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首頁
  • 關於下港女子
  • 臺灣遊記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 世界旅行
    • 香港
    • 日本
    • 韓國
    • 泰國
  • 專欄作品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 every little d
    • Hanako Taiwan
    • La Vie
    • 上信饌玉
    • 微笑台灣
    • 草悟系
    • 樂活島
    • 其他作品
  • 品牌合作
    • 商品開箱
    • 活動推廣
    • 公益參與
    • 影音宣傳
    • 購屋記事
  • 導讀
    • 展覽
    • 書籍
    • 活動
  • 2025選物特約優惠專區
    • 蘆纖凍、蘆筍能量蛋白飲和蘆筍多醣精萃優惠碼EKANG90
    • 島座茶葉、茶麵開箱介紹|官網輸入優惠碼Ekang95享95折優惠
    • 登機箱推薦品牌|台灣製造Rima20吋登機箱:海洋款&沙丘款
    • 擴香石推薦|檳榔炭擴香石柿子說(推薦代碼ekang95享95折)
  • 首頁
  • /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首本作品《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已於2023年7月17日出版,四刷。入選文化部2024「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 Books from Taiwan 2.0 計畫」亞洲專刊入選書單,誠品書店2023全年度嘉義市銷售第一名、2023博客來年度生活風格類TOP50。

粉絲專頁

下港女子

Hello,我是下港女子。為什麼稱呼下港女子?學生時代隨著家人北遷,但許多長輩還是住在嘉義,每個月爸爸都會說:「這週要轉去下港。」下港成為生活中再親切不過的詞彙,是南國的陽光、鹹鹹的海味和眾人歡聚的時光。2019年夏天開始書寫旅遊文章,2020年回到嘉義居住。

目前為自由接案的圖文創作者,以真誠溫暖的筆調紀錄各地風土民情,不受限南方所見所聞,也分享頂港風景。除了寫文章、拍照攝影、與友人一起出版刊物、參與地方策展或辦活動,做自由接案者能賺錢的事情,也做有趣的事情。


2023年7月17日正式出版首本品牌專屬作品《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博客來當月旅遊類暢銷月榜第一名、誠品書店休閒趣味暢銷雙週榜第九名。


Instagram寫觀察的抒情記事,Facebook粉專記錄些可愛的土地故事;品牌官網比較像是作品集。

Instagram

ekangwoman

合作邀約請寄[email protected] ,優惠團購請至下方連結處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文化部亞洲專刊入選書單、2023誠品全年度嘉義市第一名暢銷書、博客來年度生活風格類TOP50。
📷 嘉義人|旅遊風土|圖文內容創作

大阪最想去的行程,圓夢:岡本太郎的太陽之塔!

我已經忘了是從哪裡得知岡本太郎,作為時代反叛者,他的作品就算過了五十年,還是前衛得酷酷酷酷酷!

岡本太郎曾在《今日的藝術》表示,在傳統的價值觀中,傑出的藝術作品必須符合某些固有標準。但那些完全不符合標準卻擁有強大的力量,能震撼到每一個人,徹底顛覆並改變人們生活的作品,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藝術。

可能就是他這股否定現有常識的堅定意志,如今走進太陽之塔,依然會對眼前的魔幻感到不可思議。

1970年代的人們,無論是看到高達七十公尺的太陽之塔,還是為了上到離地三十公尺的主題館,經過塔內〈生命之樹〉的時候,都會倒抽一口氣的吧。

一走出車站,遠遠就能望見那張奇異的臉孔。

太陽之塔共有四張臉:塔頂的黃金之臉是未來,腹部的太陽之臉代表現在,背後的黑太陽則象徵過去;而在內部主題展裡,還隱藏著地底的太陽。

地底太陽的原件在1970年代萬博拆除時下落不明,現在的版本是常設展重新打造。為了防震,太陽之塔也進行了些許調整,內部空間據說比當年更窄,外觀也顯得更修長。

買票入場後,會先經過太陽之塔設計圖的創作展示,接著映入眼簾的是高達41公尺的生命之樹。

從下而上共有292個物種模型,依序呈現原生類、三葉蟲、魚類、兩生類、爬蟲類到哺乳類的演化歷程,完整展現生命的進化之路。

沒想到內部從1970年代萬博結束封閉快半世紀之後,我還能幸運地在這個時代感受藝術家的狂放。

門票一定要加購拍攝證,快門會狂按個不停呀。

/

我要大聲宣布:
 
