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首頁
  • 關於下港女子
  • 臺灣遊記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 世界旅行
    • 香港
    • 日本
    • 韓國
    • 泰國
  • 專欄作品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 every little d
    • Hanako Taiwan
    • La Vie
    • 上信饌玉
    • 微笑台灣
    • 草悟系
    • 樂活島
    • 其他作品
  • 品牌合作
    • 商品開箱
    • 活動推廣
    • 公益參與
    • 影音宣傳
    • 購屋記事
  • 導讀
    • 展覽
    • 書籍
    • 活動
  • 2025選物特約優惠專區
    • 崙禾社企|蘆纖凍、蘆筍能量蛋白飲和蘆筍多醣精萃優惠碼EKANG
    • 島座茶葉、茶麵開箱介紹|官網輸入優惠碼Ekang95享95折優惠
    • 登機箱推薦品牌|台灣製造Rima20吋登機箱:海洋款&沙丘款
    • 擴香石推薦|檳榔炭擴香石柿子說(推薦代碼ekang95享95折)
  • 首頁
  • /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首本作品《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已於2023年7月17日出版,四刷。入選文化部2024「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 Books from Taiwan 2.0 計畫」亞洲專刊入選書單,誠品書店2023全年度嘉義市銷售第一名、2023博客來年度生活風格類TOP50。

粉絲專頁

下港女子

Hello,我是下港女子。為什麼稱呼下港女子?學生時代隨著家人北遷,但許多長輩還是住在嘉義,每個月爸爸都會說:「這週要轉去下港。」下港成為生活中再親切不過的詞彙,是南國的陽光、鹹鹹的海味和眾人歡聚的時光。2019年夏天開始書寫旅遊文章,2020年回到嘉義居住。

目前為自由接案的圖文創作者,以真誠溫暖的筆調紀錄各地風土民情,不受限南方所見所聞,也分享頂港風景。除了寫文章、拍照攝影、與友人一起出版刊物、參與地方策展或辦活動,做自由接案者能賺錢的事情,也做有趣的事情。


2023年7月17日正式出版首本品牌專屬作品《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博客來當月旅遊類暢銷月榜第一名、誠品書店休閒趣味暢銷雙週榜第九名。


Instagram寫觀察的抒情記事,Facebook粉專記錄些可愛的土地故事;品牌官網比較像是作品集。

Instagram

ekangwoman

合作邀約請寄[email protected] ,優惠團購請至下方連結處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文化部亞洲專刊入選書單、2023誠品全年度嘉義市第一名暢銷書、博客來年度生活風格類TOP50。
📷 嘉義人|旅遊風土|圖文內容創作

在台南暖暖趖ㄙㄜˊ的一日博物館之旅 在台南暖暖趖ㄙㄜˊ的一日博物館之旅。

前幾週的連日暴雨,讓我們的台南暖暖趖ㄙㄜˊ變成了臺史博館暖暖趖ㄙㄜˊ。不過臺史博館的常設展與特展內容豐富,我從開館後一小時待到接近閉館,展覽竟還看不完。

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裡有一座1:1的嘉義東門派出所,特展則包括〈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和〈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光是張捷與陳澄波的展覽就花了兩小時,未來會再專文介紹。

桌遊展不大,內容涵蓋不同年代與文化的遊戲,有些圖騰還相當精美。1934年南日本新報社發行的桌遊,遊戲紙展示了當時台北街道的名店,走一圈就像穿越摩登城市。螺旋形的桌遊形式,大英博物館也典藏十五世紀的賽鴿圖遊戲,一格格推進至終點。

媽媽那年代的桌遊讓人略感抓狂。1964年發行的「龜博士升學遊戲」,從起點到終點竟然是從托兒所開始經歷各種求學階段接續著國考與聯考,還可能有停學退學,遊戲主旨竟然是讓小朋友瞭解升學必須歷經的坎坷路程。雖然能理解讀書在那個時代是難得,但連課後消遣遊戲都倡導唯有讀書高,真是好無助的年代。

所幸如今社會對人生的視野定義更寬廣,許多工作也仰賴暖暖趖ㄙㄜˊ激發靈感,實在幸福。

/

感謝威廉哥 @william7146 與我們分享小犬工作室 @thelittlek9s × 康橋慢旅 @kindnessday_hotel 的五週年聯名相機小犬T。

厚磅數的棉質布料,適合放晴時再次走跳!

