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思緒 重新站起 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然後無限地活到世界的盡頭Kusama Yayoi 盧碧颱風狂襲日本的風勢,將直島的著名地景草間彌生《黃南瓜》打入海中,引起外媒一陣報導。 1994年的一場《海景之中的現代藝術展》,打破美術館室內展覽場域的限制,將展品分佈在草坪、海岸線、營地,搭配瀨戶內海渾然天成的背景襯托,奠定直島場域藝術的起點,這顆南瓜因好評不斷,持續保留至今,也因瀨戶內海每年飽受颱...
奧林匹克、奧林匹克,光聽到這個字我們就歡欣雀躍,全世界的運動員,舉著各自的國旗齊聚一堂。《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 起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個被文字記載下來的奧運會發生在公元前776年,當時優勝的選手會獲得月桂葉和橄欖枝編織而成的桂冠,代表天神宙斯給的榮譽。現代奧林匹克第一屆則是從1896年的希臘雅典開始計算。 奧林匹克的五環藍、黃、黑、綠、紅,和背景白,則是針對世界國家的顏色而定,五環...
共生的思想,是將本質上相同的思想加以調和、妥協、共存、混合和折衷。黑川紀章,《城市革命:從公有到共有》 「代謝派建築」是少數發源於亞洲的建築風潮,企圖從日式的建築想法中推演出未來的社會願景,當年許多建築師與都市規劃師為了因應都市人移動頻繁的高速狀態,欲採取有機生命體的建築模式。 1970年的日本萬國博覽會便是當時「代謝派」建築師們的集合代表作,彼此呼應生命演化的主題,強調建築如生物般,會有成長、代...
Netflix《相撲聖域》,圖片來源於此 近期Netflix上映《相撲聖域》,土俵上的競賽與尊敬依然震撼,恰巧2020曾在東京相撲聖地「兩國國技館」觀看比賽,若旅程與賽期碰巧遇上的話,不妨空上一天體會日本國技的魅力!以下資訊許多是從《圖解大相撲:從幕前到幕後,探索體現文化精髓的日本國技》加上個人觀賽體驗整理而出。 日本相撲比賽 相撲比賽一年總共舉辦六次,全部都是在單月份,比賽地如下圖所示,而東京的...
感覺陽光,感覺風,感覺雲的漂浮,感覺水波盪漾,感覺光在教堂上一點一點的移動,感覺愛人身上的光,感覺田野中麥草的光,感覺每一朵綻放的睡蓮花瓣上的光。《蔣勳談莫內:莫內‧日出‧印象》,蔣勳 瀨戶內海|直島|地中美術館建築 背負著人生必去美術館的名號的地中美術館,座落在瀨戶內海上的直島,這個近年來讓全世界的建築師和藝術家風靡的現代藝術聖地,出發前還困惑著是否當美術館掛上「必去」之後,旅人們都會被儀式般的...
這一帶有個細長的海岬包圍著海灣,使之狀似湖泊,而住家百餘戶的小村就座落在海岬尖端,村民要去對岸的城鎮或村落,只能划船渡海,或一步步走過不斷蜿蜒延伸的海岬山路。壺井榮《二十四隻瞳》 二十四之瞳電影村附有兩件2019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展品,電影村內的Fisherman's Dream,展示各式各樣的魚類繪畫和魚拓;以及橄欖飛機頭的藝術家另外一個作品,位在停車場的愛的繫船柱。 清水久和,愛的繫船柱 即...
直島交通|豊島交通|電動腳踏車使用方式 直島與豊島的公路路徑單一,展區也都有設置自行車停車處,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適合騎乘電動腳踏車探索的島嶼,租賃電動自行車不僅不會受限於公車時刻表,可以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外,遇到島上的大型坡度,也可以用較省力的方式前進。 如果沒騎過電動腳踏車,提醒一開始輕踩踏車,才不至於暴衝。電動腳踏車有三段速,如下圖顯示,正常路面可以維持中段就好,遇到上下坡段再自行調整,電池騎...
*下列為2019年造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紀錄,目前下港女子的品牌官網已有2025最新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文章,請點選最新的探訪與作品資訊為準! 日本四國|瀨戶內海|豊島|一島一美術館的重生之路 豐島在近代化變遷的過程中,蒙受傷害的群島之一,背負著曾經被產業廢棄物大量非法丟棄的歷史。1975年不肖業者豐島開發,在豐島的西半部非法掩埋產業廢棄物,像是金屬機械、廢油、污泥等,並露天燃燒重金屬,造成當地嚴重...
現代的本村聚落巷弄 日本|瀨戶內海|直島|家計劃 福武總一郎在書中寫道:「日本近代化的基本是破壞既存之物,持續創造新東西,並且擴大的文明,家計劃在某種意義上,是要跟主張這種態度的現代文明挑戰。」家計劃的核心便是秉持著「活化既存,無中生有」的理念,不僅是單純地將老屋保存下來,而是利用更現代的東西與老房子結合,融入進當地歷史的脈絡,創造出更深層的意義。 家計劃聚集的本村聚落原為島上古老的城下町,是以室...
直島以現代藝術聖地聞名,每年吸引近八十萬的觀光客一睹風采,甚至讓地球另外一端的藝術愛好者為之瘋狂,走在路上,時常看到歐美旅客對著當地居民說“The island is awesome. ” 很難想像三十年前,直島曾經因為島嶼北側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硫讓整個島嶼光禿禿一片,島上甚至傳說著:「種植的菠菜間簡直是一晚就枯萎了!」 尤其1960年代後期,藤田觀光為了跟進觀光熱潮,在直島開發度假村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