今日的藝術,
不能精巧,
不能漂亮,
不能舒服。
 
因為我堅信,這是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根本條件。

──岡本太郎

#osaka#expo70#commemorative#park#tower#sun#museum#日本#吹田#萬博記念公園#太陽之塔#萬博#万博#太陽の塔#岡本太郎#大阪#大阪景點
給下一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2025 Cam 給下一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2025 Camping Asia,即將在臺灣登場。

Camping Asia從2019年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開始,就不是一個單純的藝術夏令營,而是一場為期兩週的視野探索。售票表演、工作坊與交流課程把臺前與幕後的精髓串聯起來,舞蹈只是聚集的起點,延伸出去的都是跨領域的想像。

2025 Camping Asia即將展開。

這個匯聚各地能量的跨國平台,以「給下一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為核心精神,在活動期間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專業舞者、藝術院校學生與舞蹈愛好者有機會共同分享人生經驗,進一步推動臺灣成為亞洲當代舞蹈藝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身為一個總是對不上節拍的人,我原以為自己和專業舞蹈最近的距離,大概就是藝大時期,在公車站等車時,身邊那些一身黑衣,頭髮高高盤起的舞蹈系同學。

好在,跳不了舞並不代表人生沒有欣賞舞碼的時刻。

因為工作的關係,近年我們從臺下觀眾的角色,有幸在某些時刻成為前線的記錄者,看過仍在調整節奏的排練現場,也見證過燈光亮起後舞者們傾盡全力的旋轉跳躍。

舞蹈從沒有絕對,它總留有足夠的空間,讓人思考人生的呼吸吞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次2025 Camping Asia將曾在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亮相的《即席寫真》(Find Your Eyes)帶來臺灣。創作者Benji Reid是英國舞蹈劇場的重要代表人物。這檔節目以現場藝術的形式,融合攝影、舞蹈與戲劇,呈現Benji Reid從接觸攝影至今的人生旅程。

演出中,Benji Reid會為三位表演者進行即席編排,並在觀眾眼前完成攝影創作。這些影像並非只是為了劇情所需而設計橋段,其實是邀請觀眾現場翻開他的人生日記,見證Benji Reid的記憶片段、極度坦誠的個人敘事,以及情緒低谷中的脆弱矛盾與心理復原的歷程。

抉擇路口的黑暗與光明,在充滿張力的表演中,透過一張張渲染力強的照片,讓觀眾直面真實存在的經驗現場。

Benji Reid表示,《即席寫真》是一份生命的禮物,他期待在每一場表演中,觀眾能帶來不同的回饋與反應。

一場人生戲,願我們在2025 Camping Asia相遇時,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眼睛。

©Benji Reid

《即席寫真》班吉・瑞德
時間|11/15 (六) 、11/16 (日)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連結|https://wenk.in/en08BJBza

@tpac_tw 
#CampingAsia
直島本村聚落,將百年老屋改造成藝術作品的「家計劃」。

家計劃聚集的本村聚落,多數街屋仍保留昭和時代的建築風貌,以具有防火的黑色漆與燒杉板的外牆為特色。

為了解決島上人口外移所造成的空屋問題,「家計劃」的構想因此誕生。它秉持「活化既存,無中生有」的理念,不僅僅是保存老屋,而是利用更現代的東西與老房子結合,創造出更深層的意義。

一開始,不少屋主猶豫是否要在自己這一代交出代代相傳的古民家,再加上島民對外來者的戒心,使得這項計畫遲遲難以推進。

直到當地一位老婦人因年事已高,無力再照料那棟被白蟻蛀蝕、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古民宅,這才成為轉捩點,而這棟房子便是家計劃第一號作品「角屋」的原型。

角屋(圖3)由藝術家宮島達男負責,他利用LED的計數器為創作素材,邀請125個5-95歲的島民共同設置計數器,計數器在黑暗中從1到9不斷明滅,每一個計數器由島民決定明暗速度,創造出125個不同時間觀並存的空間。