#tainan#tainantravel#tainantrip#tainancity#台南景點#台南旅遊#臺灣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台南一日遊#台南暖暖趖#康橋慢旅#小犬工作室#城市探索
你們小時候也曾這樣吃泡麵嗎? 之前 你們小時候也曾這樣吃泡麵嗎?

之前入住民宿弎秋時,主人當時準備的泡麵正是沙鍋魚頭風味杯麵。那天陰雨綿綿,空氣濕冷,傍晚我一邊在聽谷村新司的黑膠,一邊吃著燙口的泡麵,節奏剛好。

湯頭帶有辛辣感,可依個人口味斟酌調味包的使用量。

對我來說,泡麵是一款童年裡的奢侈品。大概只有在過年,跟親戚們一起熬夜看電視的時候,才吃得到這樣的宵夜。為了不讓這份美好太快結束,小時候的我總會把泡麵蓋折成漏斗狀,一口一口慢慢吃完。

長大後在家煮泡麵,總會加顆蛋、配點菜,幾乎都是直接用鍋煮,早就很少這樣吃泡麵了。這可是在外住宿,才能享受的幼稚感呀!

現在這款杯麵在許多電商平台都能輕鬆入手,嚐鮮過的朋友,有沒有自己特別偏好的吃法呢?

#弎秋#嘉義民宿#民宿#林聰明砂鍋魚頭#泡麵
台灣第一座私人遊樂園「三桃山遊樂園」,旗山老街三個夏日消暑推薦。

三桃山遊樂園由陳秋涼先生於1937年創立,最初名為「秋涼山」。園區內設有以《西遊記》為主題的水濂洞花園,並因園中三顆巨大蟠桃的奇景,逐漸被遊客口耳相傳為「三桃山」。

這裡是高雄朋友們的童年回憶,由於在現代看起來是座復古奇觀,近年成為台灣知名的B級景點。遊樂園內擁有各式懷舊雕像、巨型溜滑梯、年代已久的馬戲團棚,還有一座需要很多勇氣才敢搭的空中腳踏車,有許多看似荒唐的奇幻時刻。

高溫警報,一圈走下來實在是需要各種消暑配方,不遠處就是旗山老街,有三間透心涼的選擇。

#朝林冰果室
旗山老街上超過80年歷史老店,以楊桃杏仁露為招牌特色。採用杯裝,店家先在杯內加入杏仁豆腐,再淋入熬煮的酸甜楊桃汁,人們需用吸管攪碎杏仁豆腐,邊喝邊享受呼嚕嚕的軟Q口感。

高雄市旗山區永平街83號
09:00–20:00,週二公休

#枝仔冰城
喜歡簡單懷舊的旗山香蕉冰,有酸酸甜甜的特製李鹹醬。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109號
09:00–20:25

#興旺檸檬汁
使用屏東九如檸檬,加入蔗糖、煉乳和水,還提供正常與結冰兩種版本。接下來一整天都能迎向消暑綠洲。

高雄市旗山區永平街7號
10:30–17:00,週三公休

從三桃山的巨型溜滑梯開始,來場旗山的夏日冒險吧!

ㄧ

#三桃山遊樂園
高雄市旗山區三桃巷9號
週一到週五 08:30–17:00;週末08:00-17:30
備註:一圈至少要1.5小時,建議準備好防蚊措施。

#kaohsiung#trip#高雄#旗山#高雄景點#高雄旅遊#旗山老街#遊樂園#b級#高雄美食#高雄旅行#攤車
有日有夜,有晴有雨的大屋根系列。 有日有夜,有晴有雨的大屋根系列。

最近兩週前往大阪萬博的朋友,回程時紛紛打電話回報他們在會場裡的經驗,人潮比想像中多,場地也非常廣,忍不住問我們:「你們怎麼能在裡面走三天?」、「我們什麼都沒預約上耶!」語氣中帶著各種疲憊。

即便是平日,大部分展館都需要排隊,熱門場館往往就是兩個小時起跳。我們第一週入場的時候,真的有點像是在開盲盒,當時大家對場館內部風格毫無概念,全靠運氣與直覺選擇。隨著越來越多展館的特色被各種媒體與社群相傳,想要進入聲量高的展館,也逐漸成了一道道考驗耐心與腳力的關卡。

