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紀念公園 太陽之塔|走進1970年世界博覽會與太陽之塔內部

太陽之塔
1970大阪萬博與2025大阪萬博交會的瞬間。

萬博紀念公園

太陽之塔一直都是大阪景點的夢幻名單,我已經忘了是從哪裡得知岡本太郎,作為時代反叛者,他的作品就算過了五十年,還是相當前衛,如同他著名的一句話:「藝術就是爆炸!」

岡本太郎是1970年大阪萬博「人類的進步與調和」的藝術總監,太陽之塔是當時園內的指標性建築,目前依然保留於大阪吹田市萬博紀念公園的園區內,是少數被保留下來的舊萬博建築。

1970年代萬博
1970年代的萬博會場曾飄揚著台灣國旗。

要近距離觀賞,得購買萬博紀念公園的門票(大人260yen、小學與中學生80yen),進到柵欄的另一邊,園內還有設置拍攝點與放相機的高腳桌,即使一個人去玩也可以拍照留念。若要進到內部觀看1970年留下來的萬博展覽,進場得再購買太陽之塔的博物館門票。(太陽之塔展覽門票請點此)

太陽之塔高七十公尺,底部直徑二十公尺,雙臂長度各二十五公尺,初次見到的人都為它的巨大感到震驚,情不自禁地仰頭凝望。

太陽之塔

岡本太郎曾在《今日的藝術》表示,在傳統的價值觀中,傑出的藝術作品必須符合某些固有標準。但那些完全不符合標準卻擁有強大的力量,能震撼到每一個人,徹底顛覆並改變人們生活的作品,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藝術。

可能就是他這股否定現有常識的堅定意志,走進太陽之塔,依然會對眼前的魔幻感到不可思議。1970年代的人們,無論是看到高聳直立的太陽之塔,還是為了上到離地三十公尺的主題館,通過塔內〈生命之樹〉的時候,都會倒抽一口氣的吧。

太陽之塔

一走出車站,遠遠就能望見那張奇異的臉孔。太陽之塔共有四張臉:塔頂的黃金之臉是未來,腹部的太陽之臉代表現在,背後的黑太陽則象徵過去;而在內部主題展裡,還隱藏著地底的太陽。

  • 黃金之臉=未來
黃金之臉=未來
  • 太陽之臉=現在
萬博紀念公園
  • 黑太陽=過去
太陽之塔 黑太陽
  • 地底的太陽(要進到內部的展覽才看得到)
地底的太陽

地底的太陽原件在1970年代萬博拆除時下落不明,現在的版本是近年為了常設展重新打造。為了防震,太陽之塔進行了些許調整,內部空間據說比當年更窄,外觀也顯得更修長。當時的人們可以乘坐電扶梯,一邊向上觀賞;如今為了減輕建築的負荷重量,改為樓梯慢慢攀升為主。

太陽之塔內部

太陽之塔內部曾封閉半世紀,是2018年才以常設展的方式重新開放。

太陽之塔 設計過程
生命之樹

買票入場後,會先經過太陽之塔設計圖的創作展示,接著映入眼簾的是高達41公尺的生命之樹。從下而上共有292個物種模型,依序呈現原生類、三葉蟲、魚類、兩生類、爬蟲類到哺乳類的演化歷程,完整展現生命的進化之路。

生命之樹 水母

最後提醒,門票一定要加購拍攝證(是一個手機殼區別其他民眾,加購價500yen),每個角落都展現了藝術家的狂放,快門會狂按個不停呀。

太陽之塔門票資訊

太陽之塔紀念品商店

太陽之塔紀念品商店
紀念品商店有販售太陽之塔 模型

萬博紀念公園站的車站外與太陽之塔內部都設有博物館商店,販售各式各樣的岡本太郎周邊。

太陽之塔公仔
我則是買了太陽之塔公仔,與2025年的萬博小物放在一起。

我要大聲宣布:「今日的藝術,不能精巧,不能漂亮,不能舒服。因為我堅信,這是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根本條件。」──岡本太郎

萬博紀念公園門票資訊|太陽之塔交通

萬博紀念公園
萬博紀念公園佔地264公頃,是一座超大型公園,在裡面待上一整天都沒問題!
  • 萬博紀念公園官網
  • 萬博紀念公園營業時間:09:30–17:00,週三休園
  • 位置:大阪府吹田市千里万博公園(萬博紀念公園站)
  • 交通方式

從關西機場出發→

方式一關西機場JR
(關西機場快速)
70分鐘
大阪/梅田轉地鐵御堂筋線20分鐘千里中央車站大阪單軌列車5分鐘萬博紀念公園站
方式二關西機場南海電鐵
(機場急行)45分鐘
南海難波/難波轉地鐵御堂筋線30分鐘千里中央車站大阪單軌列車5分鐘萬博紀念公園站

從天王寺出發→

天王寺鐵御堂筋線40分鐘千里中央車站大阪單軌列車5分鐘萬博紀念公園站
評分者:admin
評論分數
5.0

相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