裝置活動結束後,每位島民都會拿到一張證明書,上面標示自己在角屋中對應的計數器位置並附有藝術家的簽名。

角屋完成後,島民對外來藝術策展的接受度逐漸提高,許多人甚至投入義工行列。過去足不出戶的長輩開始走出家門與年輕人互動,年輕人也聽到更多爺爺奶奶的口述歷史,於是產生了有趣的正向循環。

作品設置已過了二十餘年,許多當時的居民都過世了,曾在報導裡看到,這裡成為他們家人們回憶故人的地方。

如今家計劃已有七處,但起頭總是最不容易。
〈角屋〉始終是我最喜愛的作品。

ㄧ

#家計劃
-地點包含:角屋、南寺、KINZA、護王神社、石橋、碁會所和牙醫之家。
-注意事項:家計劃不包含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藝術護照裡,需要另外購買通票。

#naoshima#house#project#seaoftime#landscape#setouchigram#setouchitriennale#setouchi#瀨戶內海#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瀨戶內国際芸術祭#直島#家計劃#角屋#本村
長頸鹿故事館吃榴槤。 到了馬來西亞 長頸鹿故事館吃榴槤。

到了馬來西亞,我才知道那裡的榴槤與泰國的不一樣。

泰國的榴槤通常七分熟時採摘,運送過程再逐漸催熟。馬來西亞則是得完整熟成後落果採收,口感特別香甜綿密。

因為全家天生都不愛榴槤,從小家裡沒有人會買,冰箱裡更不可能出現,所以自然沒什麼機會吃。

在曼谷的時候,我跟暉哥兩人嚷著我們說不定可以戰勝刻板印象,硬著頭皮吃一次。

小宇在旁邊的形容卻太精準:「很像水煮到軟爛的蒜頭。」
叭叭叭!挑戰失敗!正式宣告我們都不是榴槤愛好者。

到了馬來西亞,愛榴槤的孝晴為了證明在地榴槤的厲害,特地買了一盒貓山王,坐在我們對面配著 kopi O,不斷慫恿說:「這裡真的不一樣!」

正宗貓山王榴槤真的不便宜,台灣今年400g大概是800元台幣左右,可能進口的關係,加了約20%上去。如果在馬來西亞吃,聽Grab司機分享今年大概在90令吉左右。

有些國家甚至會組團專程到馬來西亞吃榴槤,讓我難以想像。還有一個說法是,有人會特別追求剛從樹上掉下來的榴槤,吃起來會有微醺感。

人生第二次榴槤體驗,發生在馬來西亞蕉賴十一哩新村的「長頸鹿故事館」。

館長順榮笑著說,不管怎樣都要讓暉哥破除心防,於是和夥伴一路尋找榴槤攤。馬來西亞人腦中應該有自建榴槤百科,目光梭巡就知道是什麼品種。

馬來西亞人與台灣人喜歡榴槤的比例,我們想應該是顛倒過來吧。榴槤的日常存在,大概像是台灣人吃鳳梨芒果那麼平常。

長頸鹿故事館的每個人都將榴槤吃得津津有味,但讓我最訝異的是,每個人似乎都具備剝榴槤的本事。小販在榴槤劃上幾刀,他們就能徒手拆開,立刻分食給大家。

「這是你們每個人都會的技能嗎?」
「對呀,怎麼了嗎?」

對不起,我問了奇怪的問題。
Respect.

好險在馬來西亞,大家依然跟不吃榴槤的我們交朋友😂
謝謝你們!