雖然夾雜著各種混亂,但大家對會場內長達2公里的大屋根仍留下了深刻印象。

負責大屋根設計統籌的建築師藤本壯介在採訪中提到,2025年的萬博模樣與20世紀那種「接觸新事物」的概念不同了,而是來自世界150個國家的人們齊聚一地,大家各自帶著自己的文化與日常,共同在這個地方生活半年,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在這個面臨文化、科技、資訊各層面碎片化的時代,為了重新將這些斷裂連接起來,成為這座環形建構最重要的象徵寓意。

會期結束後,大屋根的去留成為日本社會熱議的話題:究竟是原地保留、轉作他用,還是拆解再利用?目前似乎尚未有明確的新聞指出最終的處理方式。

走在全球最大木造建築的木格光影之間,那幾天的經歷,想起來依然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Expo2025#osaka#大屋根#大屋根リング#大阪万博2025#夢洲#関西#関西万博#藤本壮介
沒想到會在岡山宇野港嚐到燕三條系拉麵。

出發前,特別期待宇野港那件由廢棄公共澡堂改造的藝術作品《Restitution of the Tide》。曾是公共浴場的老屋,過去的男湯與女湯之間,只以一道低牆相隔。

澡堂廢棄後,屋主將空間改為車庫使用,女湯區已被水泥填平,男湯則堆滿沙土與各種雜物,但屋內仍保留著木造牆面與當年的鏡子,彷彿時間靜止。

來自廣東的聲音創作者mafmadmaf,透過水元素創造聲音景觀,水霧隨著音效緩緩噴出,隨波漂浮的木製臉盆,引導參觀者回到過去澡堂帶來的體驗。

為了尋訪這件作品,意外走入仍保留舊日風貌的築港商店街,彷彿踏進日劇《極度不妥!》的昭和氛圍。明明是週末午後,街道異常靜謐,幾個溜著滑板的少年在巷弄間追逐,笑聲輕快地在街道上蕩漾開來,增添幾分爽朗。

發現街上一家燕三條系的拉麵名店「背油におぼれし者」,意思是沉溺於豬背油的人。讓我想起去年在新潟,因為想去的拉麵店臨時公休,沒嘗試到這類型的地方濃厚湯頭。

販賣機有醬油拉麵、鹽味拉麵、鹽味混拌麵和限定混拌麵等按鈕選項。店內招牌湯底以豚骨、雞骨與長崎產沙丁魚乾慢火熬煮,再搭配洋蔥與海苔提香;不少碼頭工作者還會順道點碗肉燥飯作為副餐,光看就足以打個飽嗝。

我們點了醬油拉麵與限定混拌麵,上桌後才發現限定混拌麵是乾拌款。入口時豪氣十足,高分爽度;但我們平常飲食偏清淡,吃到一半便得靠冰水潤喉。不過人生的閱歷,大概就是在這些吃不太習慣的體驗中,慢慢拓展了寬度。

關於藝術祭的作品,宇野港有不少不受會期限制的戶外裝置,分散在港邊各處。沿著港邊散步,到玉野魚市場買幾盒生魚片,在岡山卻吃著來自新潟的燕三條風格的食物,有點不合時宜,卻也是有意思的日子。

圖三至圖五:Restitution of the Tide,mafmadmaf (待夏、秋會期室內展品)
圖六至圖八:宇野小黑鯛,藝術家Yodogawa-Technique (戶外作品) 
圖九至圖十:The Home,藝術家Boo Jihyun (戶外作品) 
圖十一:Salt of life,SILT (待夏、秋會期室內展品)

ㄧ

#背油におぼれし者 
岡山縣玉野市築港1-7-16
營業時間:11:00–14:30、17:30–20:00,週二只有白天時段、週三公休

宇野港到岡山|從宇野站搭乘列車,中途在茶屋町站轉乘,即可直達岡山市區。
宇野港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有渡輪可以前往直島、豐島和小豆島。

#unoport#port#okayama#okayamatrip#tamano#setouchitriennale#setouchigram#art#artwalk#japanvibes#ramen#拉麵#宇野港#玉野#岡山#瀨戶內国際芸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
秋喜來了! 這幾天很像在等新生兒可 秋喜來了!

