達文西手稿、卡拉瓦喬名作和阿特拉斯雕像

    2025-04-26

標籤

伴手禮 住宿推薦 傳統市場 南投遊記 台中美食 台北美食 咖啡廳 嘉義 嘉義美食 嘉義遊記 地中美術館 基隆美食 大竹伸朗 女木島 小豆島 屏東美食 屏東遊記 彰化美食 彰化遊記 新竹遊記 日本美食 桃園美食 澎湖美食 澎湖遊記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瀨戶內海 男木島 直島 礦山藝術季 臺中美食 臺中遊記 臺北遊記 臺南遊記 臺東美食 臺東遊記 臺灣老街 苗栗遊記 菜市場 藝文活動 豊島 離島旅行 雲林遊記 高松 高雄景點 高雄美食
FacebookInstagramEmailRSS
下港女子
© 2025 下港女子 旅遊|展覽|美食|導讀|生活紀錄 佈景:Jinsha. 網頁維護:阿腸網頁設計.
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