ㄧ

#長頸鹿故事館
從社區媽媽發起,整體空間劃分為三區:閱讀區、餐廳Always Lapar和建築團隊的辦公室。透過餐飲盈餘或外部團隊進駐,以支持社區公共圖書館的運作。

#爪哇麵
在Always Lapar嚐了爪哇麵,食材是黃麵、水煮蛋、豆腐與脆餅。湯頭因加入馬鈴薯燉煮而濃稠厚實,據說是整道料理的關鍵。

上面還附有一盤辣椒醬,撒上些許小油條,並搭配一顆金桔,為湯頭添上酸味,清爽又開胃。

更詳細的介紹已寫在我於《 #微笑台灣 》的專欄〈馬來西亞蕉賴十一哩「長頸鹿故事館」:與在地共好,陪伴社區孩子望向更高更遠〉。

#cheras#malaysia#alwayslapar#noodles#community#little#giraffee#story#house#🇲🇾#馬來西亞#蕉賴#圖書館
有豹紋斑的披薩店!屏東市新開幕的美菊披薩🍕

每次到屏東,美菊始終是我們必訪的店。繼美菊麵店與美菊麵包店之後,歷經三年籌備,美菊披薩終於開幕了。

支持美菊,絕對不只是因為小宇是好友。

我的腸胃一向誠實,只要吃到不良澱粉製品,就會不停脹氣、打嗝,屢試不爽。這對愛吃麵包的我來說,實在是很困擾的事。

認識小宇之前,我就吃過美菊麵包了。經過自我腸胃認證,吃完既不打嗝也不會不適。於是每次和先生買美菊麵包,兩人總能花上六、七百元。從屏東開回嘉義的路上,我們在車上可能已經吃掉一半的量了。

認識小宇之後,我們一群朋友也從屏東、嘉義、蘭嶼、台北一路吃到曼谷,更能體會他對餐飲這一行能多講究。他在乎好食材,也會注意現場環境的餐盤、流理台到店家抹布的掛置方式。

也正因為是這樣的小宇,當他開披薩店時,身邊每個人都是蝦挺啦。因為我們都相信,他一定會把在乎的事做到他心中最好的樣子。

為了理解披薩語言,我這幾天翻了擁有十三次世界披薩冠軍Tony Gemignan 所寫的《披薩聖經》。

世界披薩冠軍說,任何一種披薩,都受使用的食材、熟成度、水分、天氣、麵團發酵時間、烤箱器具等變數影響,沒有一個制式的標準答案。關鍵在於讀懂眼前的狀態,因為做披薩,其實是一門工藝。

披薩雖是日常熟悉的食物,但要做得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花幾個步驟,搭配合適的設備,再投入更多時間與反覆練習。

美菊披薩採用擁有百年製窯工藝的義大利進口專業窯爐 Morello Forni,以及義大利拿波里披薩職人協會指定使用的 Caputo 頂級麵粉,再透過自家比例調配,打造出獨特的麵團基底。

店內麵糰至少經過三十個小時熟成,因為每日天氣條件不一樣,發酵後的狀態也各有差異。我當天吃到的披薩,被稱讚是發酵得很成功的麵團。

我們問小宇:「什麼是餐飲界認同好吃的披薩?」

他說,如果餅皮出現氣泡與豹紋斑,通常就不會太差,因為那是高溫短時間窯烤的成果。我在網路上還看到另一種說法,稱之為「長頸鹿斑紋」,烤焦的圓形斑點象徵使用高品質麵粉與良好的發酵狀態。

這些狀態,美菊披薩送出來的每一片,都有!

義式披薩的餅皮兼具嚼勁與酥脆,能真正嚐到餅皮的風味,不同於美式披薩著重醬汁與大量餡料。也因此,義式披薩從麵粉到食材都是直球對決,大方、簡單,卻經典。

/

提供我的美菊披薩初體驗品項:
冷前菜:蘿蔓 凱薩醬 帕達諾
熱前菜:卡門貝爾乳酪 松露醬 火雞醬(紅莓醬的一種)、帶皮細薯 鹽之花 自製蒜味美乃滋、玉米濃湯
鹹披薩:魚兒魚兒水中游(白鯷魚、銀魚、吻仔魚)
甜披薩:蘋果藍紋(藍紋乳酪、自製蘋果醬、楓糖)

美菊披薩正是我喜歡的風格,菜單坦率地列出用料,從自製醬料到嚴選食材都相當講究。因為在乎每一個細節,做出來的披薩就是不一樣。

店內還有拍貼機,好友們齊聚一桌吃進好食材好熱量,絕對值得留念。都是頂的。

ㄧ

#美菊披薩
屏東市中山路306號
17:00–22:00(週二、週三公休)

