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

【土坂木雕體驗】以木雕作品詮釋親情的思念,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

【土坂木雕體驗】以木雕作品詮釋親情的思念,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
台東土坂|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 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部落是排灣族重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雖然這裡跟其他排灣族部落一樣,曾歷經日人統治、戰後臺灣的政權轉換,以及外來宗教的傳入影響,但百年來依然堅守著重要的傳統祭儀「五年祭」,此祭儀不僅代表著神與祖靈對部落的祝福,更是全臺部落唯一百年內未中斷過的五年祭儀。 這趟因參加五年祭的見學之旅,走入祭儀期間的土坂部落,親身感受整個部落對於文化傳承的謹慎以待,也望見許...

【春節習俗】製燈、畫字、繪圖集一身的弘義燈籠,傳統工藝照亮新時代

【春節習俗】製燈、畫字、繪圖集一身的弘義燈籠,傳統工藝照亮新時代
春節由來|春節習俗 即將迎接農曆過年,除了熟知的年獸故事,臺灣本土也有一個「沉島」的春節傳說唷!相傳神桌上的燈油盤,因為外型像一隻蹲著的猴子被稱為燈猴。燈猴終年高舉著燭火照明,看著眾神被祭祀,自己卻始終被冷落。 燈猴憤而向玉皇大帝告狀,控訴臺灣人不懂感恩,玉皇大帝決定在除夕夜沈沒臺灣島。土地公知道後,通知老百姓,並請託觀世音菩薩向玉皇大帝求情。為了不讓家中神明被波及,老百姓提前將祂們送回天庭。 除...

【台灣職人】台灣傳統技藝,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台灣職人】台灣傳統技藝,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台灣傳統文化|台灣傳統工藝|嘉義民雄僅存的竹藝職人林能坤 臺灣潮濕多雨的氣候,非常適合竹子生長,一年四季皆可取材。憑藉地利之便以及涼爽透氣的特性,使得竹材長年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例如臺灣早年的竹管厝、竹菜籃、竹筏、竹蓆或是竹椅等相關竹製品,應用相當廣泛。 然而,隨著材質運用的轉變與工業化的規格生產,竹製品逐漸式微,致使願意保留竹藝的手工職人越來越少。七十多歲的林能坤師傅是目前嘉義民雄僅存的竹...

【台南伴手禮】帆布老店的職人精神,私房伴手禮:合成帆布行。

【台南伴手禮】帆布老店的職人精神,私房伴手禮:合成帆布行。
台南老店「合成帆布行」的品牌價值,如今成為台南的私房伴手禮。 台南伴手禮|私房伴手禮|合成帆布行 午後時分,這間位在臺南中山路上的合成帆布行,幾個員工坐在騎樓下,按部就班邊檢查即將出貨的帆布袋,邊用打火機燒除多出來的線頭,動作純熟幹練。 這間在臺南立足超過一甲子的老店,由許江波奠基、第二代許勝凱以帆布包「一個就做」的服務精神,將傳統代工產業逐漸轉型為自有品牌。如今許勝凱退居幕後的品管工作,店內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