這幾天很像在等新生兒可以睡過夜。已經超過十二年沒接觸到小貓了,忘了半夜多有活力在乒乒乓乓。

早在我們領養之前,已經取好第三隻貓的名字為「秋喜」。在Poki和秋香離開之後,整個家都悶悶的,很需要新成員能讓全家笑呵呵,tshiò-sí。

橘貓是我們前往台灣流浪動物通報媒合平台「浪途」時,殺出的程咬金。我們原本是去看一隻黑貓三郎,但三郎綜合著Poki的觸感與秋香的個性,我們討論了很久,覺得第三隻貓應該要沒有Poki和秋香的影子。

因為太愛Poki和秋香了,想要好好記得牠們的樣子;也不該愧對於三郎是一隻如此可愛的貓咪,牠得遇到對的主人,好好成為牠自己。

就這樣,在旁邊嬉鬧的小橘貓,成為我們家的新成員。
目前有點膽小,但會自己呼嚕呼嚕得沒完,半夜還會在枕頭邊飛來飛去。

後來算一下牠的年紀,剛好是去年秋天生的,名字瞬間順理成章。

秋喜真的來了!

#cat#cats#cats_of_instagram#catlover#catlover#catstagram#橘貓#橘貓日常#橘貓生活#貓#浪途#領養代替購買 #領養#弟弟啊秋喜
從尼德蘭館得到的Miffy冷知識。
​
荷蘭於 2020 年正名為「尼德蘭」,大阪萬博的尼德蘭館也以一顆直徑 11 公尺的發光球體,成為夜晚最吸睛的存在。

場外是一顆象徵潔淨能源的大球,場內則是每位入場者手中的小球。隨著展覽的敘事變化,球體會發光並轉換顏色,讓每位觀眾都成為互動的一部分。

尼德蘭在 2024 年的再生能源占比已達 53%,首次超越傳統能源,成為能源轉型的國際模範。這個有四分之一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的國家,也在展覽中分享對水資源管理的長年經驗與永續未來的規劃。

展館同步邀請Miffy擔任代言大使,畢竟單講能源內容難免有些生硬,因此特別在孩童視線高度設置Miffy插畫,讓孩子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展覽。

尼德蘭館商品部也推出限定版Miffy,包括穿著象徵國花鬱金花洋裝的款式,以及手持展館互動球體的造型,成為現場讓全球Miffy迷心動不已的收藏亮點。

雖然我沒有被這隻兔子收服,但查了一下,意外獲得Miffy不少有趣的事。

例如,誕生於 1955 年的Miffy,其實比1974年問世的 Hello Kitty 大了19歲。

而管理Miffy創作者Dick Bruna版權的公司,曾在2010年控告三麗鷗。

Hello Kitty的朋友 Cathy 是一隻在1976年亮相的小兔子。Miffy版權方認為Cathy與Miffy過於相似,遂將三麗鷗告上法庭。阿姆斯特丹的法院裁定,三麗鷗須停止在尼德蘭、比利時與盧森堡販售以Cathy為形象的商品。

為避免訴訟影響Hello Kitty 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三麗鷗於2011年選擇與對方達成庭外和解,並承諾不再使用 Cathy 的形象。雙方也將原本預計花費於訴訟的費用,全數捐贈給日本311地震的災後援助。

消息公布後,三麗鷗在日本股市上漲7%,雙方皆因此獲得大眾好感,圓滿收場。

其他還有一些Miffy的冷知識,像是臉上招牌的「×」其實是鼻子與嘴巴的結合;「✱」則是Miffy爺爺奶奶專屬標誌,用來表示有皺紋的嘴巴。

翻閱相關繪本會發現,Miffy的世界始終由紅、黃、綠、藍、咖啡與灰這六種色彩構成;而且他總是以正面全臉示人。據說這是因為插畫家相信,唯有用最真摯的雙眼直視,才能真正回應孩子的目光。

尼德蘭館不僅重視未來能源的創新,連邁入70歲的Miffy,也在展館中展現了歷久不衰的可愛。

#netherlands#miffy#expo2025#expo2025osaka#osaka#night#nightphotography#大阪#大阪万博#大阪万博2025#荷蘭#尼德蘭#関西#関西万博#🇳🇱
高松港、商店街與北濱Alley倉庫街的一 高松港、商店街與北濱Alley倉庫街的一些片段。