#屏東#屏東市#屏東美食#披薩#美菊#新店開張 #pizza#pizzatime#pizzaislove#pizzagram
大阪萬博專題的最終分享場——〈大阪萬國博覽會:一場來自全球的未來提案與想像〉,地點在嘉義中埔。
​
今年的演講主題相當多元,從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大阪萬博、自媒體品牌經營、台灣田野觀察到馬來西亞的數位遊牧都有。
​
也因此常發生一些可愛的狀況:不少讀者二話不說直接報名,結果到現場聽到一半才驚覺,原來當天並不會講到大阪萬博!
​
這不就來了嗎?
​
九月中,我將在嘉義中埔的民宿「森山內」舉辦今年最後一場大阪萬博專題分享。空間主人是設計師,品味超好,歡迎大家在這個典雅的空間裡,聆聽一場關於未來的想像。
​
我們在大阪萬博拍了一批難以歸類的照片,乾脆把資料夾命名為「很雜」。雖然名字簡略,但裡頭卻是今年人生中最魔幻的時刻之一。

​再看一次,還是哇哇哇得可以。

ㄧ
​
大阪萬國博覽會:一場來自全球的未來提案與想像
時間:2025.09.13 (六) 14:00 - 15:00
地點:森山內(嘉義縣中埔鄉樹頭埔1-107號)
報名頁面在Accupass

#expo2025#osaka#kansai#japan#architecture#archilovers#大阪#夢洲#大阪万博#關西#関西#建築#脈脈#嘉義#演講
走進嘉義城隍廟,參與奇幻任務!嘉義《諸羅秘影—古物覺醒之謎》AR互動解謎劇本正式登場。

創建於1715年的嘉義城隍廟,是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國定古蹟。

在這個三百多年的古廟裡,隨著近年文化轉譯的推動,我認識了廟裡的和歌匾額、蹲下身來才看得到的富士山與新高山畫磚、八卦藻井裡的西方紳士和大算盤等元素。

但在參拜路線上,嘉義城隍廟隨處可見高掛的匾額與鑲嵌於牆面的碑文。這些幾百年前的歷史註記,早已與現代的溝通方式有所落差,即使想細讀,也難以立刻理解其中含義。

這次,透過8月16日登場的奇幻嘉義《諸羅秘影—古物覺醒之謎》AR互動解謎劇本,只要掃描嘉義城隍廟現場的 QR Code,即可開啟八大古物探索任務。

跟著AR科技與沉浸式劇本的引導,參與者將輕鬆走訪歷史場景,逐步解鎖文物背後脈絡與鮮少被提及的歷史細節。

八件探索文物名單:
1|諸羅知縣周鍾瑄像
2|嘉邑陰靈堂石碑
3|九大柱斗燈座
4|道宏化育匾額
5|臺洋顯佑匾
6|嘉邑城隍尊神牌位
7|嘉邑重建城隍廟碑
8|嘉義城隍神轎

每件文物都藏有時代線索,讓我們邊尋寶、邊解謎,一步步靠近城隍的神祕故事。

—

#奇幻嘉義諸羅秘影古物覺醒之謎 

排行榜特別任務!
第一波:8/16-9/7
完成任務並進入排行榜前30名,可獲得嘉義城隍廟特別準備的「夯枷體驗」,親身感受傳統儀式文化,並為自己祈求平安順利。

第二波:9/8-9/20
9/22(一)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粉專將公布第二波實境解謎積分排行榜!
積分前30名參與者可獲得小禮回饋;若有相同積分,將依最先完成者排序。

9/21 工作坊
上午場|當 AR 遇上嘉義城隍廟(10:00~12:00 )
由開發團隊親自帶領,解剖 AR 技術與遊戲互動設計
-AR 如何應用在文化與歷史場域
-嘉義城隍廟空間運用示範
-遊戲脈絡、故事體驗、數位導覽設計全解析

下午場|裏嘉義,從城隍廟出發的文化旅程(14:00~18:00)
我將在嘉義城隍廟開設社群書寫與文化內容工作坊,詳細報名資訊將於9/6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粉專公布。

ㄧ

#嘉義城隍廟 
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168號
開放時間:07:00-21:00

