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林尖山腳社區】沿著埤塘而居的清幽聚落,活化閒置古厝成集客基地

水林尖山腳社區
水林尖山腳社區的大埤塘。

水林尖山腳社區

尖山腳社區位在雲林縣水林鄉的南邊聚落,進到社區裡能看到一條佔地三公頃的大埤塘,從村頭一直延伸到村尾。據說是三百年前,當時前來開墾的陳姓與吳姓家族,為了防止淹水,便在蓋房子的時候同時挖土填高建築區域,沒想到形成今日獨一無二的水岸景觀。這裡的居民數百年來都是傍水而居,前方有埤塘水源,後方有尖山崙作為靠山,堪稱是安居樂業的風水寶地。

溝皂大湖
水林尖山腳社區的大埤塘除了儲水灌溉,也是村落飼養魚群與鴨禽的棲息地。

直到民國五、六十年代,臺灣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向工商業社會的急速轉型。這段時期,許多農村面臨人口外移的壓力,社區裡的屋舍因缺乏居住者而逐漸棄置,許多傳統的三合院建築甚至淪為社區裡堆放垃圾的髒亂源頭,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

為了重新找回當地居民的集體記憶和珍貴的生活片段,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憑藉著對故鄉情感的深厚執著,逐一整頓與重新活化社區裡的古厝,同時積極推廣社區營造,透過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陳明發總幹事的帶領,我們逐一認識這個質樸農村的美好角落。

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陳明發
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陳明發總幹事。

水林尖山腳社區住宿:水月農莊-古厝食驛棧

水林尖山腳社區 水月農莊
垂掛的燈籠是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與附近的文正國小和蔦松國小學生共同合作的成果。

「水月農莊-古厝食驛棧」是尖山腳社區在2024年修復完成的最新案例。屋主李先生已經離鄉多年,這間三合院原先堆積了家族閒置的舊物。由於李先生是協會理事長的同學,當協會得知他有意將土地出售時,便提議是否能將這裡轉變為社區的公共空間。協會希望藉助其力量,不僅能保存李先生家族的成長記憶,還能通過協會成員的有組織管理,活化古厝的空間使用。

在社區幹部、志工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和討論下,大家開始籌劃李家古厝的空間運用。首先,整理堆積的舊物,並打造適合各年齡層方便進出的無障礙空間。接著進行屋況安全整修和維護,確保建築的樑柱安全。為了尊重古厝的文化價值和結構原貌,在不更動原有格局的情況下,有效地運用空間。

水林尖山腳社區住宿:水月農莊

古厝裡的神明廳成為社區成果展示區,不僅放置了尖山腳社區的文化旅遊地圖,牆上也掛著多種「尖山腳手路菜」的品項。這些手路菜都是當地居民分享兒時的成長記憶,並在社區活動中重現的經典佳餚。展示區除了有圖片示意美味,還搭配詩句來描述料理食材的特色與飯桌情境。

水林尖山腳社區住宿:水月農莊 社區手路菜
水林尖山腳社區的懷舊手路菜。

傳統三合院的建築結構成為社區解說的實景場域,入口門柱的標示根據屋主名字的第一個字來命名,分別是水道和月女,因此將李家古厝取名為「水月農莊」。另一邊柱子則是結合社區閩客人口組成的特色,寫下協會對這個空間的期許:「有迎來聊。」

水林尖山腳社區住宿:水月農莊 老宅古早廁所
「水月農莊-古厝食驛棧」同時也將邊間打造成雲林縣水林鄉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辦公室,竹子牆上是書法家寫下尖山腳生活點滴的詩詞。

裡頭大量保留了原有三合院的樣貌,庭院中有民眾捐贈的牛隻雕像,旁邊還設置了互動式的籤筒。每支籤上都是春牛的吉祥話,例如:「摸牛角,事業穩當當」、「摸牛頭,子孫會出頭」、「摸牛耳,吃百二」、「摸牛嘴,大富貴」、「摸牛腳,傢伙吃未乾」、「摸牛尾,賺傢伙」、「摸牛腩,銀行存億萬」。庭院邊緣設有有機肥的製造池,一旁是早年蓋在房子外側的廁所,每一處都呼應著過往農家社會的刻苦精神。

水林尖山腳社區住宿:水月農莊 籤詩

「水月農莊-古厝食驛棧」平時除了提供居民聚會和交流的場所外,也解決了社區每逢大型節慶時,村民家中床位不足,無法接待親朋好友的困境。內部設有兩間裝有冷氣並鋪設床位的房間;庭院的地磚上仔細看其實有五個大圓圈,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這些圈圈其實是露營帳區。現場附有新設置的現代衛浴設備,簡單舒適的夜宿空間,方便外地遊子能安心無憂地返鄉。