住在高松商店街中的飯店五天,每天往返港口與商店街的誘惑之間,幾乎成了旅程的一部分節奏。

高松中央商店街是高松市中心八條商店街的統稱,街道四通八達,拱廊式設計,全長達2.7公里,是日本最長的拱廊商店街。

商店街內聚集了近千間店鋪,從餐廳、選物店、服飾、書店到二手古物店應有盡有,有些還隱身在二樓。假日時,商店街仿照義大利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設計的玻璃圓頂廣場還會舉辦市集,有各種讓人心甘情願掏錢的理由。

比起六年前的走訪,這次除了口袋多了些餘裕,還意外發現了百十四銀行的創業地。

1872年,日本導入銀行制度,並頒布《國立銀行條例》。參照法律,自1872年至1879年間,全日本共設立了153間國立銀行,其名稱依照設立申請獲准的順序編號命名。

最早獲准的是位於東京的「第一國立銀行」,最後一間則是京都的「第一百五十三國立銀行」。在這樣的制度下,高松商店街內,創立於1878年的「百十四銀行高松支店」,是第114個獲准設立的銀行,至今仍是少數保留編號名稱的「號碼銀行」之一。

許多國立銀行在轉型為一般商業銀行後,改以地名或其他具識別性的名稱繼續經營;有些則退出金融市場,或在併購潮中消失。百十四銀行保留數字命名,屬於少數延續至今的例外。

不過,也有其他持續使用數字名稱的銀行。例如,第四銀行是目前維持數字命名歷史最悠久的銀行;而第八十二銀行的名稱,其實與當時第八十二家銀行無關,而是由第十九銀行與第六十三銀行合併後,取兩者編號相加的「八十二」作為新行名。

今日位於商店街的百十四銀行建築建於1926年,曾長年作為百十四銀行的本店使用,直到1966年總行遷至龜井町,創業地上的這棟建築才轉為高松支店。它也是1945年高松大空襲中,少數倖存至今的建築之一。

在銀行附近的高松中央郵局前,有一座呆呆獸造型的郵筒。呆呆獸是香川縣的吉祥物,因為「Yadon(呆呆獸)」與「Udon(烏龍麵)」在日文中的發音相近,加上傳說中呆呆獸打哈欠會下雨,正好契合香川這個時常缺水,需要祈雨的地方。這是六年前沒有發現到的含義。

在高松的小小遺憾,大概就是北濱Alley裡那間專賣攝影集的書店 BOOK MARUTE,已經人去樓空了。

我們在歲月的洪流中有所獲得,也有所失去,高松也是。

#takamatsu#port#setouchitriennale#art#festival#香川#香川県グルメ#高松#高松市トリミングサロン#高松港#瀨戶內国際芸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北濱alley#大卷伸嗣
在地共感的藝術實踐:男木島。 男木 在地共感的藝術實踐:男木島。

男木島防波堤上的〈步行方舟〉,靈感來自諾亞方舟,作品是一艘搭載四座藍白相間山形結構的方舟,並設計有延伸向前的腿部,彷彿正邁步走向大海。藝術家山口啓介特意將其前進的方向設定為東北方,象徵對日本311地震災區的祈福與祝願。

當代藝術不僅揭示現實社會的矛盾與大自然的脆弱,也以具體形象展現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正如北川富朗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中曾言,公共藝術之所以重要,正因為它是在「他人的土地上創作」。也因此,藝術才能啟動創作者、旅人與在地居民之間的協作關係,進而啟發同理與共感,讓藝術不只是觀看,更成為生活中可以參與與共鳴的存在。

這樣的精神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依然延續著,深植於男木島的作品核心。

走一遍男木島的展品,可以發現藝術家們將在地生活樣貌巧妙融入作品之中。例如港口旁的遊具,造型取自傳統捕章魚用的章魚壺,既具地方意義,又是孩子的遊樂場。

章魚的意象也出現在藝術家Oscar Oiwa的兩件作品中。Ogijima Pavilion展間,大片玻璃窗貼有章魚圖騰,背景是島上的黑瓦屋頂,遙望著瀨戶內海的海景。另一件作品〈房間裡的房間〉,巨大的章魚與海上渡輪Meon的景象,成為一幅錯視感的裝置藝術。