#temple#culture#citygod#chiayi#story#嘉義#城隍廟#文化#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義市文化資產#文化資產
感謝悅知文化的邀請,和淺堤主唱依玲聊聊他的散文作品 #在燈暗的時候唱歌給自己聽 。
​
我和依玲總是在淺堤演出後匆匆哈拉幾句,難得一口氣和他講這麼多話。這也是我第一次不是以受訪者的角色,而是以主持的角色在Podcast登場。
​
依玲表現得很好,就像他幾週前跟我說的那樣,他是個很好訪的人。至於我自己,倒是不覺得自己表現得好,大概在節目裡說了二十八次「某方面」吧。不過長了一歲的我,也該像依玲提醒的那樣,要多多練習與自己的不糾結。
​
家人笑說,哪有人像你這麼幸運,上別人的電台節目就直接當主持人,而且第一個陪你磨練的受訪者,還是一個搖滾樂團的主唱。
​
等到哪天我真的主持到第二十八次時,一定會笑著回頭看第一次如此笨拙的自己。
​
最後推薦依玲的新書《在燈暗的時候唱歌給自己聽》,全書以「真誠」貫穿。
​
如果你是淺堤的歌迷,讀完這本書再去聽歌詞,會更明白那些字句是在什麼人生狀態下碰撞出來的。
​
如果你是創作者,或許會和我一樣看到哭出來。書裡有太多面對自我的剖析,要以如此坦誠的力道寫下來,真的不容易。
​
如果你還不認識淺堤,不妨先成為依玲的書迷。你會發現,他是個文筆極佳的音樂人,開始期待他的下一本書。
​
都是住過永和頂加的人,即便都曾有過一些辛苦,好險我們都已長成了笑得出來的姿態。
​
/
​
SoundOn 午夜留聲機《在燈暗的時候唱歌給自己聽》 feat. 下港女子|永遠會記得那個曾經住在漏水的頂加,想追求夢想的自己

#新書推薦#悅知文化#淺堤#散文
劇場總是魔幻。解鎖歌仔戲後台,春美歌劇團2025最新力作《忘川遙》將登上高雄衛武營歌劇院。

我覺得真正的強者能始終保持謙虛,是非常有魅力的一件事。這個月很幸運能走進春美歌劇團的後台,從看他們上妝、排練到外台演出,完整感受了一遍劇團的節奏。

吃便當時,和其他工作人員閒聊,他們都大力稱讚春美歌劇團的演出是品質保證。能在這麼炎熱的天氣裡,來回奔波的後台環境中,還讓同事由衷說出這樣的話,絕非一件簡單的事。

後台的嚴謹以待,前台的認真演出;即使在排練,舞台仍在籌備,演員的眼神早已入戲,眼前的魔幻多麽不可思議。

拍攝結束後,我們幾乎把春美歌劇團在網路上能找到的專訪都看了一遍。甚至在還沒得知衛武營有提供給讀者的折扣碼之前,就已經先買好了九月的《忘川遙》。

在與副團長凱琳的專訪中,他感謝自己出身於歌仔戲五代世家,像是有傘庇護的孩子,讓他在演員、編劇與導演三個角色的學習之路上,都得到許多幫助。

這份溫柔,也自然延伸到劇團的氛圍之中——春美歌劇團甚至是一個寵物友善的歌仔戲團。

外台戲演出時,有些演員會帶著自己的毛小孩一起上班。神奇的是,狗狗們在後台總是集體安靜,不吵不鬧,乖乖等著大家下戲。

就連凱琳也帶著他的發粿一起。
問他:「帶狗一起來上班,是因為家裡沒人照顧嗎?」
他笑著說:「單純是我會想牠啊~」

那一刻直接中了春美歌劇團的癮,大圈粉。

ㄧ

#春美歌劇團
由名小生郭春美於2000年在高雄創立,以認真、創新與負責的經營精神著稱。從全台大小廟會到文化藝術節,每年高達兩百場的演出,讓春美歌劇團的足跡遍及城鄉,是台灣歌仔戲界特色相當鮮明的團隊。
​
近年來,郭春美的掌上明珠孫凱琳嶄露頭角,榮獲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母女兩代皆能精準掌握舞台詮釋,觀眾橫跨老中青三代。