水林尖山腳社區住宿:水月農莊 農民之心酸
由社區詩詞達人吳睿哲與書法家所共同創作〈農民的心酸〉一文,呈述農民看天吃飯的堅韌。

水林尖山腳社區景點:集詩亭 轉運站

集詩亭 轉運站 水林

集詩亭位於大埤塘邊,是村民休憩閒聊的生活基地。每當夕陽時分,家家戶戶的工作告一段落,大家就會聚集在這裡閒話家常,互相問候。在協會辦公室還沒整理好之前,這裡也是社區幹部的聚集地,許多社區發展的方向和事宜都是在集詩亭下討論並誕生的。

水林尖山腳社區景點:古厝-拾憶棧

古厝食驛站 水林

水月農莊之外,尖山腳社區在111年社區PK賽中,曾以另一戶的「古厝-拾憶棧」奪得銅牌。該古厝的屋主因遷居他處多年,建築物雜草叢生,且因位於地勢低窪處,每逢雨後便蚊蟲眾多。為了解決社區的環境問題,總幹事與居民們共同整頓,不僅替換修復碎裂屋瓦,還原了原家族的生活環境。

為了讓參觀者更真實地體會古早的純樸農家生活,居民們紛紛捐出自家的傳統農具與器具,增加古厝裡擺設的豐富性,讓這裡儼然成為了社區的農具展示館。

庭院裡有個童趣的腳踏車復刻,理事長解釋為何後座要放一根長棍。他模仿著說,這是農村孩童剛開始學騎腳踏車時,由於身高不足,只能壓著身子騎。但因為還不會完全掌握平衡,所以後方插著一根長棍,這樣腳踏車倒下時,有支撐,避免摔傷。

腳踏車旁立著一塊順口溜:「姿勢怪異且莫笑,一旦學成難找人。」精闢地描述了許多鄉村學童在學會騎腳踏車後,就不知與同學騎到哪裡去的貪玩情境。

  • Google Maps 搜尋「古厝-拾憶棧」
  • 開放時間:09:00-17:00

水林尖山腳社區景點:七星園

古厝食驛站

七星園是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在110年社區PK賽中的銅牌作品,社區特地為了紀念「七星落地」的典故而打造。過去,村落東方有十幾座山崙,其中有七座較高的尖山排列如同北斗七星,因此被稱為七星落地。日治時期,日本人鼓勵居民挖取山崙的土壤以改良農地,因此,現今僅剩後壁崙與黑尾山依然屹立。

水林尖山腳社區景點:尖山腳鏜元府

水林尖山腳鏜元府

鏜元府是社區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4月26日是鏜元府五府千歲的聖誕千秋,村落在這一天特別熱鬧。鏜元府出現之前,五府千歲等眾神的供奉輪流放置在爐主家進行。直到1967年,地方仕紳與信徒募資興建了這座廟宇。當年經費有限,全村人輪流幫忙工程,這也成為尖山腳社區凝聚力的象徵。

水林尖山腳社區景點:百年情人樹

水林尖山腳 百年情人樹

社區裡著名的景點「百年情人樹」由一棵闊葉榕樹和一棵小葉榕樹組成,它們高昂挺拔的姿態據說已有三百年的歷史。這棵被稱為情人樹的原因,是因為某年其中一棵樹曾遭受雷擊而枯敗,但後來卻重新長出新芽,兩棵榕樹再次纏繞在一起。村民因此將這段相互扶持的奇事命名為「百年情人樹」,並且這個名稱至今仍然流傳在村中。

當天,總幹事分享了一段童年回憶。小時候他常聽長輩說起,在日治時期的寺廟整理運動中,許多人將家中的神像藏在這棵大榕樹中。隨著時間流逝,榕樹漸漸長大茂盛,把這些神像完全包覆在其中。後來,人們將這些被榕樹包容的神統稱為「榕仔公」,並在榕樹旁建造了一座小廟供奉。

來到水林,除了尖山腳社區以外,還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水林美食特產。例如,水林地瓜(台農57號黃金地瓜)製成的黃金地瓜瑞士捲,以及需要事先預約的幸福雞湯。如果你想要享受清涼,水林路上還有一家黃豆甘蔗本店提供的甘蔗檸檬,清爽的口感恰到好處,就像這個小而美的尖山腳社區一樣。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