居民本身的參與,同在藝術祭中佔有一席之地。

無論是居民捐贈的藍色衣物與織品等回收材料製成島形的〈Our Island〉,或是與島上學生合作,將孩子們的自畫像逐一重疊並印製成版畫,創作出一張男木島的未來臉龐。

成品不僅僅是展品,更承載著對土地的理解,以及彼此願意多邁一步的尊重。

#ogijima#island#setouchitriennale#setouchigram#男木島#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公共藝術#步行方舟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港港好有限公司聘任林筠傑律師事務所為常年法律顧問,如有侵害品牌信用名譽權利及一切法益者,依法保障。

分類

  • 臺灣遊記 (400)
    • 大嘉義街廓行走計畫 (3)
    • 中臺灣(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南投) (72)
    • 北臺灣(基隆、台北、桃園、宜蘭、新竹) (80)
    • 南臺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 (222)
    • 東臺灣&離島(花蓮、台東和離島地區) (25)
  • 2025年選物優惠碼合作專區 (4)
  • 專欄作品 (197)
    • La Vie (31)
    • 微笑台灣 (45)
    • beyond beyond線上內容百貨店 (30)
    • Hanako Taiwan (22)
    • every little d (3)
    • 上信饌玉 (33)
    • 樂活島 (3)
    • 其他作品 (14)
    • 草悟系 (16)
  • 品牌合作 (102)
    • 影音宣傳 (3)
    • 公益參與 (4)
    • 購屋記事 (4)
    • 商品開箱 (49)
    • 活動推廣 (40)
  • 導讀 (62)
    • 活動 (12)
    • 展覽 (42)
    • 書籍 (9)
  • 世界旅行 (86)
    • 香港 (12)
    • 韓國 (3)
      • 首爾 (3)
    • 泰國 (10)
      • 帕岸島 (4)
      • 曼谷 (4)
      • 華欣 (4)
    • 日本 (60)
      • 高知 (7)
      • 新潟 (10)
      • 大阪萬博2025 (9)
      • 東京 (7)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6)
  • 關於下港女子 (2)

最新文章

  • 大阪萬博關西館|一次感受八個府縣從古到今的亮點魅力,展區亮點介紹

    大阪萬博關西館|一次感受八個府縣從古到今的亮點魅力,展區亮點介紹

    2025-06-08
  • 世界最大木構環狀建築「大屋根 萬博」,再利用材料所建的烏茲別克館

    世界最大木構環狀建築「大屋根 萬博」,再利用材料所建的烏茲別克館

    2025-06-05
  • 荷蘭館 萬博場館體驗|人造太陽,以限定米菲兔和能源轉型為展覽亮點

    荷蘭館 萬博場館體驗|人造太陽,以限定米菲兔和能源轉型為展覽亮點

    2025-06-04
  • 屏東北區市場美食|蒸肉圓、炒涼麵,看見地方的生活與開墾歷史

    屏東北區市場美食|蒸肉圓、炒涼麵,看見地方的生活與開墾歷史

    2025-06-03
  • 雕刻刀哪裡買|木作手工具八十年品牌「鹿港建成工具」,代客磨刀服務

    雕刻刀哪裡買|木作手工具八十年品牌「鹿港建成工具」,代客磨刀服務

    2025-05-30
  • 宇野港到岡山|宇野港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作品,交通資訊與拉麵美食

    宇野港到岡山|宇野港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作品,交通資訊與拉麵美食

    2025-05-29

標籤

伴手禮 住宿推薦 傳統市場 南投遊記 台中美食 台北美食 咖啡廳 嘉義 嘉義美食 嘉義遊記 地中美術館 基隆美食 大竹伸朗 女木島 小豆島 屏東美食 屏東遊記 彰化美食 彰化遊記 新竹遊記 日本美食 桃園美食 澎湖美食 澎湖遊記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瀨戶內海 男木島 直島 礦山藝術季 臺中美食 臺中遊記 臺北遊記 臺南遊記 臺東美食 臺東遊記 臺灣老街 苗栗遊記 菜市場 藝文活動 豊島 離島旅行 雲林遊記 高松 高雄景點 高雄美食
FacebookInstagramEmailRSS
下港女子
© 2025 下港女子 旅遊|展覽|美食|導讀|生活紀錄 佈景:Jinsha. 網頁維護:阿腸網頁設計.
Click