春美歌劇團 #忘川遙
演出時間:2025年9月20日14:30、2025年9月21日14:30
地點:衛武營歌劇院(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下港女子讀者限定心意:OPENTIX《忘川遙》購票頁面,選擇票區後點選「推廣合作夥伴優惠代碼」方案,輸入優惠代碼 「ekang」享85折

#歌仔戲#高雄#衛武營#歌劇院#藝術#文化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港港好有限公司聘任林筠傑律師事務所為常年法律顧問,如有侵害品牌信用名譽權利及一切法益者,依法保障。

分類

  • 臺灣遊記 (407)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3)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75)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81)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225)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25)
  • 2025年選物優惠碼合作專區 (4)
  • 專欄作品 (207)
    • La Vie (31)
    • 微笑台灣 (49)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30)
    • Hanako Taiwan (22)
    • every little d (3)
    • 上信饌玉 (36)
    • 樂活島 (3)
    • 其他作品 (15)
    • 草悟系 (18)
  • 品牌合作 (104)
    • 影音宣傳 (3)
    • 公益參與 (4)
    • 購屋記事 (4)
    • 商品開箱 (49)
    • 活動推廣 (41)
  • 導讀 (62)
    • 活動 (12)
    • 展覽 (42)
    • 書籍 (9)
  • 世界旅行 (91)
    • 香港 (12)
    • 馬來西亞 (2)
    • 韓國 (3)
      • 首爾 (3)
    • 泰國 (10)
      • 帕岸島 (4)
      • 曼谷 (4)
      • 華欣 (4)
    • 日本 (63)
      • 高知 (7)
      • 新潟 (10)
      • 大阪萬博2025 (9)
      • 東京 (7)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9)
  • 關於下港女子 (2)

最新文章

  • 長頸鹿故事館|馬來西亞蕉賴十一哩社區圖書館,陪伴孩子看得更高更遠

    長頸鹿故事館|馬來西亞蕉賴十一哩社區圖書館,陪伴孩子看得更高更遠

    2025-09-08
  • 美菊披薩|屏東市義式披薩店,能嚐到餅皮香氣的豹紋斑披薩(含菜單)

    美菊披薩|屏東市義式披薩店,能嚐到餅皮香氣的豹紋斑披薩(含菜單)

    2025-09-06
  • 春美歌劇團從廟埕唱進衛武營,《忘川遙》唱出台灣歌仔戲的傳承與創新

    春美歌劇團從廟埕唱進衛武營,《忘川遙》唱出台灣歌仔戲的傳承與創新

    2025-08-26
  • 吾鋼鋼筆|為每段人生量身打造一支陪伴的筆:手工鋼筆工藝師陳冠維

    吾鋼鋼筆|為每段人生量身打造一支陪伴的筆:手工鋼筆工藝師陳冠維

    2025-08-20
  • 益昌山產行|嘉義老店的嗅覺記憶,阿里山下的山產與乾貨

    益昌山產行|嘉義老店的嗅覺記憶,阿里山下的山產與乾貨

    2025-08-15
  • 小豆島國際飯店 呆呆獸主題房|海景住宿推薦,全館兩間的限量房型

    小豆島國際飯店 呆呆獸主題房|海景住宿推薦,全館兩間的限量房型

    2025-08-11

標籤

伴手禮 住宿推薦 傳統市場 南投遊記 台中美食 台北美食 咖啡廳 嘉義 嘉義美食 嘉義遊記 地中美術館 基隆美食 大竹伸朗 女木島 小豆島 屏東美食 屏東遊記 彰化美食 彰化遊記 新潟藝文展演 新竹遊記 日本美食 桃園美食 澎湖美食 澎湖遊記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瀨戶內海 男木島 直島 礦山藝術季 臺中美食 臺中遊記 臺北遊記 臺南遊記 臺東美食 臺東遊記 苗栗遊記 菜市場 藝文活動 豊島 離島旅行 雲林遊記 高松 高雄景點 高雄美食
FacebookInstagramEmailRSS
下港女子
© 2025 下港女子 旅遊|展覽|美食|導讀|生活紀錄 佈景:Jinsha. 網頁維護:阿腸網頁設計.
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